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範閒不是我

    是的

    真正的漢代盤鼓舞失傳了,而且很早很早就失傳了。叫盤鼓舞,是因為後來人在記載和壁畫、舞俑中得知表演者用鼓和盤,在上敲擊飛躍旋轉,雜技娛樂性較強,是百戲表演之一。當時文人寫得都是“舞”。而相和歌的舞蹈方法,和記載及壁畫中的飛躍而跳得盤鼓舞,完全不同

    當代漢唐古典舞不是流傳下來的,是八十年代北舞的孫穎教授在大量考據、研究中國古代有關舞蹈的文獻、圖畫、舞蹈俑,以及流傳下來的戲曲動作、各民族民間舞后,新創立的舞蹈體系。它的起源比較複雜,是在嘗試恢復中國獨有的舞蹈體系,努力接近古代舞蹈,因為中國的古代傳統舞蹈實際上是嚴重斷代了,除了鄉野民族民間舞,完全沒有流傳下來。包括離得最近的清代的宮廷舞、禮樂舞都失傳了。這和中國的歷史程序有關。

    在新中國剛建立時,國家急需一種能代表我們中國特色的舞蹈。由於古代的舞蹈流傳儲存不利,當時的精神又鼓勵大家為新中國而創新,在現代舞出身的幾位舞蹈家的努力下,用芭蕾基訓、現代舞編排打底,結合改造戲曲中的舞蹈元素、雜技、武術、民間舞特點等,發明創造了中國古典舞這一品種。

    這個創造過程和民族唱法類似,都屬於中西結合的新中國風格,而不是流傳發展的結果。

    所以,中國古典舞完全不等於古代舞、中國傳統舞蹈,只是站立在西方舞蹈基礎上自創的當代中國風格的舞蹈。

    因而,在八十年代,部分舞蹈學者開始思索,想嘗試恢復完全屬於中華民族自己的舞蹈體系,於是有了漢唐舞這一流派,雖然只用了漢唐這一斷代的說法。

    比較遺憾的是,孫穎教授沒能豐富完善漢唐舞就去世了,只有少數學校單獨教授漢唐舞,但發展得不太好,對古代舞蹈的追尋、考據、研究、摸索幾乎停滯,人少就業不輕鬆,影視化,且在古典舞強勢影響下,風格和立足特點也略跑偏,離初衷有些距離。

    總之,失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綜合格鬥大部分是出立拳,而散打,自由搏擊通常打橫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