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或是太極操,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在初學階段,都是太極操,哪有什麼太極拳?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分三個層次:招熟、懂勁、神明。在招熟階段,就是隻要注意動作的規範就可以了。這一點,李德印教的太極拳完全可以達到要求。
到了懂勁階段,才能分出太極拳或太極操來。可那已經是中級階段了,已經不是菜鳥了,到了那個時候,才有可能追求內氣暢通,開合鼓盪,才有可能慢慢做到內氣在意識的引導下在體內有序地周流迴圈。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把太極拳的動作要領爛熟於心,再根據這些要領反覆檢查自己。招熟階段就是記住這些要領的過程。我說的要領並不是指外在動作上的要領,比如手指向什麼角度啦,腳撇向什麼角度啦,步子邁得多大,身子蹲得多低,動作變化時手和腳經過的路線等等這些表演細節上的要領,而是指身法中正、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屈膝松胯、虛領頂勁、上下相隨等等這些要領。這是太極拳的築基功夫,只有基礎築得好,上層建築才能穩固,才能在體內為內氣修通一條渠道,內氣的周流才能順暢,才能練出太極的功夫來。
只要真正按照太極拳的要領去練,任何套路都可以練出功夫來,包括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如果做不到太極拳的這些要領,即使跟了名師練拳,最後也只能練成太極操。
太極拳或是太極操,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在初學階段,都是太極操,哪有什麼太極拳?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分三個層次:招熟、懂勁、神明。在招熟階段,就是隻要注意動作的規範就可以了。這一點,李德印教的太極拳完全可以達到要求。
到了懂勁階段,才能分出太極拳或太極操來。可那已經是中級階段了,已經不是菜鳥了,到了那個時候,才有可能追求內氣暢通,開合鼓盪,才有可能慢慢做到內氣在意識的引導下在體內有序地周流迴圈。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把太極拳的動作要領爛熟於心,再根據這些要領反覆檢查自己。招熟階段就是記住這些要領的過程。我說的要領並不是指外在動作上的要領,比如手指向什麼角度啦,腳撇向什麼角度啦,步子邁得多大,身子蹲得多低,動作變化時手和腳經過的路線等等這些表演細節上的要領,而是指身法中正、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屈膝松胯、虛領頂勁、上下相隨等等這些要領。這是太極拳的築基功夫,只有基礎築得好,上層建築才能穩固,才能在體內為內氣修通一條渠道,內氣的周流才能順暢,才能練出太極的功夫來。
只要真正按照太極拳的要領去練,任何套路都可以練出功夫來,包括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如果做不到太極拳的這些要領,即使跟了名師練拳,最後也只能練成太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