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婦人極懶,日用飲食,皆丈夫操作,她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已。一日,夫將遠行,五日方回,恐其懶作捱餓,乃烙一大餅,套在婦人項上,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門而去。及夫歸,已餓死三日矣。丈夫駭,進房一看,項上餅只將面前近口之處吃了一塊,餅依然未動也。
——《笑林廣記》
大意:一個婦人特別懶,平時家裡什麼事情都是丈夫在做,她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天,丈夫要出門,五天後才能回來,擔心她太懶以至於捱餓,就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婦人脖子上,夠她五天吃的了,於是放心出門而去。等丈夫回到家,婦人已餓死三天了。丈夫很驚訝,進房一看,套在脖子上的麵餅只是吃了嘴前面的一塊,其他的地方一點也沒動。
懶惰至此,屬於登峰造極,絕對非常棒了。這種對於懶惰惡習的執著,可以說絕對歎為觀止。
由《懶婦》所想到的
近日翻閱《笑林廣語》,看到這樣一則笑話:一婦人極懶,日用飲食,皆由丈夫操作,她只知衣來抻手,飯來張口。一日,夫將遠行,恐其懶作捱餓,乃烙一大餅套其脖上,為五日之需,方放心出門而去。及夫歸,婦人已餓死三日矣。夫大駭,進房一看,脖上餅只將面前近口之處吃了一塊,餘者依然未動。這笑話顯然太誇張了點,現實生活中,,如此懶而蠢的婦人恐怕也難以找到。
無獨有偶。據一篇文章介紹:某學校是全國聞名的重點學校,以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而著稱。可有一位三年級的學生,每天晚上都由母親半夜起床為他“把尿”;到了十一歲還不會穿衣戴帽。有位四年級學生,每天中午除了別的飯菜之外,還要帶個雞蛋,都是由父母負責剝好裝進飯盒。偶爾一次,雞蛋沒有剝殼,這孩子可犯難了,左看又看,無從下手,只好帶回家了。母親問其為何不吃,他反而怪是母親的不是,並說:“沒有縫,我怎麼吃?”咋看似荒唐,細瞧非少見。
我有一同事,有一寶貝女兒,年芳十八有餘,就讀於本市一所高專,她平時工作較忙,但每逢週末都要匆匆趕往女兒的居所為其洗衣晾曬。我問為何這般,她竟然回答說:“趁女兒還在身邊,為她多做點心甘情願,待日後嫁出去了,想為其做些都沒機會了。”令我震驚!
由此,使我想起一句現代經典詞來:過去的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今天沒飯給你吃;現在的孩子,父母不聽的話,我今天就不吃飯。有些為人父母者,早已不是“府首甘為孺子牛”了,而是“府首甘為子女奴”。對子女百依百順,從頭到腳,吃喝拉撤睡,全部承包。結果嬌慣得子女就象《懶婦》中那位懶婦一樣,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似乎為零。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為人父母的心願。作父母的為子女提供一定的生活幫助固然應該,但一味地“全託”,不僅慣懶了孩子,還帶壞了下一代。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幼不學,老何為”。且不管孩子的天資有多麼聰穎,智商有多麼高,學習成績有多麼好,如果連起碼適應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生存能力都不注備,想成為“龍鳳”,幹出一番大事業,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到那時,不驗證蘇東坡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害一生”才怪!
一婦人極懶,日用飲食,皆丈夫操作,她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已。一日,夫將遠行,五日方回,恐其懶作捱餓,乃烙一大餅,套在婦人項上,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門而去。及夫歸,已餓死三日矣。丈夫駭,進房一看,項上餅只將面前近口之處吃了一塊,餅依然未動也。
——《笑林廣記》
大意:一個婦人特別懶,平時家裡什麼事情都是丈夫在做,她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天,丈夫要出門,五天後才能回來,擔心她太懶以至於捱餓,就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婦人脖子上,夠她五天吃的了,於是放心出門而去。等丈夫回到家,婦人已餓死三天了。丈夫很驚訝,進房一看,套在脖子上的麵餅只是吃了嘴前面的一塊,其他的地方一點也沒動。
懶惰至此,屬於登峰造極,絕對非常棒了。這種對於懶惰惡習的執著,可以說絕對歎為觀止。
由《懶婦》所想到的
近日翻閱《笑林廣語》,看到這樣一則笑話:一婦人極懶,日用飲食,皆由丈夫操作,她只知衣來抻手,飯來張口。一日,夫將遠行,恐其懶作捱餓,乃烙一大餅套其脖上,為五日之需,方放心出門而去。及夫歸,婦人已餓死三日矣。夫大駭,進房一看,脖上餅只將面前近口之處吃了一塊,餘者依然未動。這笑話顯然太誇張了點,現實生活中,,如此懶而蠢的婦人恐怕也難以找到。
無獨有偶。據一篇文章介紹:某學校是全國聞名的重點學校,以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而著稱。可有一位三年級的學生,每天晚上都由母親半夜起床為他“把尿”;到了十一歲還不會穿衣戴帽。有位四年級學生,每天中午除了別的飯菜之外,還要帶個雞蛋,都是由父母負責剝好裝進飯盒。偶爾一次,雞蛋沒有剝殼,這孩子可犯難了,左看又看,無從下手,只好帶回家了。母親問其為何不吃,他反而怪是母親的不是,並說:“沒有縫,我怎麼吃?”咋看似荒唐,細瞧非少見。
我有一同事,有一寶貝女兒,年芳十八有餘,就讀於本市一所高專,她平時工作較忙,但每逢週末都要匆匆趕往女兒的居所為其洗衣晾曬。我問為何這般,她竟然回答說:“趁女兒還在身邊,為她多做點心甘情願,待日後嫁出去了,想為其做些都沒機會了。”令我震驚!
由此,使我想起一句現代經典詞來:過去的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今天沒飯給你吃;現在的孩子,父母不聽的話,我今天就不吃飯。有些為人父母者,早已不是“府首甘為孺子牛”了,而是“府首甘為子女奴”。對子女百依百順,從頭到腳,吃喝拉撤睡,全部承包。結果嬌慣得子女就象《懶婦》中那位懶婦一樣,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似乎為零。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為人父母的心願。作父母的為子女提供一定的生活幫助固然應該,但一味地“全託”,不僅慣懶了孩子,還帶壞了下一代。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幼不學,老何為”。且不管孩子的天資有多麼聰穎,智商有多麼高,學習成績有多麼好,如果連起碼適應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生存能力都不注備,想成為“龍鳳”,幹出一番大事業,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到那時,不驗證蘇東坡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害一生”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