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笑閣
-
2 # 高釣馬
按演義的說法,就是孔明之智高於司馬懿,孔明深知司馬懿瞭解自己生平謹慎,故才冒死一試,這在演義中都是有對白的。
大意是:司馬懿知吾生平謹慎,恐有埋伏。
又言:若換作吾,必不就此退卻。
-
3 # 道鹹齋
軍事,政治,外交,是一個體系。
讀歷史讀出獨立思考,是個好事兒。
這裡面引發的智慧,是值得我們吸收的。
在那個歷史時代,真的有很多智慧需要我們總結……
-
4 # Chefoo大呲花
肯定是故意放的,打敗仗對司馬懿來說是家常便飯,不差這一次,況且諸葛亮在城裡,就是圍而不攻諸葛也必敗無疑。
馬謖丟了街亭咽喉之後,蜀軍有被抄後路的危險,諸葛亮趕緊回撤,可是人馬多,還有輜重糧草,哪是說撤就能撤的,諸葛亮調動人馬,有的撤退,有的接應,有的斷後,有的擾敵,自己則帶了五千兵去西城運糧,糧草太重要了,沒糧再厲害的統帥也免不了兵敗的下場,諸葛亮作為軍師,對此也十分重視,到了西城以後,諸葛亮立即分批開始搬運,可是糧草剛運到一半,司馬懿領著十五萬大軍兵臨西城城下。
此時的軍事態勢是,司馬懿率兵15萬,諸葛亮僅有2500兵士,現實兵力比是1:60,而西城又是一個小城池,即便藏滿了兵又能藏多少呢?更何況蜀軍後撤已是事實,作為敵方軍事主將的司馬懿又豈會不知,即便司馬懿用兵多疑,另加多次中諸葛亮之計,心有疑慮,何不駐紮城外以觀動靜,為何又急於後撤呢?
諸葛亮敞開城門,登上城樓扶琴,目的不是虛張聲勢,而是明確告訴司馬懿,我諸葛亮就在此城,你要是貿然行動,蜀中再無諸葛亮。
有人會疑惑,消滅了諸葛亮,司馬懿不就全勝了嗎?當然不是,曹操曾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曹丕謹記曹操的話,對司馬懿素有猜忌,之前就因為諸葛亮散佈的流言,毫不猶豫罷了司馬懿的兵權,最後是諸葛亮出祁山,魏國無將可敵,這才火線啟用司馬懿。
一旦消滅了諸葛亮,司馬懿現在又羽翼未豐,沒有自保的政治力量,必然再次被曹丕奪去兵權,為了不使自己落得個“飛鳥盡、良弓藏”的下場,司馬懿的目的只是打退諸葛亮,但不能消滅諸葛亮,一旦諸葛亮被消滅,自己官職不保,以後再想擁有兵權那就難了,自然也不會有後文的三分歸晉了。
諸葛亮對於自己最忌憚的這個大對頭司馬懿也是瞭如指掌,知道他必能想通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於是才安坐城樓觀風景,坐等司馬懿自己撤兵。
司馬懿也果然沒有貿然行動,稱“城中必有埋伏”,率軍撤退。
-
5 # 木山文
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之際,他曾於榻前囑咐楊儀:"吾死之後,不可發喪。……吾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若司馬懿來追,汝可布成陣勢,回旗返鼓。等他來時,卻將我先時所雕木像,安於車上,推出軍前,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懿見之必驚走矣。"果然,當司馬懿得知"蜀兵已盡退"的訊息時,料定"孔明真死矣",便急忙引兵迅速追來。接著演義的作者,以他精湛的藝術之筆,安排了一出令人稱奇叫絕的好戲:
……於是司馬師,司馬昭在後催軍,懿自引軍當先,追到山腳下,望見蜀兵不遠,乃奮力追趕。忽然山後一聲炮響,喊聲大振,只見蜀兵俱回旗返鼓,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書一行大字曰:"漢丞相武鄉候諸葛亮"。懿大驚失色。定睛看時,中見中軍數十員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來。車上端坐孔明:綸巾羽扇,鶴氅皂絛。懿大驚曰:"孔明尚在!吾輕入重地,墮其計矣!"急勒回馬便走。背後姜維大叫:"賊將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計也!"魏兵魂飛魄散,棄甲丟盔,拋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司馬懿奔走了五十餘里,背後兩員魏將趕上,扯住馬嚼環叫曰:"都督勿驚。"懿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二將曰:"都督休怕,蜀兵去遠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睜目視之,乃夏候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轡,與二將尋小路奔歸本寨,使眾將引兵四散哨探。
這番精彩動人的描寫,又一次把諸葛亮料事如神和使對手聞風喪膽的謀略家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死諸葛能走生仲達"這句廣為傳播的民謠就是從這裡來的。
由此聯想到孔明六出祁山中其他幾次退軍的情景,每次都各有特色,不拘一格。如一出祁山,他以疑兵之策,安然撤軍。二出祁山,他採取伏擊戰,殺敵"回馬槍"之後而撤離。三出祁山,他運用"退避三舍"之計,打敗敵兵,順利撤出戰場。四出祁山,他施展"減兵添灶"之計,徐徐退去。五出祁山,又於木門設伏,破敵追擊部隊,從容撤離。這幾次撤退,包括六出祁山"死諸葛能走生仲達"這次撤軍,雖然包含著文學家許多虛構和誇張的描寫,但卻真實的反映了諸葛亮的一貫思想。
演義描寫孔明祁山作戰6次退卻的巧妙之處,就在於臨機應變,不循舊套,每次都有新招,這就把對手搞得暈頭轉向,使其無法把握蜀軍的行動規律,體現了高超的退卻藝術。.
再說空城計。在三國這段歷史中,戰事疊出,奇蹟紛呈,各種詐計譎謀用之頗多。據史料講,除了趙雲使用過"空營計"之外,確實有一個與諸葛亮"空城計"相近似的真實戰例,這就是魏將文聘石陽巧退孫權一戰。"魏略"載:
"孫權嘗自將數萬眾卒至。時大雨,城柵崩壞,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補治。聘聞權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潛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見,又自臥舍中不起。權果疑之,語其部黨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此郡,今我至而不動,此不有密圖,必當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可見,羅貫中在演義中虛構這個"空城計"是有其實際根據的。
其實在中國的戰爭史上,軍事家們還曾多次成功地運用過"空城計"這一謀略。
公元573年,北齊范陽人祖珽,剛剛出任北徐州(今安徽鳳陽東北)刺史,南陳軍隊突然大舉進犯,形勢一時非常危急。在這緊要關頭,祖珽臨危不懼,急中生智,他命令士兵大開城門,部隊全部下城靜坐在街巷裡,全城沉寂無聲。敵軍來到城下,見此情形,疑竇頓生,止步不前。就在這時,祖珽突然命令士卒齊聲吶喊,震天價響。結果,南陳軍隊不戰自亂,紛紛逃散。
唐宣宗時(公元727年),吐蕃人進攻瓜州(今甘肅安西),守將王君煥戰死。張守珪被派去作瓜州刺史。他到任後,立即組織百姓修築城牆,還沒等城牆修好,土蕃人又突然來攻。這時,大家都很恐慌。張守珪說,敵眾我寡,不能用利箭,擂石硬抗,必須使用計謀退兵。於是他命令眾人在城樓上擺好酒席,找來樂工吹打彈奏。自己和將士們飲酒作樂,並將城門大開。土蕃人見了,疑心城裡有埋伏,便撤兵而去。
戰爭史上諸如此類成功運用"空城計"的戰例,很可能都是羅貫中進行藝術創作的真實素材。由此可以說,演義中的"空城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就更充分的反映出了兵家在戰爭實踐中實際用謀的一般規律。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心理定向,指
認識主體(人)在過去經驗的影響下,產生一種經常穩定的心理準備狀態,這種準備狀態一經接受到外來資訊,就會做出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專注性和趨向性的反應。司馬懿研究諸葛亮的生平處事,用兵特點,形成諸葛一生唯謹慎,從不弄險的心理準備狀態,當他看到諸葛亮在城樓端坐撫琴,城門大開的那番景象時,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城內"必有埋伏"的心理反應。此外,司馬懿本身就是一個"猜忌多權變"的人。當對方一改慣例,反常用兵時,就更迫使他按照心理定向去判斷問題了。
"空城計"歷史上有例可循,又符合當時實際情況和雙方將帥的性格特徵,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種藝術的誇張不但真實,而且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值得人們去學習借鑑。
回覆列表
首先,空城計在三國志裡面是沒有的,這是演義,也就是說史書上沒有空城計這回事。
其次,新一版的《軍師聯盟》裡對司馬懿的心態有了比較詳細的解釋,那就是擔心鳥盡弓藏。沒有了諸葛亮,曹魏那邊的那群曹家人肯定不會放過司馬懿。
第三,空城計本身不是太嚴謹。司馬懿不一定要強攻,只需要佯攻即可試探,只能說他不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