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叫“月子”
“月子”實際上醫學上指的是產褥期。
產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在正常的妊娠過程中,
胎兒以及胎盤娩出以後,子宮就要有所恢復,胎盤剝離的創面完全癒合大概需要六週的時間,
因此我們就把產褥期定到產後的六週,也就是說從胎兒娩出以後到產後的六週這個時間叫做產
褥期,民間俗稱“月子”。
二、坐月子的重要性
在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媽媽整個的生殖系統恢復的一個過程。恢復得不好,會影響產
婦的身體健康。
產前孕婦擔負著胎兒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母體的各個系統都會發生一系列的適應變化。子
宮肌細胞肥大、增殖、變長,心臟負擔增大,肺臟負擔也隨之加重,妊娠期腎臟也略有增大,
輸尿管增粗,肌張力減低,蠕動減弱。其它如腸骨內分泌、面板、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
相應改變。
產後胎兒娩出,母體器官又會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子宮、會陰、陰道的創口會癒合,子宮縮小
,膈肌下降,心臟復原,被拉鬆弛的面板、關節、韌帶會恢復正常。這些形態、位置和功能能
否復原,則取決於產婦在坐月子時的調養保健。若養護得當,則恢復較快,且無後患;若稍有
不慎,調養失宜,則恢復較慢。
而且,“坐月子”這一段時間是產婦的“多事之秋”,產褥感染、乳腺炎、子宮脫垂、附件炎
等多種嚴重威脅產婦健康的疾病,都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同時,民間許多關於“坐月子”的
陳規舊俗,也會給產婦帶來困惑和壓力。
三、坐月子的基本注意事項
1.保證吃好、休息好:由於分娩會給產婦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
產婦美美地睡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她。睡足之後,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
要多喝水。“月子”裡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
及保證乳量充足。
2.儘早下床活動:一般情況下,經陰道正常分娩的產婦在產生第二天就應當下床走動。但應注
意不要受涼並避免冷風直吹。也可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鍛鍊或產後體操,
有利於恢復,並保持良好的體形。
產後1個星期,產婦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等,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更不
可幹較重的體力活,否則易誘發子宮出血及子宮脫垂。
3.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
酸鉀溶液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
產後由於出汗多,要經常洗頭、洗腳、勤換內衣褲,保持體膚的清潔。洗澡以淋浴為宜,以免
髒水流入陰道內發生感染。
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
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
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
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
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
4.儘早喂寶寶母乳:分娩後乳房充血膨脹明顯,儘早哺乳有利於刺激乳汗的分泌,使以後的母
乳餵養有個良好的開端;還要促進子宮收縮、復原。哺乳前後,產婦十分注意保持雙手的清潔
以及乳頭、乳房的清潔衛生,防止發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兒腸道感染。
5.合理安排產後性生活:惡露未乾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面尚未完全修復,所以
要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
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
惡露乾淨較早的產婦,在恢復性生活時一定要採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
的事,應引起重視。
6.按時產後檢查:產後42天左右,產褥期將結束,產婦應到醫院作一次產後檢查,以瞭解身體
的恢復狀況。萬一有異常情況,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7.不要吹風、受涼:如果室內溫度過高,產婦可以適當使用空調,室溫一般以25-28℃為宜,
但應注意空調的風不可以直接吹到產婦。產婦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還穿上一雙薄襪子。產
婦坐月子期間不可碰冷水,以防受涼或產生痠痛的現象。
坐月子中的五大誤區
坐月子期間,有些觀念誤區困擾著新媽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能夠從科學坐月
子的角度,相信科學相信知識,坐現代女性流行的科學月子,直接關係著母親孩子的身心健康
。
誤區1 母乳餵養成功主要靠雞湯魚湯
媽媽乳汁的分泌從根本上是依靠新生兒吸吮母親乳頭的刺激,這種刺激反射性的促進生乳素的
分泌,使媽媽的乳汁能源源不斷的供給自己的寶寶。更為奇妙的是,當孩子剛出生,新生兒的
食量很少,吸吮能力也很弱,相對的媽媽的乳汁也少,當寶寶逐漸長大,食量增加,同時吸吮
能力也逐漸增加,媽媽的乳汁也會增加,以適應寶寶的需要。
因此可以說母乳餵養的初期,尤其要強調母親的直接餵養,那種採用吸奶器,吸出母乳餵養寶
寶的方法,不利於母乳餵養的成功。因此除特殊情況,如乳頭皸裂等等,都應該由母親直接哺
乳。母乳餵養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強母子感情,親身體驗做母親的感覺。當寶寶吸吮著
媽媽的乳頭時,那種神妙的感覺是什麼都代替不了的。
另外,分娩中,產婦體力消耗甚大 ,胃腸肌張力及蠕動減弱,需要一週左右才能恢復,因此
,不宜進食比較油膩的雞湯魚湯等。一週後,再增加雞湯魚湯等高蛋白的富有營養的湯汁食物
,以幫助下奶。
誤區2 產婦產後發脾氣是因為事兒多
分娩後的產婦常常會焦慮、煩躁,甚至對於家人也可能有過份的語言和行為,嚴重者可成為產
後抑鬱徵。這種狀態大約有50% 甚至以上的產婦都可出現。為此,丈夫們和家裡的媽媽婆婆可
能認為產婦實在嬌氣、事兒多,這麼多人伺候著,還不滿意,因此生氣,不理解,有家庭矛盾
從此產生。
其實這種反常行為是由於身體激素變化的結果,並不是嬌氣所造成。因此對產婦應該理解,格
外體貼,以維護產婦正常良好的情緒,這也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的重要條件。
誤區3 分娩後必須臥床休息
分娩後自認為急需臥床休息,因此產後一直不下床,為寶寶母奶也選擇躺位。其實分娩後不論
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都需要早期下床活動,以防止下肢血液迴圈不暢,造成下肢靜脈栓塞
,甚至肺栓塞。長期不下床活動,下肢肌肉還可能產生廢用性萎縮,對今後正常生活造成麻煩
。因此,分娩後提倡早期下床活動,一週後即可做產後形體恢復操,積極的鍛鍊不僅有助於子
宮的復舊,還能促進盆底、會陰肌肉彈性的恢復,對產後性生活的恢復有益。
誤區4月子裡不能受風受涼
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怕風怕涼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還是由於想當年老人們年輕時的經
驗,經驗並不錯,但是時代不同了,當時的條件與現在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那時一位產
婦得了病,傳下來就成了受風受涼的結果,目前家裡暖氣空調俱全,無論什麼氣候都沒問題,
一、什麼叫“月子”
“月子”實際上醫學上指的是產褥期。
產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在正常的妊娠過程中,
胎兒以及胎盤娩出以後,子宮就要有所恢復,胎盤剝離的創面完全癒合大概需要六週的時間,
因此我們就把產褥期定到產後的六週,也就是說從胎兒娩出以後到產後的六週這個時間叫做產
褥期,民間俗稱“月子”。
二、坐月子的重要性
在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媽媽整個的生殖系統恢復的一個過程。恢復得不好,會影響產
婦的身體健康。
產前孕婦擔負著胎兒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母體的各個系統都會發生一系列的適應變化。子
宮肌細胞肥大、增殖、變長,心臟負擔增大,肺臟負擔也隨之加重,妊娠期腎臟也略有增大,
輸尿管增粗,肌張力減低,蠕動減弱。其它如腸骨內分泌、面板、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
相應改變。
產後胎兒娩出,母體器官又會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子宮、會陰、陰道的創口會癒合,子宮縮小
,膈肌下降,心臟復原,被拉鬆弛的面板、關節、韌帶會恢復正常。這些形態、位置和功能能
否復原,則取決於產婦在坐月子時的調養保健。若養護得當,則恢復較快,且無後患;若稍有
不慎,調養失宜,則恢復較慢。
而且,“坐月子”這一段時間是產婦的“多事之秋”,產褥感染、乳腺炎、子宮脫垂、附件炎
等多種嚴重威脅產婦健康的疾病,都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同時,民間許多關於“坐月子”的
陳規舊俗,也會給產婦帶來困惑和壓力。
三、坐月子的基本注意事項
1.保證吃好、休息好:由於分娩會給產婦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
產婦美美地睡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她。睡足之後,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
要多喝水。“月子”裡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
及保證乳量充足。
2.儘早下床活動:一般情況下,經陰道正常分娩的產婦在產生第二天就應當下床走動。但應注
意不要受涼並避免冷風直吹。也可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鍛鍊或產後體操,
有利於恢復,並保持良好的體形。
產後1個星期,產婦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等,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更不
可幹較重的體力活,否則易誘發子宮出血及子宮脫垂。
3.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
酸鉀溶液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
產後由於出汗多,要經常洗頭、洗腳、勤換內衣褲,保持體膚的清潔。洗澡以淋浴為宜,以免
髒水流入陰道內發生感染。
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
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
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
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
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
4.儘早喂寶寶母乳:分娩後乳房充血膨脹明顯,儘早哺乳有利於刺激乳汗的分泌,使以後的母
乳餵養有個良好的開端;還要促進子宮收縮、復原。哺乳前後,產婦十分注意保持雙手的清潔
以及乳頭、乳房的清潔衛生,防止發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兒腸道感染。
5.合理安排產後性生活:惡露未乾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面尚未完全修復,所以
要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
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
惡露乾淨較早的產婦,在恢復性生活時一定要採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
的事,應引起重視。
6.按時產後檢查:產後42天左右,產褥期將結束,產婦應到醫院作一次產後檢查,以瞭解身體
的恢復狀況。萬一有異常情況,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7.不要吹風、受涼:如果室內溫度過高,產婦可以適當使用空調,室溫一般以25-28℃為宜,
但應注意空調的風不可以直接吹到產婦。產婦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還穿上一雙薄襪子。產
婦坐月子期間不可碰冷水,以防受涼或產生痠痛的現象。
坐月子中的五大誤區
坐月子期間,有些觀念誤區困擾著新媽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能夠從科學坐月
子的角度,相信科學相信知識,坐現代女性流行的科學月子,直接關係著母親孩子的身心健康
。
誤區1 母乳餵養成功主要靠雞湯魚湯
媽媽乳汁的分泌從根本上是依靠新生兒吸吮母親乳頭的刺激,這種刺激反射性的促進生乳素的
分泌,使媽媽的乳汁能源源不斷的供給自己的寶寶。更為奇妙的是,當孩子剛出生,新生兒的
食量很少,吸吮能力也很弱,相對的媽媽的乳汁也少,當寶寶逐漸長大,食量增加,同時吸吮
能力也逐漸增加,媽媽的乳汁也會增加,以適應寶寶的需要。
因此可以說母乳餵養的初期,尤其要強調母親的直接餵養,那種採用吸奶器,吸出母乳餵養寶
寶的方法,不利於母乳餵養的成功。因此除特殊情況,如乳頭皸裂等等,都應該由母親直接哺
乳。母乳餵養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強母子感情,親身體驗做母親的感覺。當寶寶吸吮著
媽媽的乳頭時,那種神妙的感覺是什麼都代替不了的。
另外,分娩中,產婦體力消耗甚大 ,胃腸肌張力及蠕動減弱,需要一週左右才能恢復,因此
,不宜進食比較油膩的雞湯魚湯等。一週後,再增加雞湯魚湯等高蛋白的富有營養的湯汁食物
,以幫助下奶。
誤區2 產婦產後發脾氣是因為事兒多
分娩後的產婦常常會焦慮、煩躁,甚至對於家人也可能有過份的語言和行為,嚴重者可成為產
後抑鬱徵。這種狀態大約有50% 甚至以上的產婦都可出現。為此,丈夫們和家裡的媽媽婆婆可
能認為產婦實在嬌氣、事兒多,這麼多人伺候著,還不滿意,因此生氣,不理解,有家庭矛盾
從此產生。
其實這種反常行為是由於身體激素變化的結果,並不是嬌氣所造成。因此對產婦應該理解,格
外體貼,以維護產婦正常良好的情緒,這也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的重要條件。
誤區3 分娩後必須臥床休息
分娩後自認為急需臥床休息,因此產後一直不下床,為寶寶母奶也選擇躺位。其實分娩後不論
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都需要早期下床活動,以防止下肢血液迴圈不暢,造成下肢靜脈栓塞
,甚至肺栓塞。長期不下床活動,下肢肌肉還可能產生廢用性萎縮,對今後正常生活造成麻煩
。因此,分娩後提倡早期下床活動,一週後即可做產後形體恢復操,積極的鍛鍊不僅有助於子
宮的復舊,還能促進盆底、會陰肌肉彈性的恢復,對產後性生活的恢復有益。
誤區4月子裡不能受風受涼
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怕風怕涼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還是由於想當年老人們年輕時的經
驗,經驗並不錯,但是時代不同了,當時的條件與現在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那時一位產
婦得了病,傳下來就成了受風受涼的結果,目前家裡暖氣空調俱全,無論什麼氣候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