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網約車老李
-
2 # 野夫釣魚
野釣訣竅,水色找釣點。這是經驗之談。
一個有經驗的垂釣者,只要在水邊靜靜地觀察幾分鐘,就基本上能判斷該水域的魚情能否獲得理想的效果。即使常釣的水域,也要觀察一下水情,以便心中有數,然後再選定最佳的釣位。水色與垂釣的關係甚大,根據水色找釣位:
1淡黃水:呈淺黃色的水,透明度在30-40釐米,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內的魚食慾旺盛,喜食動物性釣餌。
2黃綠水:即呈黃綠色的水,透明度在20-30釐米左右。水中綠藻、甲藻、裸藻、褐藻、黃藻豐富,水質不肥不瘦,適宜魚類生長。這種水內的魚,動物性、植物性的釣餌皆喜食。
3深綠水:呈深綠色的水,透明度在10釐米左右。水中綠藻、小球藻等繁殖旺盛,裸藻、金藻也較多。水質肥,但只在水內氧氣充足時可進行垂釣,而以中層釣或拖釣的效果較好。
4淡褐水:呈淡褐色的水,透明度在20釐米左右。水中甲藻、褐藻、綠藻等較多,還含部分腐殖質,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內的魚食慾旺盛,多愛吃植物性釣餌。
5深褐水:呈深褐色的水,透明度不到10釐米。水中褐藻、甲藻等過多過盛,有的還含有過多的礦物質和腐殖質,水質肥。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魚吃食較旺盛,但多吃植物性餌料,不喜食動物性釣餌。有些深褐色水是由汙染造成,魚不吃食,有的甚至中毒死亡。
6銅綠水:這種水域,魚腥藻、念珠藻等幾種藍色藻大量繁殖,使水呈銅綠色,且混濁,夏季為多。遇異常天氣,藻類大量死亡,分解時不僅會消耗水中氧氣,還會產生有毒物質,影響魚類生長,甚至中毒死亡,不宜垂釣但水色轉為微藍,透明度高,魚活躍,表明水中藍藻較少,在光合作用下還放出氧氣,魚往往猛食,垂釣效果頗佳。
7清水:呈清水的水域,清澈見底,透明度在1米以上。這種水域基本無藻類、浮游動物等生物,沒有或很少有魚兒,不宜垂釣。諺語:“水至清則無魚”。就是講的這種情況。
8肥水:這種水呈深綠色、黃色、褐色或草藍色,透明度在20-30釐米,浮游生物多,氧氣充足。這種水中的魚食慾旺盛,生長快,吃鉤率高。一般自然水域沒有這種肥水,多為魚池中施肥培殖所得。但一遇雷暴雨、陰雨天、低氣壓等不正常天氣,藻類多易死亡而使肥水變質,水中缺氧,魚兒不食,不宜垂釣。
9汙染水:受工業廢水或生活廢水的汙染水,一般呈黑色、醬油色、棕褐色,也有深藍色、紅色的,少數水色甚清,但異味刺鼻。這些水或酸、礆過多或含工業排放的水銀、氧化物等化學有害物質,嚴重者水中生物無存,輕者魚稀少;生長畸形,顏色奇特而有異味,不能垂釣。
10.渾水:這種水內含有大量泥沙、腐殖質,水色黃褐,能見度在5釐米之內。大多是暴雨以後,泥沙衝入河流、池塘、水庫造成的。渾水除受汙染外,一般含氧多,食物多,但泥沙過多,易使魚呼吸困難,多逃入清水中,只有鯰魚等兇猛肉食性貿和沙鱧等小魚吃食活躍,並多在流水處覓食。故渾水中難以釣福壽、鯽、鯉、青、草等魚。此外,渾濁度與魚情也有著密切關係。凡是渾濁度適宜的水域,就是魚兒心情舒暢、歡快覓食的地方。如果把水的渾濁度從0-10度,分成11個等級,清水為0度,飽和泥漿水為10度的話,那麼最適合垂釣的水質渾濁度應在4-6度之間,即不太清也不太渾。這樣渾濁度的水,水面以下0.15—0.3米處的水草隱約可見。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水域,各處水色往往也不盡相同,在這樣的水域垂釣,應當選擇水色和渾濁度較理想的釣處。
回覆列表
池塘的形狀大致有方形、圓形、長方形、弧形幾種。
方形塘由於有邊有角,魚多沿邊埂遊動,很少游到塘角。因此,在方形塘垂釣,釣點應選在邊線的中間(圖40)。
2、選擇有水草的地方作釣點
關於水草與魚的生活關係前面內容已有介紹,釣魚時應選擇有水 草的地方作釣點。
3、根據水的深淺選釣點
大多數池塘水深1~3米。是選深水還是選淺水,與季節、氣溫有關 系。冬季宜選深水,春季宜選淺水,中午宜選深水,早、晚宜選淺水。水塘 水位較深,宜選水位淺的水域。水塘水位普遍較淺,不足1米,就應選相 對較深的水域作釣點。
4、家畜經常下水的水域
靠近村莊的池塘,豬、牛經常下到塘中飲水,排洩糞便,這裡水質肥 沃,尤其是鯉魚,最喜食牛糞。所以,這些地方是垂釣的最佳釣點。
1.長有水草的地段,水草的邊緣和縫隙處。水草叢生的地方,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餌料。水草的嫩芽、嫩葉,還有依附水草孳生的微生物,都是魚兒喜歡吃的食物。
水草、藻類、蘆葦、浮萍等水生椬物,還是魚兒的“天然屏障”。冷天到此取暖,熱天到此“乘涼”,颳大風時到此避風。大魚利用它做掩護,獵取其他小魚;大魚不在時,小魚利用它保護自己,防範大魚的追捕。
水草也是魚類的“天然產床”水草處溶氧充足,水流平穩,晝夜溫差小,魚類在此產卵、繁衍後代、
水草還是魚類覓食、棲息和集聚嬉戲的樂園。如能找到三面環草、水面明水的地段,是很理想的釣處,魚兒絕對多(水草打洞釣)。
2.曲折與突兀部位。突兀處是魚兒冋遊的必經之路。曲折或凹陷處滯留的食物較多,問時轉彎處和突兀部位的兩側風浪較小,水體相對穩定,魚的隱蔽意識得到了加強,有一種安全感。所以曲折或突兀處魚兒較多,特別是在沒有水草的光坦水域,更是如此。
3.水域中的島嶼、樹樁、橋墩等處。這些地方容易形成環流,食物較多,流速較緩慢,適合魚類生存。
4.進水口或兒條溪流、溝渠的交叉處。進出水口以及天然水域的岔口處,有活水流入,且水色較其他地方稍渾濁,多形成清濁水流交界的局面。魚類有喜活水和頂渾水遊動覓食的習性,這裡水溫得到了調節,溶氧充足,食物較豐富,故為各種魚類所青睞。特別是春夏之季,清水注入渾水河時,河口處和匯合處更是難得的好釣位。如在活水河道,靜水注入流水的匯合處,還有水流平穩的小灣子、小溝汊,都是魚兒群集和覓食的理想處所。
5.下風口岸。底層魚多愛棲下風口岸。因為第一,風把水面的微生物和藻類吹到下風去了,魚的食物增多;第二,風浪吹打使逆風一邊的水色變得渾濁起來,無形中增加了魚兒的安全感;第三,風吹浪湧,水面動盪,正符合魚兒逆水遊動的習性;第四,風浪拍打水岸,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岸邊的噪聲,魚兒可放心大膽地接近岸邊。故有“釣魚頂風,魚竿彎動”之說。
不過魚類也並非都喜下風口,也有喜歡上風口的。上風一邊水中溶氧充足,有些魚類例如草魚和魴魚,就喜歡在上風處活動。
6.“龍口”處,又叫“瓶口”處。顧名思義,“龍口”即狹窄的意思。平靜水域上下游水面寬闊,中間狹窄處便成了魚類遊動的通道。如是流動水域,“龍口”的下游較寬處便是極好的釣位。魚兒逆流而上,游到“龍口”處,水流湍急,便要在附近水流較穩處停留一段時間,稍待休息,爾後再繼續向上游去
。
7.增氧機和養魚網箱附近。增氧機附近溶氧充足,又有活水;網箱周圍,有較多的“殘羹剩飯”,魚兒當然願意來此遊玩和覓食。
8.涵洞口(兩側)、碼頭旁。這些地方水流較穩,食物較多,魚兒愛來此覓食。
9.養魚塘的餵食臺附近或岸邊有打穀場和牲畜圈的水下。這些地方魚兒經常來吃食,養成了習慣,到時就來,魚的密度也較大。
10.深水與淺水的交界處。深水與淺水的交界處,條件優越。如是流水,此處流速不快不慢,大魚特別喜歡呆在這樣的地方,既便於到淺水域覓食,又便於隨時往深水域逃竄。
11.水庫的溝汊和甩灣。水庫的水面廣闊,又無人投放餌料,魚兒的食物遠比不上養魚塘豐富,只有到岸邊去尋覓;而水庫溝汊處面積較窄,深淺適宜,常有雨水沖刷進來的天然餌料滯留於此,數量較多,成為水庫中魚覓食的好地方。甩灣處水溫適宜,常有眾多的小魚、小蝦在這裡嬉戲,故大魚也常來此追捕獵物,同時甩灣也是魚類的集聚和棲息之地。
人人釣魚網指出以上不過是選擇釣位的一般原則,實際垂釣當中,情況往往千變萬化,釣手必須依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不可生搬硬套,拘泥於書本或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