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自從上世紀1958年中國推廣漢語拼音後,漢語聲調就排除了“入聲”,原來古韻裡的“入聲”字被併入其他四個聲調中。

    因中國地域廣闊,方言眾多,發音複雜,東、西、南、北、中各地“入聲”字,以查閱《新華字典》和國家出版的《新韻常用字》為準。

    這裡有兩種方法:

    一是查《新華字典》,如果你要查詢的“入聲”字,是漢語拼音裡的第一、二聲,那麼這個字就是“平聲”字;如果是漢語拼音的第三、四聲,那麼這個字就是“仄聲”字。二是查《新韻常用字》,這裡面每個“平聲部”和“仄聲部”後邊都標註有“入聲”標誌,在“平聲”部查到的,就是平聲字;在“仄聲”部查到的,就是仄聲字。一目瞭然,很好查。三是特殊字,一字兩音字,如“為”字,用作動詞解作“做”去用時,就是平聲字;用作介詞的時候,解作“為了”、“因為”,就是仄聲字。

    這就是您所提問的“古韻入聲相當於新韻的什麼聲?”的解釋。

    另外,再向您和大家說一些這裡面的基本常識,算是多一些瞭解吧。

    為什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咱們國家先後推出了“漢語拼音”、“普通話”、《新華字典》、《詩韻新編》以及簡化漢字等一系烈舉措,就是為了全國文化一盤棋,淘汰、替代像“平水韻”、“詞林正韻”、繁體字等這些古代遺傳下來的文化亂象,方便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希望廣大詩歌愛好者與時代同步,與社會合拍,走新式詩歌之路。

  • 2 # 老街味道

    問題:古韻入聲相當於新韻什麼聲?前言

    我們所說的古韻,是指以宋朝平水韻為代表的的韻書,新韻是指今天中華新韻或中華通韻為代表的韻書,新韻基本等同於普通話押韻。

    一、古韻的入聲

    平水韻繼承了隋唐的《切韻》《唐韻》的押韻方式,其四聲以齊梁永明體詩人沈約等人研究的規則確定,分為平、上、入、去,例如媽、馬、罵就是平、上、去三聲。

    但是入聲字,在新韻中已經沒有了。例如:石、集、叔、法、闊這些古代的入聲字,在新韻中已經變入了新韻的四聲:一、二、三、四聲。

    我們熟悉的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蘇軾《念奴嬌·赤壁》、李白的《秦樓月》,都是押入聲韻的詞,因為和新韻不同,所以今天讀起來有點怪怪的。

    唐詩中,杜甫的《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也是押入聲韻的名篇: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二、辛棄疾詞中 入聲與上聲去聲混押的現象

    填詞和作詩的時候,假如不換韻的話,入聲與其他三聲是不可以混押得的。

    但是在南宋,就已經有了入聲字與上聲去聲混押的現象。例如辛棄疾的《賀新郎》:

    柳暗清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一番新【綠】。千里瀟湘葡萄漲,人解扁舟欲去。又檣燕、留人相語。艇子飛來生塵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鳴櫓。黃陵祠下山無數。聽湘娥、泠泠曲罷,為誰情苦。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渡。望金雀、觚稜翔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愁為倩,麼弦訴。

    綠,是入聲字,是不可以和雨、去、語、句這些上去聲混押的。

    這並不是孤例子,例如韓玉的《賀新郎·綽約人如玉》也是如此:

    綽約人如【玉】。試新妝、嬌黃半綠,漢宮勻注。倚傍小闌閒佇立,翠帶風前似舞。記洛浦、當年儔侶。羅襪塵生香冉冉,料徵鴻、微步凌波女。驚夢斷,楚江【曲】。春工若見應為主。忍教都、閒亭邃館,冷風淒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淚連香寄與。須通道、離情如許。煙水茫茫斜照裡,是騷人、九辨招魂處。千古恨,與誰語。

    【玉】、【曲】也是入聲字。

    王國維說這種詞,開了元曲押韻的先河。

    三、入派三聲

    入派三聲,即入聲派進其他三聲。

    進入元朝以後,古韻中的入聲漸漸消失,被分入了其他三聲:平、上、去。就如同上面兩首詞中,綠、玉從入聲,進變成了去聲;曲,從入聲變成了上聲。

    其中平聲在新韻中又被分成陽平和陰平,即二聲和一聲。因此,我們在新韻的四聲中,都可以見到古韻中的入聲字。

    例如這些入聲字:叔,成了陰平(一聲);石,成了陽平(二聲);法,成了三聲(上聲);闊,成了四聲(去聲)。

    結束語

    古韻四聲,與新韻四聲,大部分字是相同的。因此我們今天依然可以很順暢的朗誦大部分唐詩宋詞。

    同時,因為一代代讀書人與科舉制度的堅持,即使從元朝起,古韻四聲就已經和生活語音不同,但是讀書人作詩填詞,依然用古韻創作。

    所以,我們音韻系統並沒有變得雜亂無章。一直到民國時期,詩人創作的詩詞,和唐詩宋詞押韻是一樣的規則。

    今天,詩詞學會開始推廣新韻作詩,但是詩人們依然有選擇的自由,畢竟詩詞創作已經沒有科舉考試的作用了。

  • 3 # 梧桐樹邊羽

    從中國古詩詞的角度來說,古韻和新韻的區別,即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或者中華通韻的區別。

    因為平水韻成於南宋末,比較好的繼承了唐音宋調,所以唐詩宋詞基本上都是以平水韻來進行平仄劃分。唐前的四聲成型,中間經歷了《切韻》、《唐韻》、《廣韻》等韻書對漢字韻部的詳分、合併,最終定在《平水韻》的106個韻部。

    入派三聲

    古韻中將漢字發音分為四聲“平、上、去、入”。到了元代,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對應我們今天普通話中的一聲、二聲。上聲有一部分字歸併到去聲裡,剩下的是現在的三聲,去聲和由上聲歸併的一些字是現在的四聲。

    而入聲字在元代時分化到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當中。因為陰平、陽平都是平,實際上就是入聲字都分化進入了平、上、去三聲裡面,這就叫“入派三聲”。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新韻中(普通話押韻)中四個音調中都有入聲字的存在。

    那麼是根據什麼進行的分派呢?要如何確認哪一個字是入聲字呢?

    “入派三聲”本身也是具有一定規律的。

    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歸去聲,清聲母入聲字則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各調中去(全濁聲母指中古漢語的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聲母,響音聲母稱次濁聲母或者清濁聲母)。

    如“逼、急、立”均是古入聲字,發展至今,這幾個字普通話的讀音聲調已分別演變派入平上去三個聲調中去了。

    其實每一個入聲字本身都有音調。那為什麼在古韻中要獨立出來呢?

    這是因為古韻中對漢字發音除了音調劃分之外另有一個區別標準。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就很明顯可以看出,平、上、去是以音調區分韻部,而入聲字卻是以發音長短來進行區分。

    這種長短是以古語發音來定的,所以我們今天如果不會南方方言,就很難識別出這些字來。

    不過因為漢字的一脈相承,我們在讀到急促發音的字的時候,心中就可以存疑,然後再去查韻書進行區別認定。

    比如“入聲短促急收藏”這句話,中間的“入”、“促”、“急”雖然發音是去聲和陽平(今天的發音),但是明顯發音短而促,這幾個就是入聲字。

    當然,因為入聲字本身有調值加上今古發音有變化,所以也不能完全憑發音急促就認定為入聲字。

    這種方法其實是透過大量閱讀積累出來的感覺。如果在格律詩創作中的平仄關鍵位置出現入聲字,基本上就可以透過平仄格律倒推認定。當然查入聲字表是最穩妥的。

    如果我們是南方人,會粵語等方言,理解入聲字就不是難事。北方人,或者從小到大就只講普通話(很多這種小孩)的人,在理解入聲字這個概念上就要相對難一些。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要緊事。因為詩歌這件事離生活有距離,更何況古詩詞。

    如果你喜歡中國傳統詩詞,更加喜歡格律詩,那麼這也就不算什麼難事。

    甚至都不用專門去學,心中有個概念,學會平仄格律的平仄安排,然後大量閱讀古詩,自然而然地就會發現那些和現代發音有出入的地方。

    比如明明該是仄聲的地方,卻是個“白”字,那麼這個字肯定就是入聲字。

    而詩詞常用漢字,除了那種故意玩生僻的詩人,總共也就是那麼多。

    反覆吟誦,這些常用入聲字自然就熟記於心,下次一碰到就釋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聲和假聲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