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系列導彈,都屬於防空導彈,應該稱地對空導彈,或者時候面空導彈。從最初的“紅旗”1號發展到後來的“紅旗”7號,再到目前外刊報道的新型“紅旗”15、“紅旗”17、“紅旗”18等,“紅旗”系列防空導彈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擔負著中國防空的重任。
由於新型紅旗系列導彈資料比較多,或者涉密,所以這裡我只介紹紅旗系列的幾種早期型號。
“紅旗”1號導彈系統的原型是蘇制“斯-75”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即“薩姆”-2導彈,薩姆”是英文縮寫詞“SAM”的音譯名,意為“地對空導彈”。蘇聯每發展一型地空導彈,自己都進行命名和編號,但西方感覺使用俄語不便,遂用英文逐一給蘇聯地空導彈起綽號,並進行相應的編號)。它由導彈、制導站、發射架和地面支援裝置等組成。導彈動力裝置由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兩級組成,攔截目標高度為3-22千米,斜距為12-29千米。它是50年代中期世界上較先進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攻擊高空、高速飛機和飛航式導彈。
1965年4月,國防工辦委託七機部組織各有關部門對改進設計抗干擾能力強的中高空地空導彈武器系統進行了分析論證,確定了研製方案,並明確了研製分工:七機部二院負責型號總體技術方案和各分系統間的協調,139廠負責導彈試製,786廠負責制導站試製。同時,將這個型號命名為“紅旗”2號導彈,任命陳懷瑾為總設計師,李波為副總設計師。“紅旗”2號導彈採取了幾十項技術措施,以擴大作戰空域,提高抗干擾能力,改善操作使用效能。
隨著國外低空突防和電子干擾技術的發展,1973年初,中央軍委決定對“紅旗”2號導彈進行改型設計,以進一步提高抗干擾能力和生存能力。同年8月,國家計委、國防工辦下達研製任務,並命名為“紅旗”2號甲導彈,徐易任總設計師。導彈總體設計和部分分系統研製由三線基地負責,制導站由786廠研製,戰鬥部由123廠研製。經過周密的論證,“紅旗”2號甲在保持“紅旗”2主要效能、氣動外形和系統的基本體制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148項改進專案。其中屬於制導站的71項,導彈的51項.主要是提高抗干擾和射擊低空目標的能力。
現代空中目標主要採取施放有源或無源干擾、進行水平或垂直機動、低空或高空突防等措施,逃避地空導彈的攻擊。這就迫使地空導彈必須採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以提高攻擊各類空中目標的能力和武器系統的生存能力。為此,中央軍委於1978年7月決定對“紅旗”2號導彈武器系統進一步改進,並命名為“紅旗”2號乙導彈。1979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下達“紅旗”2號乙導彈的研製任務,要求減少地面車輛,提高機動能力,提高武器系統抗干擾和攻擊快速機動目標的能力;進一步擴大作戰空域和縮短作戰準備時間。這個型號的技術抓總和研製單位與“紅旗”2號甲相同,陳欣生任總設計師。“紅旗”2號乙導彈主要是對導彈、制導和發控裝置進行了改進。
60年代中期,出現了飛行高度達27~30千米,速度為1000米/秒的美製高效能偵察機。為加強對這種高空、高速目標的攻擊能力,1965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加速研製高空、高速的“紅旗”3號防空導彈。同年10月29日,國防科委召開方案討論會,明確了“紅旗”3號導彈的戰術技術指標和研製方案,確定由七機部二院承擔研製工作,吳展、陳懷瑾先後擔任總設計師。
紅旗系列導彈,都屬於防空導彈,應該稱地對空導彈,或者時候面空導彈。從最初的“紅旗”1號發展到後來的“紅旗”7號,再到目前外刊報道的新型“紅旗”15、“紅旗”17、“紅旗”18等,“紅旗”系列防空導彈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擔負著中國防空的重任。
由於新型紅旗系列導彈資料比較多,或者涉密,所以這裡我只介紹紅旗系列的幾種早期型號。
“紅旗”1號導彈系統的原型是蘇制“斯-75”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即“薩姆”-2導彈,薩姆”是英文縮寫詞“SAM”的音譯名,意為“地對空導彈”。蘇聯每發展一型地空導彈,自己都進行命名和編號,但西方感覺使用俄語不便,遂用英文逐一給蘇聯地空導彈起綽號,並進行相應的編號)。它由導彈、制導站、發射架和地面支援裝置等組成。導彈動力裝置由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兩級組成,攔截目標高度為3-22千米,斜距為12-29千米。它是50年代中期世界上較先進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攻擊高空、高速飛機和飛航式導彈。
1965年4月,國防工辦委託七機部組織各有關部門對改進設計抗干擾能力強的中高空地空導彈武器系統進行了分析論證,確定了研製方案,並明確了研製分工:七機部二院負責型號總體技術方案和各分系統間的協調,139廠負責導彈試製,786廠負責制導站試製。同時,將這個型號命名為“紅旗”2號導彈,任命陳懷瑾為總設計師,李波為副總設計師。“紅旗”2號導彈採取了幾十項技術措施,以擴大作戰空域,提高抗干擾能力,改善操作使用效能。
圖為建川博物館展出的“紅旗”2號導彈隨著國外低空突防和電子干擾技術的發展,1973年初,中央軍委決定對“紅旗”2號導彈進行改型設計,以進一步提高抗干擾能力和生存能力。同年8月,國家計委、國防工辦下達研製任務,並命名為“紅旗”2號甲導彈,徐易任總設計師。導彈總體設計和部分分系統研製由三線基地負責,制導站由786廠研製,戰鬥部由123廠研製。經過周密的論證,“紅旗”2號甲在保持“紅旗”2主要效能、氣動外形和系統的基本體制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148項改進專案。其中屬於制導站的71項,導彈的51項.主要是提高抗干擾和射擊低空目標的能力。
現代空中目標主要採取施放有源或無源干擾、進行水平或垂直機動、低空或高空突防等措施,逃避地空導彈的攻擊。這就迫使地空導彈必須採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以提高攻擊各類空中目標的能力和武器系統的生存能力。為此,中央軍委於1978年7月決定對“紅旗”2號導彈武器系統進一步改進,並命名為“紅旗”2號乙導彈。1979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下達“紅旗”2號乙導彈的研製任務,要求減少地面車輛,提高機動能力,提高武器系統抗干擾和攻擊快速機動目標的能力;進一步擴大作戰空域和縮短作戰準備時間。這個型號的技術抓總和研製單位與“紅旗”2號甲相同,陳欣生任總設計師。“紅旗”2號乙導彈主要是對導彈、制導和發控裝置進行了改進。
60年代中期,出現了飛行高度達27~30千米,速度為1000米/秒的美製高效能偵察機。為加強對這種高空、高速目標的攻擊能力,1965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加速研製高空、高速的“紅旗”3號防空導彈。同年10月29日,國防科委召開方案討論會,明確了“紅旗”3號導彈的戰術技術指標和研製方案,確定由七機部二院承擔研製工作,吳展、陳懷瑾先後擔任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