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世界,雖然對三界來說,又神名便是有神位的正神;然而這所謂的正神,也有主神、副神、附屬神(侍神)之分。如正財神趙公明手下四人,其招寶、納珍、利市、招財也都具有財神的地位,因此被合稱為“五路財神”;還有一類如五嶽大帝,都是主神,其中又以東嶽大帝為統御;另外一類就是要說的“天聾地啞”二神這樣的情況。
搜尋“天聾、地啞”二神相關的介紹,多是說從“天公、地母”二者來,並且引用所謂的《地母經》“夫君本是玄童子,他聾我啞配成雙”,以此作為二神的來源。但具體梳理下去,所有的介紹都有許多牽強附會的意思,鑑於此,我們就從天聾、地啞的這一稱呼來分析一下??
何為“天地”,這是中國神話傳說的開始,所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間就是在這樣的天地洪荒中而誕生的。其天為陽,是自然的支配者,是人間一切事物的禍福主宰;地為陰,為萬物的根本,生養的載體。在古代天地崇拜的信奉下,就有了天公、地母的說法。而天之博大,世間事物一切都昭然若揭,本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可正因為世間皆是由上天支配,也很難顧及完全,所以微小的事物個體身上發生的所有事,對於上天而言,它並不能都聽到看見,然而福澤、災難、雨露、饑荒卻不定時的降臨,算是對世間的一種調和。
同樣的大地,厚德載物,萬物都是其滋養,且世間一切都緊貼著大地,更具有慈愛的一面。對於在大地之上所發生的一切善惡,定然都逃不脫大地的掌控,然而它卻沉迷不言說。地之厚,承載的萬物個體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不會因為世間的黑暗、不公而向天言說。所謂“天聾、地啞”,呈現的大意就是“一切順其自然”,所謂“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引申到天聾、地啞二位神仙,其實是文昌帝君(梓潼帝君)的侍神,在《歷代神仙通監》中,對於為何在文昌帝君左右安排天聾地啞的原因,有較詳細的說法——文昌帝君主掌功名文事,配以天聾地啞,是為了取“聾、啞”二字的含義;使在文人考試中“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也就是不洩密)”。他們二人中,掌管文人祿籍的是天聾,形象手持書卷,另一位手捧印章的就是地啞
神仙世界,雖然對三界來說,又神名便是有神位的正神;然而這所謂的正神,也有主神、副神、附屬神(侍神)之分。如正財神趙公明手下四人,其招寶、納珍、利市、招財也都具有財神的地位,因此被合稱為“五路財神”;還有一類如五嶽大帝,都是主神,其中又以東嶽大帝為統御;另外一類就是要說的“天聾地啞”二神這樣的情況。
搜尋“天聾、地啞”二神相關的介紹,多是說從“天公、地母”二者來,並且引用所謂的《地母經》“夫君本是玄童子,他聾我啞配成雙”,以此作為二神的來源。但具體梳理下去,所有的介紹都有許多牽強附會的意思,鑑於此,我們就從天聾、地啞的這一稱呼來分析一下??
何為“天地”,這是中國神話傳說的開始,所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間就是在這樣的天地洪荒中而誕生的。其天為陽,是自然的支配者,是人間一切事物的禍福主宰;地為陰,為萬物的根本,生養的載體。在古代天地崇拜的信奉下,就有了天公、地母的說法。而天之博大,世間事物一切都昭然若揭,本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可正因為世間皆是由上天支配,也很難顧及完全,所以微小的事物個體身上發生的所有事,對於上天而言,它並不能都聽到看見,然而福澤、災難、雨露、饑荒卻不定時的降臨,算是對世間的一種調和。
同樣的大地,厚德載物,萬物都是其滋養,且世間一切都緊貼著大地,更具有慈愛的一面。對於在大地之上所發生的一切善惡,定然都逃不脫大地的掌控,然而它卻沉迷不言說。地之厚,承載的萬物個體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不會因為世間的黑暗、不公而向天言說。所謂“天聾、地啞”,呈現的大意就是“一切順其自然”,所謂“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引申到天聾、地啞二位神仙,其實是文昌帝君(梓潼帝君)的侍神,在《歷代神仙通監》中,對於為何在文昌帝君左右安排天聾地啞的原因,有較詳細的說法——文昌帝君主掌功名文事,配以天聾地啞,是為了取“聾、啞”二字的含義;使在文人考試中“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也就是不洩密)”。他們二人中,掌管文人祿籍的是天聾,形象手持書卷,另一位手捧印章的就是地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