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友加藥店

    石決明別名:鮑魚殼。

    始載《名醫別錄》,列為上品。因附石而生,功能去翳明目,故名。其功效如下:

    性味:鹹、寒。

    歸經:入肝、肺經。

    功能:平肝潛陽,明目清熱。

    主治:肝陽眩暈、驚風抽搐、目赤翳障、勞熱骨蒸。入湯劑宜先煎,生用作用較強,煅用藥力則緩。

    臨床應用

    (1)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頭脹、耳鳴、失眠、高血壓病而表現有上述症狀者,常配養陰藥,加強養陰潛陽(鎮靜、降壓)作用,方如育陰湯。

    (2)用於去翳膜,在眼科較常用,無論新舊翳膜,在方劑中都加入石決明,尤其適用於肝火熾盛兼有目赤羞明之星翳(角膜炎進行期所表現的翳障)常配菊花、連翹、荊芥、木賊、谷精草等清熱明目藥,對陳舊性翳膜(如角膜白斑),則多配蟬蛻、蛇蛻或密蒙花、夜明砂等,治療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3)用於肝腎陰虛的骨蒸勞熱,尤其表現顏面潮紅的低熱病人更合用(多見於結核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神經性低熱等),常與乾地黃、丹皮、鱉甲等配伍,取其有清熱潛陽的作用。

  • 2 # 民益杏林

    石決明性鹹,平,無毒,入肝腎經,平肝潛陽,清肝明目。主要是用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肝火目赤翳障。肝虛目昏,方如育陰湯。有降壓作用,如,石決明,生地,菊花,天麻,勾藤,川芎加減應用。本品鹹寒易傷脾胃。外用及點眼必須加工,取石決明置耐火容器內或置於無煙爐火上,用武火加熱,煅至灰白或白色。

  • 3 # LWM木子李

    石決明不很常用,但也不很冷門,

    石決明味鹹性寒,歸肝,腎經,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作用。用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驚風,抽搐等證。常用養陰平肝藥白芍,牧蠣配伍,如肝陽上亢有熱象,常與清熱平肝藥夏枯草,雙勾,白菊花同用。

    還用於治療目赤腫痛,常與決明子,蟬蛻同用,治療肝虛血少,視物昏花,常與熟地,山茱萸配伍應用。

  • 4 # 進取16127558944

    石決明,味鹹,性寒。

    歸肝、腎經。

    功平肝潛陽,清熱明目。

    臨床用治肝陽眩暈:本品鹹寒,既清肝火,又補肝陰,且介類潛降,故有清熱滋陰、平肝潛陽的功效,為涼肝鎮肝之要藥。故可用治陰虛陽亢,頭痛眩暈,常與養肝平肝的藥物如生地、白芍、生牡蠣、牛膝等同用;若肝火上升,肝陽上亢者,又當配清洩肝火的菊花、夏枯草、龍膽草、鉤藤等同用。

    用治目赤腫痛,翳膜遮睛:本品既清肝火。又補肝腎而有明目之效。故可用治肝火上攻,目赤羞明,取本品常配黃菊花、甘草同用;石決明散以本品伍菊花、桑葉、枸杞子、谷精草、蛇蛻等同用,治目生翳障;《眼科龍木論》方,以本品一兩、蒼朮三兩為末,每用三錢,以豬肝剖開,入藥末扎定,煮熟,以氣燻目,待冷,食肝飲汁,治青盲、夜盲症;若肝血虧虛,日久昏暗,本品又配熟地、山萸肉、菟絲子、五味子,知母、細辛同用,如《奇效方》石決明丸。虛實目疾均可應用,有決明之效,故有千里光之稱。

    本品補肝陰,清虛熱,可配青蒿、知母、生地、丹皮、地骨皮等同用,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

    現代研究,本品含鈣質很高,可達90%,故可補鈣之用。

  • 5 # 一葉輕舟85

    石決明屬平肝潛陽藥。為鮑科動物九孔鮑和盤大鮑的貝殼,主產沿海地帶。以貝殼打碎入藥。性味鹹,寒。歸肝經。功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石決明還有散瘀血除翳障功效,為眼科一大要藥。《本草經疏》評價道:“石決明,乃足厥陰經藥也。足厥陰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血虛有熱,則青盲赤痛障翳生焉。鹹寒入血除熱,所以能主諸目疾也。”

    中醫多用於以下疾患。該品味鹹,氣寒質重,能鎮浮陽以利頭目,涼肝潛陽而育陰。 1、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常與牡蠣、白芍、生地、寄生、旱蓮草等同用。 2、風毒上攻,頭眼昏暗常與草決明、羌活、菊花、甘草等同用。 3、風熱上擾怕光羞明,眼目腫痛常與千里光、海金沙、甘草、菊花等同用。 4、翳障常與蟬花、紅花、荊芥穗、薄荷、蒺藜子等同用。 5、肝血虛目昏常與熟地、山茱萸、菟絲子、五味子等同用。 6、青盲雀目常與蒼朮各等份,共研細末內服。

    常用量6一15克,入湯劑宜先煎,亦可入丸散劑。外用研末水飛點眼。注意!鹹寒傷胃,脾胃虛寒者慎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紅日用什麼漸變鏡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