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校科幻
-
2 # 來看世界呀
鳥類已經給出了部分答案。目前公認鳥類是由某類獸腳亞目恐龍進化而來,體態上仍保留了恐龍的部分特徵,其餘的恐龍若沒有滅絕,進化來的物種大概也有結構上的相似。
從物質的構成和基因的作用方式上看,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同一起源,共享同一套基因密碼子,基因的作用方式也相似,具有啟動子、轉座子等特殊的結構保證基因的轉錄和翻譯。統一起源的物種,但是以如今的研究對於生物仍按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劃分方式,主要是從結構的特異性和基因的相似程度上分類。
“界”是最廣泛的分類方式,主要將地球生物分為植物、動物、微生物等,越往下分類越細,生物結構的相似性越高,基因的相似程度越高,從基因的突變角度看,基本可以確定是生物因為多樣性環境分化的結果,比如脊椎動物的特點都是具有脊椎,包括哺乳綱、爬行綱、鳥綱以及海洋脊椎動物。
加上胚胎髮育學等證據,人類已經很繪製了部分生物的演化歷程。恐龍曾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那場災難中陸續滅絕,主要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帶來的環境改變引起的,小行星撞擊會導致環境的改變,進而導致生物種類的改變,由於氣候變冷一些恐龍無法適應,一些植物也無法適應,於是新的植物型別佔據了大陸。
裸子植物向被子植物過渡,恐龍無法適應,植食性恐龍的滅絕帶來食肉恐龍的滅絕,滅絕事件可能發生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但是恐龍並不是一種物種,而是一大類物種,目前發現的化石已經有600種左右,由於只是化石,對於它們體溫的調節方式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有些是冷血有些是恆溫,有些介於兩者之間。
鳥類顯然是恆溫動物,它們的祖先的體溫調節方式應該就比較接近這種方式,而且鳥類的演化比恐龍滅絕的時代更加久遠,早在大約1.3億年前,一些今鳥類的物種已經出現,它們被認為是現代鳥類的始祖,還有一些鳥類的近親,具有和今鳥類似的形態和羽毛、骨骼構造,如今的鳥類也和不少恐龍的生理結構高度相似,比如始祖鳥、近鳥龍等物種,都具有尾羽、翎羽,只不過叉骨(胸骨)構成有差異,仍保留了恐龍的下頜,滿嘴的牙齒,其餘的地方基本上相同或者相似。
進化源於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這是由於每個個體基因的隨機突變,基因突變雖然是不定向的,但是生物的基因突變只能慢慢來,如果受到某種能強烈作用於基因的因素,基因大範圍突然地斷裂或者改變,生物只有死亡。就像強烈的核輻射一樣,因為輻射的波長短可以直接衝擊遺傳物質,導致遺傳物質的構成改變功能喪失直接就導致死亡,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中早期進入放射區域的消防員很多就因為強烈的輻射傷害直接死亡。
基於這樣的因素,生物基因庫的改變需要一定的過程,隨機突變需要更長的過程和時間,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生物的很多性狀還會與原來高度相似,比如人類和黑猩猩親緣關係比較高,兩者的骨骼結構、內臟構成,甚至基因都高度相似。儘管恐龍生存的時代距離現在很遙遠,但是還是會留下蛛絲馬跡。
比較接近恐龍滅絕時代的鯨魚最先居住在陸地上(大約5500萬年前),如今已完全適應海洋生活,四肢已經被鰭代替,尾鰭中沒有骨頭和肌肉,胸鰭中卻保留了和哺乳動物相似的掌骨,也是“五根指頭”的構造,更為準確的證據是基因,生物的基因中有一些保守的序列,突變的速率比較低,經對比鯨魚和河馬在這些序列上有比較高的相似度。
恐龍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物種類別,主要是指生存在白堊紀、侏羅紀的大型陸地爬行動物(是陸地爬行動物,魚龍、蛇頸龍等不屬於恐龍,而是海洋爬行動物),在2億多年的演化歷程中,一些始祖型別的恐龍演化出龐大的恐龍家族,霸王龍的演化歷史就經歷了1億多年,從體高不過一米左右到最高14米左右的霸王龍,但是生理結構仍保持了很高的相似度。恐龍即便沒有滅絕,經過兩三億年的演化,肯定會演化出很多結構與恐龍相似的物種,就像鱷魚一樣演化歷史也十分久遠,但是外形的變化並不是很大。
-
3 # 金童希瑞
恐龍確實沒有滅絕。
鸚鵡嘴恐龍進化成了人,巨大的哺乳動物成了鯨魚,小的恐龍成了虎豹狼牛馬羊,翼翅類恐龍成了鳥。
回覆列表
如果恐龍存活下來,它們將會如何進化呢?
科學家首先將目光投向最後的恐龍時代——白堊紀,試圖從中找出恐龍進化趨勢的端倪。與之前的侏羅紀相似,白堊紀的氣候溫暖而溼潤。此時,生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進化發生了,被子植物(也叫開花植物)開始興起,逐漸代替了侏羅紀時期的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這對恐龍的生存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科學家認為,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的恐龍之所以體型巨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的裸子植物營養水平較低,劍龍和較大的蜥腳類恐龍需要讓植物在身體裡停留的時間更久,從而更充分地消化它們,所以長出了龐大的腸道空間。但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有營養,後來的食草恐龍基本上會以被子植物做為主要食物來源,它們沒有必要長那麼大,相應的,肉食性恐龍同樣沒必要長那麼大了。在食物鏈上,體型較小的新型恐龍搶佔了大型恐龍的食物來源,而前者的繁殖速度同樣也勝過了後者。所以在白堊紀後期,劍龍、臃腫的暴龍和較大的蜥腳類恐龍已經趨於滅絕了,取而代之的是角龍、鳥腳龍以及矮小的蜥腳類恐龍。
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如果恐龍們幸運地躲過這一劫,它們將在5500萬年前迎來“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這時,地球的平均溫度要比現在高8℃,很多地方覆蓋著熱帶雨林。在這樣一個溫室般植被繁茂的世界裡,被子植物的營養更加豐富,恐龍將與哺乳動物和鳥類一樣,進化出以果實、花蜜為主的飲食結構,它們可以幫助植物散播種子、傳遞花粉,與其他生物形成穩定的共生關係。
這時,恐龍很可能進一步變小,而且也許會進化出新的身形。比如,許多蜥腳類恐龍可能會變得和長頸鹿相像,長出細長的脖子,以便夠得著果實;又比如,一些弱小的恐龍為了躲避捕食者,被迫在叢林中開發出打洞的技巧,它們或許會進化出類似齧齒類動物的體態。
另外,科學家還設想了一種非常嗜糖的“樹棲恐龍”,為了方便攀爬樹木,“樹棲恐龍”長有強健的四肢和靈活的尾巴,看上去很像猴子。正如樹棲的靈長類動物進化出人類一樣,科學家期望“樹棲恐龍”有一天也能夠來到地面、兩足行走、解放雙手、製造工具、開拓文明。這聽上去非常像人類的進化史,但根據趨同進化的原理,“樹棲恐龍”確實有可能進化成智慧的“龍人”。
佔領新的領地
在3400萬年前的漸新世初期,地球環境又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於地質運動,南美洲和南極洲分離,地球出現了環南極洋流以及南極冰蓋,這導致氣候變得越來越涼爽乾燥。濃密的熱帶雨林逐漸退化,動物們不得不暴露在廣袤空曠的草原中。這時,奔跑快速的草食類哺乳類動物越來越常見,而捕獵它們的肉食哺乳動物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
不過,與哺乳動物們相比,恐龍們在草原上更具先天優勢。白堊紀最晚出現的三角龍早已證明自己是行動快速的奔跑高手,憑藉堅硬的頭盾和犄角,它們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將不亞於犀牛;食草的鴨嘴龍有兩千多顆牙齒,而馬只有40顆,前者可以更加輕鬆地咀嚼青草,獲得更多的營養;霸王龍是最粗壯的食肉者,它的咬合力最高可達12萬牛頓,論及殘暴兇猛,地球上恐怕沒有誰是它的對手。另外,恐龍們的視力普遍勝過哺乳動物,它們對顏色的觀察力更強,發現危險的能力更強。當然,為了更好地適應草原生活,恐龍們仍然會繼續進化。比如,馬和牛的嘴很平,這有助於啃食靠近地面的較硬的植被,所以鴨嘴龍和蜥腳類恐龍也可能進化出平嘴,鴨嘴龍的脖子也可能會變短,以輔助啃食腳邊的青草。又比如,為了適應雨季旱季之間的長途遷徙,恐龍們也會像馬和牛那樣進化出蹄子,它們的下肢也會進一步加強。
除了草原,海洋和天空也是恐龍們將要開拓的全新領地。科學家發現,白堊紀末期的棘龍會涉足河口和河流環境,同時期的甲龍的化石常常出現在海洋的沉積物裡,這表明它們曾經生活在海岸線上。棘龍或甲龍是否會沿著哺乳類鯨魚的路線,進化出在海洋中生存的能力?或者,它們也像恐龍近親——滄龍、魚龍和蛇頸龍一樣會在海洋裡產下幼崽,然後成為海洋中的霸主?考慮到它們如果生存到今天,仍有6500萬年的進化時間,科學家很難全盤否定這種可能性。
至於天空,在白堊紀末期,鳥類已經種類繁多,恐龍的近親——翼龍的多樣性正在下降,而恐龍則依舊飛不起來。不過,科學家發現了許多長有羽毛的盜龍、馳龍,它們具有翅膀,其體型也接近鳥類,是潛在的飛行者。比如中國的楊氏長羽盜龍,其骨骼是中空的,它的尾羽很長、翅膀很寬、體重相對很輕,其實非常有利於飛行起降。所以,科學家推測,如果恐龍存活下來,天空中飛行的恐龍的多樣性或許不會少於現代鳥類。
當然,無論恐龍在世界各地搶佔了多少地盤,它們想要延續到現代,它們也必須和哺乳動物、鳥類一樣應對過去數百萬年裡的多次冰河時代。但科學家發現,白堊紀曾有恐龍在北極圈內生活,許多暴龍、角龍、甲龍和鴨嘴龍都是毛茸茸的,如果從頭到腳覆蓋著厚實的毛皮,適應寒冷對於恐龍們來說其實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