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子彈最具代表性,相比當時大威力全裝藥步機槍彈,縮短進一半,同時火藥量也大大減少,射程也縮短為最常見的可視效果最佳200-400米內,功能是具備1.衝鋒槍旺盛火力,100米內連發。2.單發步槍的精準射擊,400米內單發射擊一樣撂倒敵人打中的話。3.機槍的400米內近距離點射連發壓制效果。還有方便乘裝甲車作戰,尺寸保持一米內,當時充分滿足空降兵/裝甲兵/步兵/炮兵等諸多兵種要求,尺寸小單連發火力猛威力夠大,44突擊步槍力壓群雄(競爭者也不少)世界第一劃時代高大上產品了

  • 2 # 紅旗遊戲解說

    說起突擊步槍呢,很多小夥伴最先想到的指定是大名鼎鼎的AK-47,然而實際上AK-47並非出自蘇聯設計師的獨創,而是師從了二戰德國設計生產的一款為Sturmgrwehr 44的突擊步槍,這把槍可以說是世界突擊步槍發展史上的鼻祖。

    這把槍是1938年德國黑內爾公司受軍方要求開始研製結合步槍和衝鋒槍兩者特點的新型槍械。這把槍當初被送審的時候,希特勒最初對其並不認可。

    但最後由於軍方要員遊說下,才勉強同意生產一部分進行實戰試用。

    剛試用,就被投入到了庫爾斯克戰役 ,在戰役中突出的表現,不但能輕鬆壓制蘇軍的“波波沙”和莫新•納甘,就連後者最厲害的轉盤機槍都不是它的對手。

    這把槍在實戰中發揮了單發射擊精準、連發射擊火力密集的顯特點,因而深受德軍士兵喜愛。

    上至軍官下到士兵,都對其讚不絕口,一致要求增加供應量。

    希特勒得知這一訊息後,認識到了該武器的優越性,於是下令黑內爾公司加緊生產並將其迅速裝備其它部隊,最後他還親自拍板確定,將其正式命名為Sturmgrwehr 44突擊步槍。於是就有了最早突擊步槍。

    (注:德語Sturmgrwehr意為“突擊”)。

  • 3 # 始於虛無終於黑暗

    STG44突擊步槍確實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裝備部隊的突擊步槍。但是STG44並不是突擊步槍的鼻祖。

    突擊步槍的鼻祖費德洛夫M1916。M1916獨樹一幟,這支火力兇猛,輕便靈活的自動步槍可以被看做突擊步槍的先驅,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以後世的眼光來了看,弗拉基米爾.格里高利耶維奇.費德洛夫的M1916誕生於那個時代簡直有些不可思議(1906年開始研製),25發可拆卸彎彈匣、前置木製握把控制連發射擊時槍身跳動(當時這個想法很先進)、槍管前部金屬冷卻結構(槍管長104.5cm)、375發/秒的射速,當然還有空槍僅4.4kg的重量。M1916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雙卡筍擺動式閉鎖機構。該槍採用機加工機匣,轉動機匣右後方的卡筍,可開啟機匣上蓋,便於排除故障。這種設計被後來很多蘇式武器所採用,如SKS半自動步槍、AK系列突擊步槍等。25發交錯排列的弧形彈匣供彈,彈匣卡筍在彈匣前方,有前握把阻擋,不易誤操作。M1916的成功在於它選擇了低後坐力的6.5mm槍彈,從槍/彈系統設計的角度看,蘇聯步槍假如沿降低槍彈威力這條路再走一步,就成了現代突擊步槍。這款劃時代的步槍還進行了諸如增加彈夾槽等改進,設計師還進行了進一步槍族化的努力,但1924年蘇軍確定7.62mm為制式步槍彈就已經宣告了M1916的撤裝命運。不過費德洛夫的仍然被譽為俄羅斯自動武器之父,他所出版的自動武器著作也深刻影響了所有後來的蘇俄槍械設計師,而卡拉什尼科夫正是其最忠實的信徒。

    費德洛夫曾說了一句超前了半個世紀的話:單兵武器的未來演進可能出現兩種型別的槍械:一種為衝鋒槍和輕型卡賓槍合二而一,使用新槍彈(即現代短突擊步槍的概念),另一種為輕型自動步槍,應當使用威力較大一些的槍彈(即現代突擊步槍的概念)。

    從後世的眼光來看,費德洛夫在減小步槍口徑、縮短步槍作戰距離和提高步槍火力方面算是個“先知先覺”者,可惜受制於當時普遍的步槍遠射程思想,費德洛夫M1916還不足以影響世界。但費德洛夫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在俄華人的觀點裡,突擊步槍的先驅者應該是費德洛夫,在論及AK-47的資料中往往都會提及到費德洛夫的貢獻。

    此外,費德洛夫提出的槍族化先進概念,後來在傑格佳廖夫機槍上實現了(輕機槍、坦克機槍、航空機槍),但用一種自動機構統一自動武器,這個先進概念不但在當時過於超前,即使在今天也未能實現。衝擊這一高度的是斯通納槍族,後來也無果而終。

  • 4 # 輕兵器愛好者

    我們先來明確一下什麼是突擊步槍:突擊步槍(德語:Sturmgewehr,英語:assault rifle)是主要為中近距離戰鬥著想而設計的使用可拆卸彈匣供彈、發射中間型威力槍彈的選射步槍。“突擊步槍”一名字源於德語單詞“Sturmgewehr”(字面意思是“突擊步槍”,在這處與“突擊”、“衝鋒”同義,同時被用作動詞)的翻譯,盟軍因其音與暴風雨類似又稱之為風暴突擊步槍。正式名稱是由阿道夫·希特勒為Maschinenpistole 43(MP43,即“43式機關手槍”或“43式衝鋒槍”)重新命名的Sturmgewehr 44(STG44,即“44式突擊步槍”)。STG44一般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顯然,STG44無疑是世界上第一種突擊步槍:因為在此之前,根本沒有“突擊步槍”這個詞!

    那麼在STG44之前,類似的設計思路是否存在呢?當然是有的,如《戰地1》中的M1918利貝羅勒卡賓槍,就可以視為突擊步槍的雛形。

    M1918利貝羅勒全自動卡賓槍(英語:Ribeyrolles 1918 automatic carbine ,法語:Carabine Mitrailleuse 1918)是法國的一款自動步槍,亦是世界上第一種突擊步槍概念的槍械。M1918發射8×35毫米試驗用子彈,使用直接反衝式槍機運作,25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為400米。這種自動步槍是由角鬥士自行車廠生產的,發射一種專門為它研製的彈藥:8mm利貝羅勒彈。這種彈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為突擊步槍設計的中間型彈藥,由一個.351溫徹斯特自動裝填彈的彈殼,裝上一枚8mm(0.31英寸)勒貝爾口徑穿甲彈的彈頭組成。這種武器系統由紹沙Mle 1915輕機槍的設計者之一利貝羅勒所設計。

    在1918年7月6日,該武器在凡爾賽試驗場進行了第一次試射。在1921年7月20日至8月18日期間在夏隆營進行了全面的試驗。但試驗結果並不理由,首先是該槍的動作機構並不可靠,故障頻生;其次是這種彈藥的彈道效能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主要是在超出400米時精度變得很差。作為單兵武器而矣,該槍的重量顯然是過重,但作為輕機槍使用時,射程和精度又不如理想。因此,這種武器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 5 # 瘋狗的輕武

    講道理說,到底誰是第一支突擊步槍是有異議的。

    Stg-44撐死只能說是第一支被命名為突擊步槍的“突擊步槍”.源自德語 Sturm-Gewehr

    Sturm和英語Storm差不多。風暴的意思,但在德語語境裡面也有突擊的含義,一戰時候德軍衝塹壕的風暴突擊隊也叫做Sturmtruppen。

    而突擊步槍的含義在於相比傳統步槍,使用更短的中間威力彈,可以自動射擊這兩個要素。

    下邊是8mm毛瑟步槍彈和短彈(stg-44用)對比

    但突擊步槍看名字就知道是幹嗎用的~ 突擊啊~ 他的理念就是比步槍射速高得多,比機槍更便攜,後坐力更低。至於衝鋒槍...第一個意義上的“突擊步槍“誕生時候還沒衝鋒槍什麼事兒。對,就是1915年研發生產,1916年定型的毛子費德洛夫1916型自動步槍。

    之所以我還叫他自動步槍是因為他用的是本子的6.5mm步槍彈,雖然比當時一竿子歐洲步槍彈後坐力要小,但他還是個步槍彈。所以業界一直有人在爭議這貨到底算不算突擊步槍,但從用途上來說。我覺得算

    再是1916年,法華人的利貝羅勒1918(對,他1918年定型的,實際上1916年就搞出來了)Carabine Mitrailleuse 1918(卡賓機槍1918)全自動,使用8x35mm中間威力彈。這個符合了現代對於突擊步槍的概念。但那會的戰術思路還土的1B,而且可靠性渣(法棍自動武器一直可靠性有問題)所以最後不了了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滷豬肝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