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眾所周知,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劉備,在遭遇夷陵之戰的慘敗後,於白帝城一病不起。自知時日不多的他,不遠千里自成都召來諸葛亮,在將他“扶不起的阿斗”託負給諸葛亮的同時,也將他未盡的大業全盤交給了諸葛亮,然後才心安的離開了人世。

    在劉備走後的數年裡,諸葛亮外與吳國結好,內修政事,發展生產,促進經濟,休養生息,以恢復劉備與東吳一戰所傷的元氣,並於公元225年率軍南征,平定南蠻,安定了後方。

    與此同時,他始終沒有忘記劉備“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重託,在經過了幾年的休養生息並安定了南方之後,於公元227年上表後主劉禪,決定北上伐魏。我們現在所說的《出師表》就是那個時候諸葛亮上給劉禪的表文。

    文中有節寫道: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己定,兵甲己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再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每一個讀過三國的人都很熟悉了。諸葛亮歷時7年,先後5次北伐,但都無功而返,更為遺憾的是,在第5次北伐中,時年54歲的諸葛亮,最終因積勞成疾而病故於五丈原,結束了他充滿傳奇而又智慧的一生。

    雖說諸葛亮最終沒能完成先帝“光復漢室、還都長安、進而實現天下一統”之重託,但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高尚品格和責任擔當,始終為千古後人所敬仰。

    南宋文天祥在其《正氣歌》中讚道: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愛國詩人陸游在他的《書憤》中評價: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的意思是說:《出師表》曾揚名於世,千載以來有誰和它的作者諸葛亮相提並論呢?

    一篇《出師表》,既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引經據典,何以被歷代先賢給出如此之高的評價,又何以被編入課本用於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這其中的緣由,足以使我們重新開啟課本,再讀《出師表》,並深入的挖掘諸葛亮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原因。

    最後,我想大家對題主提出的問題,已經是不言自明瞭吧。

    解答至此。

  • 2 # 暖歷史

    《出師表》分為前後,一共兩篇,上表的目的不是說分漢庭還是統一國家,如果說是分漢庭,未出師之前,魏蜀吳天下已經三分,根本不需要出師。如果說統一國家,那你讀讀後出師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也亡,惟做待亡,孰與伐之?”

    雖然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說:“北定中原,光復漢室,還於舊都”,調門很高,但是結合上面後出師表的話,就知道諸葛亮自己心裡很清楚,以弱蜀滅魏軍,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兒!

    那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呢?為什麼在前出師表中說要北定中原呢?除了為了北伐要師出有名之外,主要還是要從諸葛亮和劉禪之間的關係和蜀國的政權運作來分析。

    劉備知道自己的兒子本事不行,所以白帝城託孤,要求劉禪和諸葛亮一起從事,要把諸葛亮當爹那麼尊敬(汝與丞相從事,視之如父),並且和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成器,君可取而代之。

    劉備死後,蜀國的政權怎麼執行呢?諸葛亮開府治事,沒多久,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意思很簡單,大事小事全聽諸葛亮的。

    結果搞的劉禪和諸葛亮說:“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抱怨,權力在你諸葛亮手裡,我這個皇帝就是個名義的,我只負責出面祭祀。

    所以蜀國的皇帝劉禪實際是被排斥在軍國大事決策和執行的權力之外的,難怪劉禪後來連多堅守幾天都沒那個願望(有史學家提出過劉禪如果多堅持些時間不投降,攻蜀國的魏軍可能自己就崩潰了。這裡不能細聊)

    諸葛亮堅持北伐,除了要完成劉備的遺志,更多的考慮是離劉禪遠點。因為諸葛亮坐陣成都,劉禪是“嚴憚之”,怕的要死,吃不敢吃,玩兒不敢玩;諸葛亮自己也彆扭,做臣子的讓皇帝怕,不是能長久的事,所以諸葛亮要離開成都去打仗。

    但是離開是離開,畢竟諸葛亮深受劉備重託,要對蜀國安危負責,他寫《出師表》的目的其實是安排他出師之後的蜀國的權力運作格局,規定了劉禪和其他大臣之間的職權界限,這樣就達到了和劉禪分權的目的,兩個人都舒服。

    諸葛亮不用說了,他掌握著國家的軍隊和北伐的大權,但是將在外,又不會威脅在成都劉禪的權力,最大限度的減少君臣間可能的衝突和矛盾。

    至於劉禪,諸葛亮還是給他固定了不少條,但是能不能照著去做,諸葛亮不在成都,他也不能完全管的到,但是他要“鞠躬盡瘁”,事事安排明白。

    所以你細讀《出師表》,全都是這樣的內容: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要虛心納諫。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怎麼行政,要公平要服眾,不能偏私由著自己性子來。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政事問郭攸之、費禕、董允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軍事問哪個。軍事問將軍向寵。

    最後還對劉禪提出了警告或者說忠告,讓他親賢臣,遠小人。

    這些都安排妥當了,最後才說我為什麼要給你上這個表呢,因為我要去北伐了。

    所以一篇《出師表》觀點既不是分漢庭,也不是統一國家,而是諸葛亮和劉禪之間重新劃分權力的一篇文書。是諸葛亮對蜀國政權執行格局做的重新安排,當然是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的名義完成的。

  • 3 # 方哥教育

    慷蜀漢之慨,留生前身後之名1. 出師沒有必要。

    統一中國的前提卻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此時宜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為三國,指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這決非危言聳聽,而是事實。這都是動搖國本的大問題。

    2.“分漢庭”已經是事實,也是他們之前就制定的策略。

    劉備自詡漢朝王庭血統, “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實際上劉備乾的卻是說人話不做人事,是打著紅旗反紅旗的主子。

    劉備和諸葛亮從來沒有對外宣稱勤王。

    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的言詞使用,完全沒有顧及漢朝皇帝的臉面,語言不恭,甚至惡毒,都是沒有把當今皇帝看在眼裡,而是另立中央的表現。

    “隆中對答”裡,“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則“霸業可成”。從以上策略來看,所有動作都不是為了漢朝王室,而是瓜分漢庭。

    3. 統一國家根本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已經超過原定計劃。

    在劉備三顧茅廬時的“隆中對答”裡,諸葛亮是這樣設計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實際上目前天下無變,倒是諸葛亮靜極思動,冒充“上將”,動搖三足鼎立基礎。

    如果這個時候的蜀漢基礎足以形成新的平衡,諸葛亮的出師確有必要,但目前國勢衰微,孫吳基礎已經無根,所以純粹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家的孩子是不是“偽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