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銳觀察影片

    由於日本戰列艦大多速度不足且想作為最後決戰的主力使用,因此有著高航速的金剛級就成了最活躍的主力艦。

    金剛級戰列艦,最早是日本想海軍現代化發展,引進先進的造艦技術,向英國訂購的一級戰列巡洋艦。

    建成不久的金剛級戰列艦

    金剛級在服役期間,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改裝。第一次大改裝從1923年開始,至1931年結束。改裝目的是提高水平裝甲以及水下防禦的能力(在重要部位上增設裝甲板,新增艦體舷側防魚雷隔艙),改裝鍋爐,撤除了三座煙囪中臨近艦橋的一個煙囪,增大主炮仰角,加裝水上飛機操作裝置(提高射程)。改裝後由於防護力提升,航速下降至26節。

    改裝之後的金剛級戰列艦

    金剛級從1931年起,改稱戰列艦。第二次改裝工程1933年開始,至1936年結束。這次改裝,全面換裝重油鍋爐與新型渦輪機加強功率,加長艦尾減少航行阻力,將航速提高到30節並增加續航距離。改建塔式艦橋,拆掉了部分副炮,再次提高主炮仰角,同時增強防空火力。

    經過多次改裝後,金剛級由戰列巡洋艦改裝成高速戰列艦,但是因為主要裝甲設計並未進行大規模更動,所以防禦能力依然維持在戰鬥巡洋艦的等級,比巡洋艦強但是面對戰列艦依舊不堪一擊。

    金剛級戰列艦

    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於日本其他戰列艦速度不足且想作為最後決戰的主力(新銳艦艇還有捨不得用的成分在裡面),因此很少出戰(扶桑級24.7節、伊勢級25.3節、長門級25節、大和級27節)。而有著高航速(30節)的金剛級,多次被編入機動艦隊擔任航空母艦護衛任務,雖然在開戰時艦齡已近30年,但金剛級在日本所有戰列艦中出勤率是最高的,也參加了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大多數大規模海戰。

  • 2 # 貓爪鋒利

    扶桑山城太老太慢,伊勢日向太老太慢,長門陸奧航速不夠,跟不上機動艦隊,夜襲航速制約無法在天明前有效撤離戰場,加上曾經大七光環,旗艦榮耀,作戰理念是艦隊決戰,一直沒有用上,大和武藏,航速夠,但是太好了,捨不得用,怕損失掉,一直壓著沒出戰。而金剛級,原來就是戰巡,航速那是沒得說,又是老艦,損失了沒長門大和級那麼心疼。所以就出現了金剛跑斷腿,長門港中睡的局面。

  • 3 # 史海挖掘者

    此金剛非變形金剛 現長眠於中國臺灣海峽

    太平洋戰爭期間,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大型主力艦中,出擊次數最多的不是名氣最大的“大和”和“武藏”,而是四艘略顯陳舊、艦齡達30年的金剛級老式戰列艦。正是這種老掉牙的戰列艦,老樹開新花,從中途島到瓜島,從南中國海到印度洋,不懈餘力的為聯合艦隊南征北戰。

    1927年之前的金剛號

    純正英國血統

    金剛號戰列艦由英國海軍工程師喬治·瑟斯頓(George Thurston)設計,並由英國維克斯公司(Vickers)負責建造,是最後一艘在海外建造的日本大型主力艦。於1911年1月17日正式開工,1913年8月16日完工。主炮口徑356毫米(14英寸),改裝後排水量超過3萬噸,速度達到30節。金剛號是金剛級戰列艦的一號艦,後繼三艘戰列艦比睿、榛名、霧島以其為原型,分別由日本國內橫須賀、川崎、三菱造船廠承建。

    在第一場世界大戰中,由於與德國的海戰日益吃緊,英國曾經向日本正式提出請求,希望租借四艘最新銳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金剛、比叡、霧島、榛名)。但日本人完全不給大英帝國面子。日本海軍一口拒絕了英國的請求,日本人可捨不得拿這四艘寶貝軍艦去跟德華人死磕。

    1931年的金剛號

    征戰太平洋

    金剛號戰列艦參加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大多數大規模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最活躍的主力艦之一。初期參加了新加坡戰役、英屬馬來西亞和荷屬東印度登陸戰,炮擊爪哇島和聖誕島。隨後作為護航艦隊參加了中途島之戰。在護送陸軍登陸馬來亞的過程中,金剛號與英國威爾士親王號、反擊號戰列艦擦肩而過,否則又將奉獻一場大艦巨炮的經典對決。

    在1943年的瓜島海戰中,金剛號與榛名號戰列艦一起,炮擊美軍的亨德森機場。在15000米的距離上,兩艦共發射了973枚14英寸高爆彈,嚴重損壞了兩條跑道,幾乎摧毀了海軍陸戰隊的全部燃油儲備,摧毀了90架飛機中的48架,造成41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死亡,上百人受傷。在美劇《血戰太平洋》中,第二集有幾分鐘的鏡頭完整體現該次毀滅性的夜間炮擊。可惜由於成本原因,金剛號在《血戰太平洋》中並未出鏡。

    1944年遭到空襲的金剛號

    在馬里亞納海戰中,金剛號擔任護航任務,打了次醬油,並未受到損失。隨後參加了萊特灣海戰,在美軍的空襲中全身而退,並與主要由護航航母和驅逐艦組成的美軍第七艦隊展開炮戰,成功數次擊中護航航母甘比爾灣號(Gambier Bay)、驅逐艦休伊號(Hoel)和赫爾曼號(Heermann),並擊沉驅逐艦山繆羅伯茲號(Samuel Roberts)。

    最後歲月

    隨後由於美軍對汶萊的空襲,金剛與大和、長門一起組成編隊返回日本本土。11月20日進入臺灣海峽,21日午夜時分,美軍潛艇海獅號(Sealion)透過雷達在40000米的距離上發現該艦隊,並於2點45分進入魚雷攻擊位置,瞄準金剛號發射了6枚魚雷。1分鐘後,2枚魚雷命中金剛號左舷,造成兩個鍋爐室進水,但仍能保持16節的速度。5點鐘速度降至11節,並被允許脫離主力編隊,朝臺灣的基隆港航行。

    金剛號戰列艦

    在脫離主力艦隊的15分鐘內,金剛號發生了45°傾斜,由於海況惡劣,大量海水不可控制的灌進艦體。凌晨5點18分,失去所有動力,艦長只好下達了棄艦命令。6分鐘後,存放14英寸炮彈的彈藥庫發生爆炸,頓時火光沖天,金剛號迅速沉沒。隨艦沉沒的水兵超過1200人,包括艦長島崎利雄大佐和第三戰隊司令鈴木義尾中將。另外有237人被護航的驅逐艦救起。

    金剛號沉沒於基隆港西北大約55海里處(102公里),水深110米。金剛號是二戰中唯一一艘被潛艇擊沉的日本戰列艦,也是歷史上最後一艘被潛艇擊沉的戰列艦。

  • 4 # 江氏小盜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有大量戰列艦在役,但是隻有金剛級最為活躍,原因很簡單:跑的夠快,沉了不扎心。

    為什麼說跑的夠快呢?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隨著艦隊整體速度的提高,特別是要跟上艦隊航母的速度,對於戰列艦航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日本裝備的“扶桑”號、“日向”號等戰列艦儘管火力很強,但是22節左右的航速太慢了。相對而言,金剛級27節的航速還是很快的,能夠跟隨艦隊作戰。

    至於沉了不扎心。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金剛級的艦齡已經達到26年,是不可不扣的老兵了。高齡服役的戰列艦可以說是充分發揮了其最大價值,而更加先進的“長門”級和“大和”級由於造價高,包含了日本太多的心血,是不捨得隨便派出去參加一線的作戰的。

    圖注:二戰時期的“金剛”級戰列艦,模型封繪

    正是由於這兩個原因,金剛級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最活躍的戰列艦,先後參加了偷襲珍珠港、印度洋作戰、中途島戰役、瓜島爭奪戰、馬里亞納海戰等幾乎全部關鍵性海空作戰。最終,所有的金剛級戰列艦都被擊沉,成為躺在海底上的廢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是怎樣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