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照見古今
-
2 # DDG的老船塢
其實挺搞笑的
因為伊拉克當時和沙特友好,和伊朗開戰,所以防空力量集結在伊朗一側,沙特這邊甚至是伊拉克警戒雷達的盲區,所以以色列空軍選擇沙伊邊境作為進入伊拉克境內的路線。
為了防止在轟炸之前露餡,以色列人選擇了一條沿約旦和沙特邊境飛行的路線,並且事先做好了準備,在約旦領空,以色列編隊用沙特味阿拉伯語告訴約旦空管他們是偏航的沙特空軍編隊,而在沙特領空他們又使用了約旦空軍的應答頻率和方式,由於約旦和沙特之間是盟友關係,而且這些阿拉伯酋長國的……呃……懶惰,所以沙特人和約旦人都沒有做進一步核實就把以色列飛機放過去了。
不過以色列人也差點暴露,他們在埃拉特灣出海的時候,恰好從約旦國王侯塞因的遊艇上空掠過,侯塞因國王恰好在甲板上,驚鴻一瞥之際看到了以色列空軍的標誌,據說侯塞因國王推斷以軍要前往伊拉克,趕緊召集大臣通知伊拉克,但是由於通訊故障沒跟伊拉克人聯絡上。不過這個只是約旦人自己的說法,以色列飛機原路返航時約旦人也沒做出什麼反應,所以麼,鬼知道了……
-
3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巴比倫行動”是以色列空軍於1981年6月7日對伊拉克位於巴格達附近的核設施進行空中打擊的任務代號。以色列空軍透過周密籌劃和過硬的技術,飛躍沙特、伊拉克、約旦3個敵對領空,不但圓滿摧毀了伊拉克的反應堆,而且全身而退。
時至今日,“巴比倫行動”仍是空中精確打擊的範例。
此次行動中,以色列出動了6架F15、8架F16。F15編隊負責護航、制空、通訊中繼,F16編隊負責投彈。
上圖是這次行動的示意圖,但是有些出入。以色列空軍編隊從國土最南端的空軍基地起飛,從沙特境內進入伊拉克,但是完成任務撤離時由於油量限制,直接選擇最短的路線從伊拉克西部途徑約旦直線回國。
在整個行動期間,以色列機群編隊基本沒有受到沙特、伊拉克、約旦方面的反制,只有在投彈階段,防守核反應堆的部分伊拉克防空高炮才倉促開火,但是沒有任何戰果。正是因為伊拉克防空部門的拙劣表現,薩達姆震怒之下將伊拉克西部防空司令部上校級別以上軍官全部槍決。
沙特、約旦(包括伊拉克)未能作出有效反制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沙特、約旦方面不敢對越境的以色列空軍作出反制。在輸掉了4次中東戰爭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在軍事上被以色列徹底擊敗,失去了再與以色列進行軍事對抗的信心。實際上,以色列空軍編隊飛躍埃拉特港時恰好被在此度假的約旦國王侯賽因目睹,作為一名飛行員,約旦國王對越過頭頂飛向東方的以色列戰機非常警惕,馬上向沙特方面做了通報。實事求是的說,那時的沙特空軍不像現在這樣吊炸天,主力戰機還是英國的“閃電”、美國的F-5、F4,根本無法對抗以色列的F15、F16機群,更不用談雙方飛行員的技術差距了。而以色列方面在返航飛越約旦領空時,約旦方面撤回了以色列軍機航線附近的2架PhantomF1,避免與以色列空軍發生衝突。
那時候沙特空軍還沒這麼壕,就算這麼壕,它也沒有跟以色列空軍比劃兩下的膽量。
2、以色列空軍對此次行動的籌劃非常嚴密,在任務開始前的數年內就秘密準備,數次進入沙特、伊拉克領空偵查上述國家的防空系統漏洞,測試其防空系統反應時間,做到知己知彼。
1981年1月份,一架對伊拉克西部防空系統進行偵查的以色列RF-4偵察機甚至引誘一架追擊的伊拉克米格21耗盡燃油墜毀在沙漠裡,真是藝高人膽大。以色列對伊拉克西部的頻繁偵查非但沒有引起伊拉克對核反應堆加強戒備,反倒認為是以色列要打擊西部的H-3空軍基地。在某種程度上,以色列實現了聲東擊西。
3、以色列空軍在此次行動中採取了全程無線電靜默、低空突防的戰術,有效的規避了沙特、伊拉克方面的雷達系統。
以色列空軍編隊一直保持幾十米的飛行高度,在飛到幼發拉底河的一個導航點後才躍升進入投彈航線,所有的F16以5秒為間隔,一次進入、一次投彈成功,投下的16枚炸彈命中14枚(注意,用的還是非制導的MK82炸彈),體現了以色列飛行員過硬的飛行技術。
4、根據某些未經證實的訊息,以色列空軍編隊進入沙特領空後曾經被沙特雷達發現,但是以色列空軍飛行員鎮定的告訴沙特空管人員:他們是約旦空軍。由於約旦空軍在訓練中經常進入沙特領空,因此沙特方面對此沒有在意。還有一種說法是以色列空軍的14架戰機組成了密集的隊形,使得在雷達屏上顯示是一架民航客機,矇混過關。筆者對這兩者說法都持懷疑態度,但是也沒有找到實錘訊息,寫在這裡權當給讀者朋友們講段子聽。
回覆列表
時間倒退回四十年之前,伊拉克人民還處於薩達姆的領導之下。這位強硬又霸道的遜尼派領袖,大概早就清楚自己日後的遭遇,所以一心想要研究自己國家的核武器。
而這時的法國,與薩達姆還保持著友好的國交,不管是為了什麼原因,反正法國毅然決定幫助薩達姆建立起了核反應堆。
這在中東眾國之間,顯然不是個好訊息,特別是以色列。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制止伊拉克的核武器研發,這就是當時以色列的態度。他們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
1980年初,以色列得到了美國交付的F-16戰鬥機,它的轟炸範圍剛好將伊拉克在烏西拉克包括其中。於是,以色列很快成立了研究小組,他們要針對伊拉克的核反應堆進行轟炸。據說當時以色列集合了空軍司令以及情報部門老大,一起進行了研究,最終定下一個摧毀伊拉克核反應堆的精密計劃。
此時的伊拉克也非常謹慎,他們深知自己核反應堆的重要性,所以在周圍佈下了極重的軍事防禦系統,高炮幾十門,薩姆-6地對空導彈,各種重型先進武器將核反應堆圍了個密不透風。
確實,就當時以色列採用的路線,實在讓伊拉克完全想不到。他們飛了一千多里路,橫跨沙特、約旦邊境,奔著伊拉克而來。
當時,以色列飛機飛到沙特邊境時,被雷達發現了。於是沙特立即要求飛機編隊亮明身份,沒想到,以色列來了個偷樑換柱,直接對沙特方面回話:我們是約旦空軍,正在進行例行訓練。
原來,以色列的戰鬥機上早塗好了約旦空軍的標識,沙特方面自然沒有在意,人家在兩國邊境進行訓練,他能說什麼呢?於是,以色列空軍順利而過。據說後來還遇到了沙特基地的空中巡邏的預警機,但以色列空軍也成功過關。
就這樣,他們在突然到讓伊拉克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出現在了伊拉克核反應堆上空2000英尺處。然後便聽到劇烈的轟炸之聲,伊拉克的飛機都沒來得及起飛,以色列已經將其核反應堆報銷了。
整個過程用時2分鐘,這速度確實夠快。當時F-16戰鬥機在F-15戰鬥機的掩護下,分分鐘就完成了任務,然後很快就撤退,只剩下伊拉克措手不及,茫然無助的伊拉克軍方在地面上徒自嘆息。
以色列戰鬥機立功不小,但真正讓他們快速完成任務的,卻是"鐵炸彈"當時,以色列方面派出了8架F-16戰鬥機、6架F-15戰機,他們穿越了沙特與約旦國境,從沙特境內採取超低空飛行,在這樣跨國跋涉後,用兩分鐘夷平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
是不是夠神奇?是不是很驚訝?可真正讓人驚訝的,恐怕是伊拉克也不敢相信的,以色列轟炸其核反應堆的炸彈竟然是單枚重2000磅的"鐵炸彈"。
對,正是今年在泰國2020空中作戰競賽中出現的MK82炸彈。之所以稱它為"鐵炸彈",那是有原因的,它實在是個重量級的大傢伙,單枚重2000磅,可裝炸藥87公斤。
最重要的一點,這種MK82炸彈雖然有點過時,可效能卻是好得不可救藥。在泰國空中作戰競賽中,一架F-16戰鬥機一次就可以投擲12枚"鐵炸彈",這種密集爆炸度幾乎將地下目標來了一場地毯式轟炸,想要有遺留或者是生機,那實在太不容易了。
這如果是在戰場上的話,發射12枚"鐵炸彈"就相當於一個榴彈炮營的24門大炮,以10秒發射一次的情況下,連續發射半分鐘的火力。厲害不厲害?可這是以色列30年前就使用的了,你想想伊拉克那核反應堆還能逃得了嗎?
以色列不但這樣轟炸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在2007年,他們又以同樣的方法,將敘利亞的核反應堆也給夷為平地了。就是這個"鐵炸彈",沒有目標能逃得了它的轟炸,也沒有目標能在它的轟炸下得以保全。
當然,今天的以色列就更不得了了,沒辦法,有美國這位朋友的支撐,以色列想不驕傲都難。有人針對世界各國空軍實力進行過推算,認為美國、俄羅斯、中國雖然都是大國,空軍實力都不小,但這只是以國家大而帶來的優勢,如果相比以色列的空軍實力配伍大國的話,那就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其實,人家以色列不只有好裝備,作戰水平也很厲害的,這也是因為他們國家太小沒有迂迴空間所造成的結果。以色列的空軍飛行員都特別擅長空中突襲,攻擊性非常強。且每個飛行員每年的飛行時間已經達到了250小時以上,這可比美軍要高多了,這樣的強度訓練想不厲害都難呀。
也有人對比過以色列空軍與其他國家空軍的能力,以色列空軍裝備好是一方面,飛行員的素質為第二個方面。但最不能忽視的,恐怕還是以色列這種小國之中的大國風範,這就是所謂計程車氣。在這個現實下,如果再加上世界一流的武器,那以色列空軍就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