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鯨
-
2 # 啡兔網路數碼
詳細對比下:KV-2是860HP,120t是970HP,120t高了110的HP。
視野明顯120t的370m佔很大優勢,也就是說在6,7級房裡你的視野絕對是重坦裡很好的視野了,甚至比一些8級HT都要好,視野優勢大家都明白,視野越好越能早發現敵人,才能先發制人。唯一和120t相同的就是德系的完全體360重坦了。
裝甲也是除了側面裝甲120t佔絕對優勢,沒有150+的穿深很難擊穿120t,除非打側面。
火力方面傷害全是一樣的,但是穿深120t又佔了很大優勢,121穿深的AP,150穿深的HEAT。HE方面稍微比KV-2弱了一點,不過感覺不大。
然後是下面最重要的炮控,無論精準,縮圈120t都優於KV-2,本人實測也是120t的炮手感比KV-2好很多。而且俯仰角方面120t也很好。120t就是比KV-2的射速稍微慢了一點點。
最後是機動性,120t就被KV-2完爆了,雖然發動機是1200馬力,但是150多噸重的巨大車體,導致了糟糕的推重比,機動方面感覺和E-100差不多。
扛線的大噴子?
那肯定是選擇日本車了!
水泥墩子扛線肯定比神教好啊。
看看這硬指標大家就能明白了。
KV-2除了體積比他小一圈和一個大塊兒炮盾之外就真的沒什麼所謂的“防護優勢”了。
其實現在這個玩意兒真的是神教上位......在重坦這方面講是這樣的對於神教徒來說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實,他們會說:神教千秋萬代,絕對不會屈服於倭人,但是這一次真的是倭人的水泥澆築模型的勝利。
火力差距實際上並不大,日本人在穿深和載彈量上更勝一籌,而蘇聯人的口徑優勢與高爆彈更優秀,至於裝填、彈速這些嘛,實際上都屬於一個級別,實際對比意義不大,如果你說要這倆人互相打對方臉一炮,那結果就是蘇聯人必須切HE而日本人可以直接拿HEAT甚至是拿AP羞辱你,僅此而已。
火控嘛,不得不說個兒大手穩,縮圈和精度都更勝一籌,炮塔擴圈微弱劣勢直接被移動擴圈和旋轉擴圈大優勢直接掰回來了,而且這日本車倒是有點意思,俯仰角有些離譜,搞得KV-2這個正常人不夠正常一樣。
KV-2在120噸I型面前最後的尊嚴就是機動,咱跑得動就是牛,但是......放在大環境下的KV-2的機動能力僅僅是比O-I好了一檔,完全碾壓還不至於,反過來想想,超重型戰車能比你一個一般重坦還要快的話那就太搞笑了。
剩下的東西嘛,這一片綠色優勢看得我真的很難受,果然KV-2這種只是能擋住德軍小車的傢伙沒辦法與真正的水泥墩子比......更加嘲諷的是,同樣是高個子,KV-2睜眼瞎,120噸I型反而能有一個逼近八級的視野,在機動上的被動反而被捕獲能力拉回了差距。
簡單說一下這倆車的差距吧以前嘛,六級大噴子,也就KV-2一人,誰也沒有他那樣的口徑,現在同級車裡也沒有誰有那樣的口徑,
但是狡猾的東洋人拿出來的東西比斯拉夫人的拼湊物更離奇,O-I這玩意兒的設定是完完全全的機動要塞,坦克?他們可能沒有想過這東西,他們只知道哈拉哈河需要一堆可以到處跑的要塞才能擋住蘇聯人的快速坦克。
你KV-2充其量是坦克,120噸I型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自己是坦克,人家設定就是要塞,比你能扛,打人能力也不比你差,除了跑不動真沒什麼比你差得多的地方。
玩KV-2就得儘量避免正面衝突,多偷炮,少逞能,讓敵人都忌憚你的存在,O-I不一樣,一條線走到死,一邊扛一邊噴,讓敵人因為無法剋制你而陷入絕望,就只是這樣而已。
這麼一想的話,這倆人不算一路人啊,對吧?日本人扛打一體,蘇聯人專注輸出,一個是標準超重坦,一個是職業傷害手,這倆都不差。
實際上這倆都屬於娛樂車,只不過O-I扛打能力更強所以實用性高與KV-2罷了,沒什麼好說的。
後話留給KV-2更好的出路當個噴子不僅是為了娛樂,還為了歷史與信仰,但是在遊戲性面前,歷史與信仰遭到了來自扶桑皇國的挑戰。
我想,如果不能在大口徑噴子這一塊兒拉開與敵人的差距,那麼為什麼換條路走不和人家比這一塊兒呢?
我想到了KV-2真正的“完全體炮”——107mm ZiS-6,這門炮在六級車當中也算是神炮,畢竟是標註著七級的高射速炮,穿深還不低。
為什麼不去用那個呢?
(因為有T-150這個犧牲了一些裝填速度換來了更好的裝甲、更好的發動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