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客先生dys123
-
2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應該還是有一些機會,就六出祁山的形來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陣雖然勢均力敵,但總體上來看,諸葛亮所帶領的蜀軍仍然比較主動,而且很多次都出現功虧一簣的現象!
而司馬懿也不過是防範控制為主,意在耗時間,讓蜀軍糧草緊缺,不攻自破,其實後面姜維九伐中原也是差點成功,但總有奸臣搞砸了!
如果在諸葛亮時代的劉禪,蜀國還算比較興盛,應該還有幾分把握平定中原!
當然歷史終究形成事實,也無法怎麼假設,再說魏國軍事實力雄厚,縱使是丟失幾個城池,但仍然有反彈的機會,而蜀國屬遠道疲憊之師,若要直取長安,也要花費很多心思和苦戰!
孔明鞠躬盡瘁死於五丈原,恢復漢室江山成為空夢一場!根據當時天下時局、人心向背、地域情況,諸葛亮就算在多活十年,我認為一樣拿不下雍涼之地。
三國鼎立雍涼之地圖
首先,孔明六出祁山整個實力看,只有其中二次希望是最大的,第一次整體國力、軍力、戰將等等實力最強的時候,希望也最大,卻被昏庸的劉禪給召回來了,這是希望最大的一次!其後五次北伐,蜀國從國、軍、將、物資、人心等方面就越來越弱勢,很難再有更大的攻擊之力。
電影中孔明北伐
其次,魏國有司馬懿在,孔明幾乎是寸步難行,難有功成,雖然司馬懿多次輸給孔明,但也有勝利;最重要的是讓阻擋住了孔明的攻擊步伐,讓孔明多次無功而返,徒勞無功。還有一次就是把司馬懿圍困上方谷,差點燒死司馬懿,如果司馬懿死亡,孔明前進攻擊勝利可能會更多,受到魏國阻礙力量會弱小,這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電影中火燒上方谷
再有雖然說孔明能力在當時算是最高的,三國鼎立之勢形成的時候,孔明的人生計劃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也就是憑藉他的本領幫助蜀國劉備走到了最高峰。其後的北伐在三國鼎立相持不下穩固的時局下,在有所更大發展,比在亂世之中奪取更大成果將更加艱難,這是天下大勢大局的走向,非一人所能左右的。
三國鼎立地域控制圖
其四,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戰,除了要有能力強悍的文臣武將、還得有能力比較強的明君領導人,還得有殷實的國力,充足的物資攻擊,人員的強悍充足,時局的機遇機會,地域條件的便利,人心眾望所歸等等各層面各方面的促就,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而不能成就大事偉業!所以單單靠一個有能力的孔明顯然力量不足、整體實力不夠;常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從側面也證明了個人能力再強,不如團隊能力實力整體強。
電影中諸葛亮病危而亡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