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宇宙心理健康009

    看到這件事時,覺得有點喜劇性。心理本身就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更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徵和侷限性。科學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摸爬滾打的過程,某一個階段的結論再過一段時間去檢驗就可能完全不一樣。

    儘管會從可重複性、統計資料去稽核這些研究的可靠性,但心理學的東西很難這麼標準的資料化發展的。並不是所有的科學都可以用資料去驗證。

    就如對棉花糖實驗的質疑,當時的孩子和現代的孩子,心理素質和物質條件肯定有了不一樣的變化。我們對以前的實驗和研究,必須保持懷疑和敬仰的雙重態度。

    可重複的未必就對,不能重複的未必就錯。認知的路,還很長。

  • 2 # 路遇少商

    你好,

    心理學就跟打仗一樣,當你學會偵查,那麼我就學會了反偵查,當你學會了反正查我又學會如何去勾引你上鉤。

    因為人們都在成長,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是在向更好的一個方向去發展,當他知道他有明顯的漏洞的時候,你覺得他不會去學習如何去遮蓋或彌補這個漏洞嗎?

    所以這就是資訊大爆炸時代的壞處,所以這就是資訊的時效性。

    這也是動物去選擇發展,選擇進化的方向和過程。

    定論就是等待,被推翻。

  • 3 # 石鼓書法愛好者

    世界上很多事情很多論點都存在時間性,童年天真是無邪的,中年還天真就是無知了,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所有的思維邏輯都是對的,也可以說錯誤是走向對的路上的墊腳石,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經歷風雨的洗禮,不經歷Sunny的歷練,不去品嚐失敗知味也品嚐不出成功的味道。

    只要是正道,你就要勇敢的去嘗試,大膽堅持終會成功。總有一段時間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被你遇上。

  • 4 # 張鐵軍158

    絕大部分心理學流派是錯的。

    ①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是小兒科,不足以指導心理學實踐。“溴咖合劑”就是一個笑話,試圖用其中溴劑令人晚上鎮靜,咖啡因令人白天白天清醒,就如同為消除廚餘垃圾而在廚房放一隻兔子吃菜葉,放一隻狗吃肉渣,結果就是,狗先吃掉兔子。

    ②斯金納臨死的時候說句實話,“人跟動物不一樣”。以動物實驗創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太武斷;

    ④滿灌療法治不了恐怖症。

    ⑤厭惡療法治不了強迫症,其他心理問題也一樣,只能負強化。

    ⑥認知療法是一個建在沙灘上的靚麗的樓,只是缺乏根基。事實上,認知本身不能改變認知,“甲認知”過渡到“乙認知”,中間的橋樑是“充分的社會實踐”,而針對“認知”本身的努力都是徒勞。

    ⑦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偽造案例,終身圓謊的偽科學。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共同透過醫治帕本海默,來研究歇斯底里,結果帕本海默被治成嗎啡成癮、精神崩潰、被輾轉於許多精神病院救治。布洛伊爾曾經跟弗洛伊德的夫人瑪莎說,帕本海默應該安樂死。就是這樣一個悲催而失敗的案例,被弗洛伊德粉飾成堪稱經典的史詩級著作《安娜-O》,從此開創精神分析的時代。很不幸,它已經被揭穿了!

    ⑨催眠療法對歇斯底里治標不治本,對神經症無效。

    ⑩正念療法適得其反。人的內心只有本性,人性亦善亦惡,念頭有正有邪。不論正邪、善惡都是本性主體,本性之中沒有可以掃掉之“垃圾”、“邪念”。區分“正念”與“邪念”本身就是強化心理衝突、罹患強迫症的根源所在,誤人不淺。

  • 5 # 阿西爸

    每個時代的研究都會有當時的侷限性,這是受當時人們認知範圍影響的。就像抗生素剛研究出來時人們覺得抗生素就是神藥,不管什麼病都吃,最後發現了各種問題,開始限制使用。

    所以對於心理學研究也是一樣,艾森克的研究也有他那個時期的特性,在被推倒之前指導了很多人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們要承認他研究的一定價值。同時我們也應該感到高興,因為能夠推翻之前的理論說明我們的科研在進步,我們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和成果,所以這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早期的經典心理學實驗都有條件和環境的種種限制,但不可否認這些實驗拓寬了我們對於心理學研究方向的大門:我們在論證和驗證的過程中就是一個成長進步的過程,而我們今天得出的結論說不準未來的後人們也會推翻,所以這不用大驚小怪的,只要對科學有敬畏之心,做好自己的事,一切都會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陵散》來源於哪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