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新媒介
-
2 #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我本人是跨專業上的博士,不過是因為在職考的,工作的方向介於碩士方向和博士方向之間,為的是進一步融合自己知識。考試難度不小,上課學習時候和哪些應屆本專業博士比費力太多
-
3 # 交大女博士
跨專業考博,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跨的好,也能成為一種優勢。
很多學者本科,碩士,博士學的專業都不一樣,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具體要看怎麼跨了。
通俗點說,如果是文科跨理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了,當然也很少有人這麼做的。
大部分跨專業的是理科跨文科,或者文科之間的跨。這裡的文科指社會科學,人文學科。身邊就有很多之前學數學專業的,現在學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管理學等等,也有本科碩士學英語的,現在學傳播學,管理學。
因為文科之類的學科門檻還是比較低的,如果個人的文學修養比較好,又比較愛學習,愛看看書,跨專業難度不大。而且現在很多學科都強調跨學科的知識背景。跨學科也能變成一個優勢。舉個例子說,本來學心理學的,跨專業研究傳播學的問題,就可以用心理學的實驗法來研究傳播學的問題,給這個學科也做出了很多貢獻。還有很多新興學科,都是在母學科的背景上再加上跨學科的知識或者研究方法形成的,比如心理學和體育學交叉形成了運動心理學,如果你之前是學心理學的,後來跨學科到運動人體科學做研究,也是很有優勢的。
所以,博士階段跨學科的並不是什麼壞事,現在也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跨專業讀博,看起來是一種不太聰明的行為,都讀到博士了,為什麼還要換專業?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最晚在考研的時候就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了,如果從本科到碩士都沒換過專業,讀到博士的時候要放棄自己已經學習了六七年的專業,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從頭開始學習基礎理論,而且為了儘快開展科研工作,必須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個新學科的知識體系,所以,跨專業讀博的行為往往是大家不能理解的。
其實,有的時候,不是你對自己原先的研究領域不感興趣了,也不是你自己想要換專業,跨專業讀博有很多種情況,所以,你有可能也會遇上這種情況。
跨專業讀博的幾種可能性
如果你碩博期間跟隨的是同一名導師,且對自己的研究方向非常感興趣,導師的課題也一直沒有大方向上的轉變,那你基本不會面臨跨專業的情況。跨專業有自己主動選擇的,也有被動不得不跨的。
(一)主動建立跨學科的知識背景
我們如果有申報課題的經驗就會知道,專案說明裡一般都會鼓勵大家申報跨學科的專案,用不同學科的不同視角去研究一個問題,往往會獲得更有價值的成果。事實上,我們的社會一直朝著融合發展的方向演進,很多問題都不是單一學科理論可以闡釋明白的,所以,有了第一類跨專業的勇士:為了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主動跨專業系統而深入地學習另一個學科的理論知識。
我基本上就是這種情況,從本科到碩士階段,我所處的都是文學門類下的新聞傳播學科,我的碩士論文做的是視聽新媒體行業發展的特點和趨勢研究,在這次研究過程中,我突然發現,國家的制度和政策對於中國傳媒行業發展方向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由此,我認為,必須系統地瞭解中國傳媒行業相關制度的形成過程,才能對中國的新聞傳播事業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於是,我在考博時選擇了法學門類下中外政治制度專業的傳媒制度方向,雖然研究方向仍與原先的學科密切相關,但由於專業跨度很大,入學以後的課程與原先所學的專業知識幾乎完全沒有交集。
(二)被動跨專業
被動跨專業一般是因為導師或學校的原因。有些導師本身就擁有跨學科的學術背景,你跟著導師可能必須做一些跨學科背景的課題,所以你不得不去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博士報考過程中還有一種情況,你報考的導師已經有中意的學生了,而同院系的有些導師可能這一年沒有招到理想的學生,這種情況下,學校可能會跟你協調讓你跟隨另一名導師學習;所以,即便你按照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來報考自己心儀的博導,到最後也有可能會跟上一位你可能不太瞭解的導師,而這位導師的研究興趣也可能讓你面臨不得不跨專業的情況,我身邊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因為被調劑而換了導師,換到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研究領域,不得不跟著本科生一起補基礎課。
跨專業讀博可能遇到的困難(一)難以理解的課程
大多數學校針對博一的學生會開一些專業課,這些課的形式比較靈活,有的是講座形式的,請校內校外的專家每人講一個專題;有的是研討形式的,學生和老師共同探討學科內的前沿問題。對於跨專業的同學來說,博士課程的深度可能會讓剛接觸這個學科的你覺得非常困難,難以聽懂老師和同學們說的那些專業術語,跟不上上課的進度和節奏。
(二)難以快速進入學科話語體系
同專業的博士生除了一起上課之外,有時也會在一起交流一些學術問題,聊聊自己正在做的研究,談談自己接觸到的新鮮事兒。但是,跨專業的同學可能會發現,自己很難愉快地融入到大家的激烈討論中,因為跟同學們往往不在同一個學科話語體系內,小夥伴們說的學術觀點,你可能能聽懂,但卻很難以他們說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往往自己一張嘴,就說出了外行話,暴露了自己其實是個“門外漢”。
(三)難以應付的壓力
跨專業讀博的最初階段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同時身處於一個高手如林的環境中,周圍同學在本專業內的學術水平可能會比自己高出一大截;學術上的困難加上環境帶來的壓力,很有可能會讓你一時間對自己失去信心。特別是如果一入學導師就佈置下來一堆科研任務的話,可能更會讓你在慌忙中亂了陣腳;懷揣著一顆要迎難而上的心,卻不知該從何開始。
有方法就不難——跨專業讀博之方法論(一)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困難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一旦開啟了跨專業讀博的生活,就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現實吧,不用害怕,也不要抱怨,都讀到博士了,難道還不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嗎?一切方法的前提就是擁有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積極應對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
老話說,萬事開頭難。初入新環境,都會遇到困難,無論是初入職場,還是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對我們來說,這些都是成長必經的過程,所以,無論這個新環境有多陌生,都不要慌亂,不要患得患失。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達成目標的方法,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生活總會慢慢好起來的,挺過了最初那段困難期就好了。對於努力的人來說,沒有什麼學習的困難是戰勝不了的。
(二)大量閱讀專業書籍
快速學習一個學科的基礎理論,當然離不開讀書,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讀什麼書?如何選書?如何快速建立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這些問題還是有一些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的。
從一本權威教材開始。讀到博士階段了,很多老師都會跟學生強調,要多讀經典著作,少讀教材。有過編寫教材經驗的老師,可能都清楚國內大多數教材的撰寫過程,說得好聽些是引經據典,說得難聽點兒就是拾人牙慧。
的確,教材的內容往往寬泛而淺顯,很少有能啟發我們深入思考的理論。但是,對於一個剛剛進入某一學科的初學者來說,一本比較權威的教材可以快速幫你搭建一個學科的基礎知識體系,讓你瞭解這個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學會該學科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對整個學科有一個比較直觀且相對全面的認識。
當然,權威教材的選擇很重要。首先,可以找自己的導師推薦,也可以找本專業的其他博士同學推薦。其次,不要找年代非常久遠的經典教材,既然讀教材是為了快速全面地瞭解一個專業的基礎知識,最好選擇近五年內出版的教材,它們往往會囊括一些比較新的學術理論。最後,不要找晦澀難懂的教材,有些好評度高的專業書可讀性不高,不適合初學者閱讀。根據以上幾點,結合自己專業的特殊情況,找一本在國內認可度較高的教材,作為自己閱讀的起點。
系統地讀完了一到兩本教材之後,再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分支領域、理論流派,去找一些專著來讀,深入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
(三)聽一些基礎課程
如果你覺得教材太枯燥,很難讀得進去,或者覺得讀教材的收穫不大,可以去蹭幾節基礎專業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當地一些知名高校蹭課;條件不允許,就直接在自己本學校旁聽低年級學生的課程也行;或者直接在網上搜索一些專家的課程錄影來學習。學校裡給博士生開的專業課可能對跨專業的同學來說難度太大,那就不妨去聽聽本科生的專業課,放低姿態,本科生同樣是一個專業的初學者,他們的課會容易很多,每個禮拜抽出幾個半天的時間,一學期內基本就可以學完這個專業的大多數基礎課程了。
跨專業讀博可能在前期是要比其他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等學成之後,擁有跨學科背景的你也會比身邊的同學擁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有付出必有回報,找到正確的方法,並踏踏實實地努力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