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水282808604

    《板橋三娘子》是唐代傳奇小說,也是《河東記》中的壓卷之作,作者是薛漁思。故事講的是:

    唐朝汴州城西有一板橋店,老闆娘人稱“三娘”,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只知道她看起來三十多歲的樣子,既沒有丈夫也沒有孩子,更沒見她有什麼其他親戚。不過,這個老闆娘做生意挺厲害的,她經營粥飯客棧生意,卻掙了很多錢,名下有很多驢子。

    有時候遇到那些天黑找不到地方住的人呢,三娘也願意低價租給他們房間居住。街坊四鄰都稱讚三娘是一個好心人,可大家卻不知道這個三娘大有來頭!

    一位叫做趙季和的趕路人要去洛陽,黃昏時分得到三孃的幫助,在三孃的店裡住了下來。在趙季和之前已經有六七個左右的趕路人住了進來,他們佔了那些好的床位,只留了一個靠近牆壁的位置,於是趙季和就睡在了靠牆的鋪上。

    半夜,趙季和睡不著,因為他這個位置睡著不舒服,突然他聽到牆壁的那邊傳來一陣搬動東西的聲音。趙季和的隔壁住的是三娘,這麼晚了,她在幹什麼?難道是遭了賊人?趙季和偷偷從牆縫裡朝隔壁看去,驚呆了!

    只見三娘用那些法器,使木頭做的犁杖、牛、人都變成了真的,然後三娘在地上撒了一把蕎麥種子,很快地裡就冒出了嫩芽,以驚人的速度長大、成熟,三娘就地取材,把蕎麥收了,讓牛拉磨,將蕎麥磨成粉,然後加點水揉成燒餅。天亮以後,三娘就將那麵粉做的燒餅端出來給大家吃。

    趙季和覺得害怕,一口燒餅也沒吃,背起包袱就匆忙離開了。其實他正偷偷趴在窗戶上看屋內的情況呢!那些吃了燒餅的旅人,最後都倒在地上,變成了驢子。趙季和捂住了差點尖叫的嘴,望向三孃的眼神裡透露著恐懼,慌慌張張地離開了這個邪門的地方。

    一個月以後,趙季和要返回許州,途中又經過板橋三孃的店,他只能住在這裡。關鍵是,這一天也不知是他趙季和倒黴還是什麼,居然就只有他一個人住在三孃的店裡。好在這一次他提前給自己準備了燒餅,做的跟三娘那天端出來的一模一樣。他故意叮囑三娘,明天早上記得給他準備燒餅,三娘高興的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趙季和醒了,三娘給他上了燒餅。趙季和趁著三娘不注意,把自己的燒餅和三孃的燒餅調換了。他當著三孃的面吃了“三孃的燒餅”,接著又像是想起了什麼,說三娘還沒吃飯吧,我忘記了自己帶了燒餅的,味道不錯,你一定要嘗一嘗!三娘見趙季和將自己的燒餅都吃了,也不怕趙季和耍花樣,就吃了趙季和遞上來的燒餅。最後趙季和啥事兒沒有,反倒是三娘變成了驢子。

    三娘平常就是靠這些幻術把旅人變成驢子,然後把他們的財物佔為己有的。看她家的那些驢子,都是被三娘禍害的人。

    趙季和不知道該如何破解這個幻術,便只能騎著三娘化作的那頭驢,一路走走停停。奇怪的是,這頭驢子從來不會迷路,比GPS還要好使。四年後,趙季和在路邊遇到一個老人,老人居然認出了驢子就是三娘,他驚奇的大叫到:“板橋三娘子,你怎麼變成這樣了?”接著,他勸趙季和放了三娘,三娘這幾年也算是贖罪了。最後他把驢的鼻子用兩手一掰,三娘子從皮肉中跳了出來,當即恢復原形。

  • 2 # 瀟灑男人76

    《太平廣記》卷二八六“板 橋三娘子”條引《河東記》略雲:唐汴州有板橋 店,店娃三娘子,寡居,以鬻餐為業,家多有驢 畜,往來公私車乘不逮者,輒賤其估以濟之。元 和中,許州客趙季和將詣東都,過是宿焉。

    客有 先至者六七人,夜深致酒,與諸客會飲極歡。客 醉倦,各就寢。人皆熟睡,獨季和展轉不寐。 隔 壁聞三娘子窸窣聲,隙中窺之,見三娘於巾箱中 取耒耜並木偶人,含水嘿之,二物便行走,遂耕 床前一席地。

    又於巾箱中取蕎麥子,授與小人種 之,須臾生花發麥熟,令小人收刈持踐。又安置 小磨子,磑成面訖,即取面作燒餅數枚。有傾雞 鳴,三娘子先起,置新燒餅於食床上,與諸客點 心。 季和潛於戶外窺之,乃見諸客食燒餅未盡, 皆變成驢。

    三娘子盡驅入店後,盡沒其貨財。季 和亦不告於人。後月餘,季和至東都回,將至板橋店,預作蕎麥燒餅,大小如前所見。既至,復 寓宿焉。其夕,更無他客,主人供待甚厚。天明, 三娘子具盤食,果置燒餅數枚於盤,季和乘間以 先有者易其一枚。

    季和將發,就食,謂三娘子曰: “適會某自有燒餅。”即取己者食之。方食次,三 娘子送茶出來,季和曰:“請主人嘗客一片燒 餅。”乃揀所易者與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據地 作驢聲,立變為驢,甚壯健。

    季和即乘之發,周 遊他處,日行百里。後四年,乘入關,至華岳廟 東,路旁忽見一老人,、拍手大笑:“板橋三娘子, 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驢謂季和曰:“彼雖有過, 然遭君亦甚矣,請從此放之。 ”老人乃從驢口鼻 邊,以兩手擘開,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若舊身, 向老人拜訖,走去,更不知所之。

    清王士鎮《漁洋詩話》卷十三雲:“唐人記 板橋三娘子事甚怪異,板橋在今中牟縣東十五里。 白樂天詩:‘梁苑城西三十里,一渠流水柳千條, 若為此路今重過,十五年前舊板橋。’李義山亦 有《板橋曉別》詩。

    皆其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世紀誕生於歐洲的“清道夫的女兒”究竟是怎麼的一種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