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

    一、《教材》認識:

    特徵:形細而行遲,往來艱澀不暢,脈勢不勻。

    ① 脈形較細,脈澀滯不暢,如“輕刀刮竹”。②至數較輕緩而不勻,脈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調之狀。

    意義:多見於氣滯、血瘀和精傷、血少。

    機制:

    ①氣滯、血瘀、邪氣內停,阻滯脈道,血脈被遏,以致脈氣往來艱澀,此係實邪內盛,正氣未衰,故脈澀而有力。

    ②精血虧少,津液耗傷,不能充盈脈管,久而脈管失去濡潤,血行不暢,以致脈氣往來艱澀而無力。

    二、經典中的認識:

    1、《傷寒論》中現澀脈11次。10次是虛證(其中氣血不足6次,陽虛心2次,陰津不足2次)。虛證的輕重相距甚大,虛象最輕的是脾約證,熱退津傷;最重的是大承氣湯危重證“脈澀者死。”只有1次澀脈是指表證無汗,“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2、《金匱要略》中出現澀脈10次。9次是虛證(其中6次為虛寒,2次為虛熱,1次為出血)。只有一條條文的澀脈為宿食結聚,用大承氣湯攻下。

    3、其它:澀脈,細而遲,往來難,短且散,或一止復來(《脈經》)。參伍不調(《素問》)。如輕刀刮竹(《脈訣》)。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蠶食葉。澀為陽氣有餘,氣盛則血少,故脈來蹇滯,而肺宜之。《脈訣》言: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與《脈經》所云,絕不相干。

    三、個人認識:

    ①各種原因引起絕對或相對榮血不足時,而致脈道澀滯,即可見澀脈。

    ②各種原因引起絕對或相對瘀積阻滯時,而致脈道不暢,亦可見澀脈。

    四、比較常見澀脈的疾病:

    ①身上有刺痛症狀的疾病:如刀傷,外傷,腫瘤……

    ②傷陰失血的疾病:如大汗,失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心說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