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35774605866

    現代照相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墨子(公元前468~376年)在《墨經》一書中提到的小孔成象原理,以及元代趙友欽的針孔成象匣。在歐洲,16世紀著名畫家達芬奇便發現:在一個房間的窗板上戳上一個小孔,然後關上所有的門窗,使房間變得一片黑暗,這時便可看到窗外的景色透過小孔,清晰地倒映在室內的牆壁上。這就是物理學上的“小孔成象”原理。後來其他畫家把白紙掛在牆壁上,照著倒映著的線條復描,當畫家移動掛在牆壁上的白紙與小孔的距離,便可將倒映在白紙上的圖象放大或縮小,解決了當時復描圖畫技術上的一大難題。

    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隨著玻璃工業的發展,人們製成了平板玻璃、玻璃透鏡。有人利用暗室小孔成象的原理製成一個暗箱,箱上裝了一塊凸透鏡以代替小孔,箱子的另一頭裝了一塊磨毛了的平板玻璃。凸透鏡把投射進來的光線聚焦,人們用畫筆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畫下各種大自然的景色。這暗箱,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機。光學家為改善象質,在透鏡上不斷地做文章,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鏡頭,這就是現代人所稱的照相物鏡。機械設計師不斷完善和改造那個笨重的木頭暗箱,這就是現代攝影者所稱的照相機機身。

    但是用畫筆來摘下倒映在玻璃上的景色,畢竟太麻煩了,這就需要發明一種能夠感光的“照相紙”。1813年法國的涅普斯發現了一種地瀝青受曬後會變色,具有一定的感光效能,便使用它作為感光劑。具體方法是:把地瀝青溶於薄荷油中製成溶液,然後塗在金屬板面上;曝光後浸在煤油中,使薄荷油溶於煤油,於是在金屬板上便顯出影象來了。不過得到的影象仍然是十分模煳的。後來,法國畫家達蓋爾與漢普斯共同進行研究。直到1839年在達蓋爾解決了顯影、定影等技術難關後,世界上才公認從那時起發明了照相術。

    那時的“膠片”便是碘化銀感光板,感光效能實在太差了,加之照相機用的多是用一二塊透鏡組成的長焦距鏡頭。造成進入暗箱的光線很弱,因此拍攝一幅照片需很長時間,形成的影象也太模煳。人們決心進一步提高感光板對光的敏感程度,即[url=]感光度[/url]。1871年發明的溴化銀明膠幹版法是採用明膠代替硝棉膠,用溴化銀代替碘化銀,塗在玻璃片上,製成幹版。這樣感光度可大大提高,曝光時間縮短為幾分之一秒、幾十分之一秒,乃至更短的時間。

    為了適應感光底板感光度的迅速報高,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人們在照相機中裝上了快門。這樣人們使能拍攝到飛鳥、奔馬之類的快速運動物的照片。當有了鏡頭、快門、膠片、機身等一系列主要部件後,一個現代照相機的雛形隨著照相術的發展就初步完善了

    俗稱單反,是現下最流行的取景系統。所謂“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稜鏡,再到取景窗;拍攝時反光鏡快速抬起,光線可以照射到相機的感光元件cmos上。

    在單反相機的工作系統中,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稜鏡,便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反光鏡和稜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透過鏡頭的影像。因此,攝影者可以準確地看見膠片即將“看見”的相同影像,它的取景範圍和實際拍攝範圍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於直觀地取景構圖。所以在攝影愛好者中,單鏡頭反光相機的應用最普遍、最廣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randon Heath的《London》 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