回覆列表
  • 1 # 山色歸讀

    這句話出自《 後漢書·鍾皓傳》。“林慮懿德,非禮不處。”意思是:擁有辭讓林慮長(林慮長是一種學術官員)的美德,決不置身不合乎禮儀的地方。

    鍾皓(87~155),字季明,東漢潁川郡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市)人,鍾皓與同潁川郡人的荀淑、韓韶、陳寔等皆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合稱為潁川四長。是郡裡的大姓,又世世代代精通法律,前後九次被公府徵召,都不應徵。他隱居密山,講作詩格律教授學生。

    同郡陳寔,比鍾皓年紀小,鍾皓與他結為朋友。鍾皓任郡功曹,遇上被徵召司徒府就職,臨走時,太守問他:“哪一個可以代替您?”鍾皓說“:太守如果一定要得適當的人,西門亭長陳寔可以。”陳寔聽說了,說“:鍾君似乎沒有認真考察人,不知為什麼獨看起了我?”

    鍾皓沒過多久自請辭職。前後九次被公府徵召,徵為廷尉正、博士、林慮長,都不就。當時鍾皓與荀淑都為士大夫所向往崇拜的人。李膺曾經嘆息說“:荀君清識難賞,鍾君至德可師。”鍾皓的侄子鍾瑾的母親是李膺的姑姑。鍾瑾好學慕古道,謙虛退讓,與李膺同年,都有名氣。

    李膺的祖父太尉李修曾說“:鍾瑾像我家人的氣質,國家有道能用其才,國家無道可以免於刑戮。”又把李膺的妹妹嫁給了他。鍾瑾徵召州府,沒有俯屈過自己的意志。李膺對他說“:孟子認為‘人無是非之心,就不能算人’。你為什麼不與孟軻所說的相同呢?”鍾瑾曾將李膺這話告訴鍾皓。鍾皓說“:從前齊國的大夫國武子喜歡揭發別人的罪過,以致招來怨恨。最終保全身家,還是你的謙虛退讓為貴。” 他體認古人教訓不尚教條,惟求行之適當。多屬這種情形。年六十九,死在家裡。一些讀書人歌頌他:“林慮懿德,非禮不處。悅此詩書,絃琴樂古。五就州招,九應臺輔。逡巡王命,卒歲容與”。

    鍾皓、鍾瑾大家都不太熟悉,鍾皓的孫子鍾繇,建安中任司隸校尉,當年在馬騰馬超的地盤上做主事官,後來任曹魏相國、太傅。鍾繇的兒子鍾會就是與鄧艾一起滅蜀漢的一路領軍主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從不給你買禮物不給你發紅包的男朋友,是不是不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