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練磊醫生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的發病率正在世界範圍內持續升高,近20年來,中國人們由於飲食習慣、生活節奏及環境的改變,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目前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而且此病為終生性疾病,也存在癌變機率,不容忽視。國外相關資料顯示,IB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癌變佔近15%,且在確診IBD8-10年後,癌變逐年增加0.5%-1%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腸癌的風險較非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明顯升高。外國學者研究顯示,UC患者患腸癌的發生率為3.7%;UC患者起病10年、20年及30年累計結直腸癌發生率分別為2%、8%及18%。

    炎症性腸病是終身性疾病,易復發,而復發次數會增加癌變機率;當IBD反反覆覆復發的過程中,其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而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現象,易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使胃腸道免疫功能異常,導致炎症的發生,甚至引起癌變。

    除上述所說的發病時間、病程長短、繼發病變等原因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繼發腸道癌變的危險因素還包括:病變部位、病變範圍、家族史等,均會增加UC患者發生結直腸腫瘤的危險性。

    因此,對於發病較早、病程較長、繼發病變、有腸癌家族史的患者,必須進行檢測,及時瞭解是否癌變或癌變的程度,早發現癌前病變和癌性病變,並及時地做好治療。

  • 2 # 醫露

    炎症性腸病(IBD)是指不明原因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狀是腹痛腹脹、腹瀉、便血、黏液便等。

    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

    兩種疾病多見於西方發達國家,但近年來在中國的發病率顯著上升,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

    炎症性腸病(IBD)被美國癌症協會列為大腸癌的風險因素

    總的來說,炎症性腸病患者發生腸癌的機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

    其中,潰瘍性結腸炎(UC)是大腸癌常見病因。且病程越長,發生癌變率就越高。作為一種比較肯定的癌前病變,一般發病10年後,每10年增加10~20%的癌變率;

    而炎症性腸病中另一疾病克羅恩病較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癌變機率低,但一旦發生癌變,幾乎沒有5年以上的生存率。

    所以,針對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進行每年一次的腸鏡檢查尤為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類風溼因子究竟應該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