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手電筒

    彈鏈是容彈具的一種,它是利用彈鏈節的張力,把槍彈緊緊抱住,在輸彈機構的作用下,彈鏈依次移動,使槍彈進入進彈口或取彈口,以便讓供彈機構推彈入膛。彈鏈最早是從帆布彈帶發展起來的。這樣的是可散彈鏈,打完了就剩一堆金屬件了這種是不可散或者是半可散,不可散彈鏈,一般一條彈鏈就是250發,打完了還是這麼長,有子彈的那邊好說,一般都有彈藥箱或者彈鏈盒裝著,但是打完子彈的那頭就是在槍外邊掛著,容易掛東西,不方便行動。半可散是把不可散彈鏈的一大截分解成幾個小節,比如25、50、75發一截這種,這樣做打完了的彈鏈也方便回收,打完的彈鏈也不長,不會掛東西。

    彈鏈是在帆布彈帶的基礎上開發的,相對於法國的那種金屬彈板來說,彈帶還是要好一些,不過帆布彈帶如果是遇到射速快的機槍,輸彈機構的撕扯力比較大,帆布的強度就不夠了,這種情況下,就開始使用金屬彈鏈了,這個應該還是德華人的發明,當年他們研製MG34的時候,就開始使用金屬彈鏈。

    按照能不能散開,金屬彈鏈分成不可散可散組合三種形式,這三種彈鏈的區別主要是在打完了子彈以後,是保持原狀還是其他狀態。不可散彈鏈就是,打完了子彈的彈鏈用手還能拎起來一個長條的,就是不可散彈鏈,打完了子彈以後是一堆亂七八糟的金屬件的,用手只能捧或者得用簸箕搓的,就是可散彈鏈,打完了子彈,用手拎起來幾條的,就是組合彈鏈或者叫半可散彈鏈。

  • 2 # 兵器知識譜

    可散式彈鏈指的是在為持續射擊的自動武器供彈時,彈鏈的抱彈扣在槍機取彈器取出子彈推彈上膛以後便與彈鏈分離的供彈具。

    每一條可散式彈鏈的抱彈扣都是獨立的,在裝填時由子彈以“銷子”的形式將獨立的抱彈扣與其它抱彈扣結合在一起組成彈鏈,當子彈被取出時就相當於固定它的“銷子”消失了,抱彈扣也就隨之與彈鏈分離。

    如果有足夠的子彈和抱彈扣,理論上可以組裝出無限長的彈鏈出來,因此特別適合用作高射速自動武器的供彈具,比如說美軍7.62mm口徑機槍使用M13型可散式彈鏈。

    不可散式彈鏈指的是在為可持續射擊的自動武器供彈時,抱彈扣不會與彈鏈分離的供彈具。

    每一條不可散式彈鏈的抱彈扣都是整合在一起的,當槍機將彈鏈上的子彈撞擊出抱彈扣以後直接推彈上膛,同時將空的抱彈扣排出槍膛,待整條彈鏈上的子彈被全部打完以後,空彈鏈還可以回收繼續使用。

    比如說56式輕機槍(中國產版RPD班用機槍)所使用的供彈具就是不可散式彈鏈,在射擊時位於槍身右側的出彈口會掛著一條長長的空彈鏈,當彈鏈上最後一發子彈被擊發以後,整條彈鏈才與槍械分離。

    ▼下圖為使用不可散式彈鏈的俄製PKM通用機槍,該射手選擇了200裝的彈鏈,圖中清晰長長的空彈鏈相互纏繞,在野戰環境中不便於射手機動,當空彈鏈與物體發生纏繞時甚至會導致供彈故障現象的發生,這一點在1979年開展的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士兵深有體會,這也是我軍淘汰56式班用機槍,快速裝備採用彈鼓供彈的81式班用機槍的原因。

    供彈具革命性的發明——不可散式彈鏈

    在不可散式彈鏈發明之前,速射武器的供彈具主要為彈匣或者保彈板,比如說美製手搖式加特林機槍(大清稱之為“格林快炮”)。

    彈匣或者保彈板供彈的問題在於供彈量太少,它們的彈容量往往不超過100發,因此供彈具的供彈能力成為制約自動武器發揮火力持續性的主要因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華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於1883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不可散式彈鏈,即使用一條長長的帆布袋做為供彈具,子彈鑲嵌在帆布袋上。

    它的供彈原理是這樣的:機槍的槍機有一個抓彈器,在射擊之前,射手拉動拉機柄做上膛動作時,抓彈器在順勢後退過程中抓住帆布彈鏈上的子彈底緣,使子彈與帆布彈鏈分離;當槍機復進時,抓彈器順勢將子彈推入膛內,在槍機完成閉鎖時釋放子彈,推彈上膛動作完成;閉鎖完成以後槍機擊發子彈,槍機在火藥燃氣驅動的活塞推動下再次後退,抓彈器重複上述動作流程,以此完成連續供彈和射擊。

    1884年,該型彈鏈與馬克沁機槍同時獲得專利,1910年蘇聯在帆布彈鏈的基礎上研發出鋼質不可散彈鏈,這就是世界上第一種現代不可散式彈鏈(1910/30式水冷機槍)。

    不可散式彈鏈的優點是供彈持續性強,以德制老式MG-08式水冷機槍為例:其使用的不可散式彈鏈長達640mm,彈容量為330發,按照該型機槍10發/秒的最高射速來計算,火力可持續5.5分鐘!這樣的火力持續性是任何彈匣、保彈板供彈的機槍所望塵莫及的。

    不可散式彈鏈的應用十分廣泛,除了機槍以外還有各型速射火炮,比如說20mm、25mm、30mm等機載航空火炮就使用不可散式彈鏈做為供彈具。

    ▼下圖為機槍抓彈器從不可散式彈鏈上抓取子彈完成推彈上膛過程的動態示意,抓彈器是馬克沁先生在研發水冷式機槍時發明的專利,世界上所有使用不可散式彈鏈做為供彈具的機槍無一例外地採用抓彈器技術,甚至採用保彈鈑供彈的機槍也不例外。

    可散式彈鏈代表著自動武器供彈具的發展方向

    可散式彈鏈在為自動武器供彈時會隨著射擊的進行而拋棄空的抱彈扣,這就意味著士兵除了裝彈、上膛、射擊以外,不再需要騰出手來整理空彈鏈。

    而且隨著射擊的持續,空抱彈扣在不斷拋棄的情況下逐漸減輕彈箱重量,從而起到減輕武器重量的作用,可見可散式彈鏈的應用大大減輕了士兵的負擔。

    比如說美軍的M60通用機槍(具體型號為M60E4),空重為9.6公斤,再加上一個容納100發彈鏈的彈箱時重量達到10.51公斤。

    除此之外,可散式彈鏈最大的優點是利於做為超高射速自動武器的供彈具,如何來理解這一優點呢?我們以美製M134型7.62mm轉管機槍來例舉說明:

    該型機槍採用6根槍管,發射7.62×51mm北約標準彈,最高射速為6000發/分鐘,正常射速4200發/分鐘,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程5000米,採用彈鏈供彈。

    如果供彈具採用不可散式彈鏈,槍機受限於空彈鏈的處理,射速根本不可能達到幾千發每分鐘,而使用可散式彈鏈以後,空彈鏈就像碾米機碾米一樣,在彈藥被槍機推彈入膛以後就自動脫落,不會制約槍機高速運作。

    然而可散式彈鏈也存在缺點,那就是空彈鏈難以回收利用,如果非要回收那些已經脫落成獨立抱彈扣的彈鏈,那麼射手就必須一個一個的從地上撿起來放入口袋中帶走,然後在用子彈將它們重新穿起來,而這一點在實戰中是很不現實的。

    這也是中國長期以來不重視可散式彈鏈研究的原因所在,建國初期中國的鋼鐵產量實在太低,根本不具備像美軍那樣隨意拋棄彈鏈的條件,所以為了解決彈鏈制約射手操作機槍以及機槍效能發揮的問題,中國的機槍一律使用彈鼓供彈,甚至730、1130這樣的艦載速射炮都使用彈鼓供彈,可見我軍對彈鼓供彈方式的鐘愛程度,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可散式彈鏈與生俱來的可散優勢註定其將成為供彈具技術的發展方向,就連鍾愛彈鼓供彈的中國也開始為7.62mm、12.7mm、25mm等各種口徑的多管速射槍炮以及通用機槍研發可散式彈鏈。

    ▼下圖為實彈射擊訓練過後的美製M134加特林轉管機槍,由於射速高達4200發/分鐘,所以它必須採用可散式彈鏈做為供彈具,圖中堆積在機槍下方的黑色管狀物體就是組成可散式彈鏈的U型抱彈扣,當子彈被槍機取彈器取下並推彈入膛以後,U型抱彈扣便自動與彈鏈脫落,這些U型抱彈扣可以回收以後再裝填時又能組成一條完整的彈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下結論

    第一、可散式彈鏈是指由獨立的抱彈扣組合而成的供彈具,每一個抱彈扣由子彈做為“銷子”將其與其它抱彈扣結合在一起,當子彈被槍機推彈入膛以後,失去“銷子”固定的空抱彈扣就會與彈鏈分離,這就是可散式彈鏈的“可散”特點的體現方式。

    第二、不可散式彈鏈是一種抱彈扣整合在一起的供彈具,供彈結束後抱彈扣不與彈鏈分離,可重複利用。

    不可散式彈鏈相當於“第一代”自動武器供彈具,由於作用侷限性,這類彈鏈逐漸開始淘汰。

    第三、可散式彈鏈和不可散式彈鏈相比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優勢,特別適合做為多管高射速自動武器的供彈具,它代表著彈鏈技術的發展方向。

    ▼下圖為正在使用M249傘兵型班用機槍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的法國陸軍山地部隊士兵,該型機槍採用可散式彈鏈供彈,所以地上灑滿了彈殼和脫落的彈鏈抱彈扣。中國班用機槍採用彈鼓和彈匣供彈,雖然解決了彈鏈的各種弊端,但是彈鼓和彈匣的彈容量偏小,在火力持續性上低於使用彈鏈供彈的機槍,所以未來我軍也要裝備使用可散式彈鏈供彈的機槍。

  • 3 # 瘋狗的輕武

    彈鏈就是為了提高機槍火力持續性,將子彈串成一長排,蘭博大肌霸身上綁的就是彈鏈,用來給手裡的M60供彈。

    一般分為可散彈鏈和不可散彈鏈還有半可散彈鏈。可散,半可散和不可散彈鏈顧名思義就是能不能拆散(廢話)

    不可散彈鏈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馬克沁機槍的帆布彈帶

    說白了就是一條帆布帶子,各個國家根據自家馬克沁機槍口味不同把不同的子彈插在上面,一般一條都是一百發。英華人插.303彈算是最原汁原味的,毛子插7.62*54毛蛋。美國佬插.30-06,噠噠噠打完後彈殼與布帶分離,布帶還是完整的。

    由於布帶容易黴變蟲蛀受潮,而且供彈不穩定,所以二戰後基本上都被淘汰掉了。現在基本都是北約國家使用可散彈鏈和華約國家使用半可散彈鏈平分秋色。

    可散彈鏈就是打之前是一整條彈鏈,打著打著就散了。比如圖一蘭博身上的裝7.62*51NATO彈的M13彈鏈

    以及裝5.56*45NATO的M27彈鏈

    還有.3006和12.7*99彈鏈。可散彈鏈裝彈量就比較靈活,不用像不可散彈鏈那樣整百整百帶,可以更靈活的拆,裝。打完之後就在地上剩了一地散彈鏈和彈殼,看地上黑黑的就是散開後的可散彈鏈

    而美華人有錢任性打完仗就屁顛屁顛回家,彈殼,彈鏈就被阿富汗大爺大媽撿回去當廢金屬賣。一般可散彈鏈都是由機器壓製,用人肉裝彈就很操蛋了,費力不說,還很容易傷指尖和指甲。真是我頭大呢

    而半可散彈鏈呢,一般華約國家用,主流的機槍彈,像什麼PK和PKM機槍使用7.62*54R毛蛋

    RPD機槍使用的7.62*39毛蛋,

    12.7*108大毛彈,14.5*114老毛彈一般由半可散彈鏈裝載的(不絕對)。

    因為每片小鐵皮之間有小鋼絲相連,注意看下圖

    所以打完之後但鏈子並不會散開,可以重複使用,給半可散彈鏈裝彈時也特別友好,就像塞電池對準方向塞進去就好了。塞多了鐵片子夾不緊了用手捏一下就好了~

    要是嫌棄一條一百發的鏈子太長了,乾脆把小鐵絲去掉就拆散了。

  • 4 # 龍眼星雲

    這個據我所知,是由供彈方式決定的,機槍撥彈有兩種方式,供彈也有兩種方式,供彈分“單程供彈”、“雙程供彈”。“單程供彈”是槍機復進過程中,將槍彈直接從彈鏈上推入槍管,這時彈鏈必須採用半包圍結構,只能使用不可散彈鏈;“雙程供彈”是槍機先從彈鏈上取下下一發子彈,然後帶著子彈一起後坐,復進時將子彈供入槍管,這時,可以採用全包圍彈鏈結構,就可以使用可散彈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霍爾49e功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