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385326370204
-
2 # 嫦娥工程176
畫蛇添足
漢 · 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譯文全譯:
楚國有個祭祀的官員,給手下辦事的人一壺酒和酒具。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一個人喝這壺酒才有剩餘。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人喝酒。一個人最先完成了,他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就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他還沒有(把腳)完成,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於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
3 # 使用者634740960926
戰國策
原文: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戰國策·齊策二》)
註釋
祠——音詞,祠堂,封建社會中祭祀祖宗或先賢、烈士的地方。這裡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屬,在自己手下辦事的人。
《戰國策》——中國一部古書的名稱。原來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記載中國戰國時代謀士和說客的政治活動及其言辭。西漢人劉向將這些材料進行了整理和校訂,按照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國排列起來,一共編成三十三卷,簡稱《國策》。
譯文:
楚國有個主管祭祀的官員,把一壺酒賞給來幫忙祭祀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幾個人喝這壺酒不夠,一個人喝這壺酒還有剩餘。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準備飲酒,然後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給蛇添上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奪過他的酒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於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
回覆列表
原文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楚國有個搞祭祀活動的人,祭祀完了以後,拿出一壺酒賞給門人們喝。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足夠,一個人喝則有剩餘。我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正要喝,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給它畫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然後他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註釋
1.祠(cí):祭祀。周代貴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個季度祭祀都有專門的稱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員。
2.舍人:門客,手下辦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種盛酒器,類似壺。
4.相謂:互相商議。
5.請畫地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地:在地面上畫(畫的過程)。為蛇:畫蛇(畫的結果)。
6.引酒且飲之: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引:拿,舉。
7.蛇固無足:蛇本來就沒有腳。固:本來,原來。
8.子:對人的尊稱,您;你。
9.安能:怎麼能;哪能。
10.為:給;替
11.遂:於是;就。
12.賜:賞賜,古代上給下,長輩給晚輩送東西叫賜。
13.為之足:給它畫上腳。足(此句中的足):畫腳。
14.終:最終、最後。
15.引:拿起。
16.且:準備。
17.成:完成。
18.餘:剩餘。
19.足:腳。
足:畫腳
20.亡:丟失,失去。
21.為:給,替。
22.乃左手持卮:卻,表示轉折
23.奪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飲其酒:那,指示代詞
25.終亡其酒:那,指示代詞
26、謂: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