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首先,你說的問題是否成立?或者給其他不清楚商代歷史的讀者普及下背景。

    (詳情見:https://www.toutiao.com/i6464192435655279117/)

    出土文獻的可靠性肯定高於傳世文獻,經由甲骨文和《史記》等多種文獻,加上下限:利簋所記載的武王伐商為基準點(夏商周斷代工程),互勘互校後得到《商王世系表》如下:

    第一直行,無數字編號的是商人先公傳說時代。

    第二、三直行,從商湯弔民伐罪,取代夏桀立國,一直到商紂失國自焚。

    其中,仲壬、沃丁、癝辛、太丁並不曾實際為王,所以,商王一共有27世。

    圖中橫向的商王,也就是藍色對勾標記的是「兄終弟及」的商王共11位,其他「父死子繼」商王16位。

    因此,題主你的問題【隱含前提】是可以成立的,儘管不是大多數,也接近一半了。

    確實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王位繼承,像商代這樣如此多的「兄終弟及」。王國維先生甚至認為:商代兄終弟及為主,父死子繼為輔。

    如題主所問:為什麼商代會有這麼多兄終弟及?我覺得有三個原因:第一,強者為王

    商代屬於中華文明早期,並沒有後世那麼多的政治倫理約束,基本上是弱肉強食的野蠻狀態,幼主臨朝是非常危險,生存下來的機率很小。

    所以,君王的弟弟,畢竟比大多數時候是比君王的兒子年紀要大,能保證王權的傳承。君王一死,如果沒有其他方面因素的約束,也是最名正言順可以獲得王權的人。

    第二,保證王權不會旁落。

    就算形成利益集團,能保證幼主臨朝,但必須依靠大人輔佐,這會帶來權臣壓主,或者強大的外戚集團,這兩個弊端,輕則王權旁落,重則江山改姓。

    豈不聞「金匱之盟」「國賴長君」?(不懂百度)。

    不管是真是假,或多或少說明了這個問題,因為宋太祖的權力,好聽是黃袍加身,沒有辦法,難聽點就是欺負小孩子和寡婦的來的。

    所以,以上兩點能夠讓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獲得同等的繼承地位。

    第三,就很簡單了,因為嫡長子繼承製是周代確立的。

    商代嫡長子繼承不是制度或者約定俗成,所以,才出現這麼多的兄終弟及繼繼承王位現象。

    因此,題主的問題,可以轉變為:為什麼周人要改變商人的傳統,確立嫡長子繼承製?

    王國維先生《殷商制度論》一文曾有論述,我認為說得非常好: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於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並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 侯之制;二曰廟數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為什麼王國維將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排在第一個鉅變,且稱作「萬世治安之大計」?

    我想應該很簡單,常識都能想得到,也即王國維用的兩個字「息爭」!王國維在此文中,引用殷商以前多個爭奪王位的案例導致的亂政,來說明這個問題。

    「德行、才華、功過」這列主觀判斷人言言殊,「嫡庶、長幼」區別是客觀存在,毫無爭議,又完全有可操作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權力爭端。

    俗話說:無情最是帝王家,最高權力的吸引力,讓兒子殺老子、兄弟對捅、叔侄對砍,權力交接如果沒有規矩,不透明,引起猜測,往往是王權最虛弱、最容易崩潰的時期。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權力爭奪導致政治亂象和人倫悲劇,是勝過國外異族敵人的。

    「長嫡承統,萬世正法」,所以,周公設立「嫡長子制度」第一目的是為了「息爭」,穩定政治。「嫡長子制」也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周制是「家國同構」,「長嫡承統」也是封建制度之核心——上到君王諸侯,下到世人平民,使得所有人有法可依,保證整個社會的穩定。《禮記·大傳》: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分食,序以昭繆,別之以禮義,人道竭矣。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言:「此數者,皆周之所以綱紀天下。其旨則在納上下於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體。周公製作之本意,實在於此。」其實,周公搞的宗族制,也是三監之亂以後摸索、思考和妥協的結果。正因這套制度「客觀、具備操作性」,能保持政權交接的穩定,被後世大多數王朝繼承。

    周公設立的「嫡長子繼承製」也有很深刻的人性和政治考量,雖然在皇權制度下,實行得並不好。

    因為人是不確定性的動物,歷代君王因為寵幸嬪妃,個人好惡,在立賢立長之間躊躇不決,也有隨時都打破這個制度。

    諷刺的是,恰恰是周公的子孫周幽王,廢嫡立庶,引火上身,引得被蠻族攻破鎬京,革命基地宗周丟掉,自己也丟了性命。

    雖然周公「敬德保民,制禮作樂」,並不是完全基於道德考慮,主要是為了保證姬周江山不變顏色,但卻成為孔子和歷代儒生萬年粉。

    《周禮》的宗法制是以血緣為紐帶,建立起來的一個超穩定架構,是保證華夏族綿延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周禮》宗法制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意識形態,相當於猶太民族的【十誡約櫃】,是信仰之源,民族的粘合劑,直到今天還在影響我們每一個華人。所以,華人在文化上就是周人。正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有個歷史黑色幽默:明亡,東林黨人錢謙益投水殉國,跳下去,噗通!哎呀,好冷,馬上又爬了上來!

    柳如是問他怎麼回事:他說華夏文化不能亡,要靠我們士大夫傳周禮,周禮傳下來,我們就贏了!韃子當皇帝又何妨!

    果然,說中了!滿族人今天有幾個會說滿語,會寫滿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周杰倫的《扯》疑似diss羅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