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化龍視界
-
2 # 鄭太尉觀天下
鉞,一種古代的兵器,確切來說是大斧,是近距離廝殺的手持兵器。中國史前社會後期到夏商周時代,曾有不少玉質兵器。史前時代的北方以玉斧為主要種類,南方以玉鉞為主。最初的兵器與生產工具兩者在形態和功能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區別,許多石器工具都可能作為兵器來使用。在史前戰爭發生發展的初級階段,經常可作為兵器使用的生產工具無疑應是那些攻擊性和殺傷力較強的工具,斧、鉞、弓矢等可能是中國史前時代使用最為普遍並演化成主要兵器的種類。
史前時代的玉斧、玉鉞主要作為軍權、王權的象徵物。玉鉞主要分佈在新石器時代後期的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區域,以及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區域。進入夏代,隨著玉戈的流行,改變了以前斧、鉞為玉兵器主流的情況,玉戈成為玉兵器中主要的種類。而戈之所以取代其它兵器,成為陸戰的主要兵器,又要歸因於新式作戰方式———車戰的產生和發展。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夏代前期已經有了戰車。戈是一種橫向勾砍式兵器,有短柄和長柄兩種。短柄戈是近距離戰鬥的手持兵器,長柄戈的長度可達2至2.5米。在車戰時,持長戈者利用錯轂之機,從車側伸出戈勾殺敵人,威力極大,所以長戈成為車戰的主要兵器。
西周之後玉兵器逐漸被青銅兵器取代。因為兵器用於戰爭,是要大量生產而普遍裝備于軍隊,並能經得起消耗而大量補充。相比玉兵器,青銅兵器可以大批次生產製造,即使在戰爭中損壞的,還可以回爐重新鑄造,因此,隨著青銅兵器的出現 ,玉(石)質兵器遭淘汰,這是必然的命運。
-
3 # 沅汰
有金字旁的“鉞”出現在周代金文裡,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裡只有“戉”,沒有“鉞”。甲骨文裡的“戉”形似一把有長柄的大斧,而金文裡則在“戉”旁邊加上兩個點,以表示金字旁。
下圖為甲骨文“戉”
《說文解字》對“戉”的解釋就是“戉,斧也,從戈。”也就是說,“戉”實際上是由作為勞動工具的斧演變而來的,從“戈”說明“戉”到“鉞”不只是材質變了,器物本身性質也變了,勞動工具變成了武器。
下圖為婦好墓出土的商王武丁時期獸面紋玉斧
至少在殷商時期,“鉞”就在武器本身的基礎上有了代表權力的意味。比如婦好墓出土的商王武丁時期的青銅大鉞,就是這位王后、女將軍掌有生殺予奪之權的證明。同在婦好墓,還出土了獸面紋的玉斧,沒有任何的使用痕跡,玉斧也不可能作為勞動工具或是武器使用,上面還有美麗的裝飾花紋,這種玉斧已經成為禮器,說明其本身所被賦予的文化意味超過了實用價值。玉鉞、玉斧是作為祭祀、出行、儀仗時所使用的禮器。
下圖為商晚期-西周初期的獸面紋玉鉞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玉鉞,比如齊家文化就出土過玉鉞,二里頭、三星堆、周代都有玉鉞、玉斧,往往都是禮器。除了玉鉞、玉斧之外,玉製的兵器種類非常多,比如玉矛、玉戈、玉璋、玉刀、玉鑿等等。二里頭出土過很大的七孔玉刀,三星堆出土了很多玉邊璋、玉牙璋,也有非常大的。
回覆列表
yuè
<名>戉,形聲。本義:古代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
同本義
戉,大斧也。――《說文》
王左杖黃戉。――《書·牧誓》。傳引《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經傳皆以鋮為之。”
鉞,車鑾聲也。――《說文》。偉借為戉。
一人冕執鉞。――《書·顧命》
授鋮四七。――張衡《東京賦》
斧鉞湯鑊。――《漢書·李廣蘇建傳》
碧漢中百十隊翔鸞振羽,黃旌白鉞。――《檮杌閒評――明珠緣》
又如:鉞鉞(車鈴聲。也作“噦噦”);鉞斧(圓刃大斧);鉞下(書箋開頭表示尊敬的套語。在主管將帥的指揮之下)
星名。鉞星,即天
鉞作為一種兵器,由青銅鈹頭、長柄構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發展而來。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至於斧鉞,由於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於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的象徵。
古代兵器,武術器械之一。鉞的形成與斧的形成屬相同的時代,鉞的式樣與斧相同,惟較斧為大。鉞比斧頭大三分之一,杆長一尺半。鉞杆末端有鑽。鉞在斧頭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長約六寸。使鉞之法合斧、矛、槍三者為一體。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槍之外,還有刺、撥、點、追四法。鉞有長杆之鉞和短杆之鉞,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鴛鴦鉞,就是一種短雙器械。
鉞是商周時代重要的禮器之一,也是一種兵器。據考證,這種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變而來的,在青銅器中更強調華麗、美觀的特質,成為象徵權力、象徵威嚴的禮儀用物,此處所選兩件鉞是商代後期作品,格外強調器物威嚴恐怖的特性,同商代藝術風格完全一致。
此圖是比較精細的作品,鉞的柄上鑄有各種細密紋飾,同器形一起構成點線面的堆積變化,在統一中又寓以多樣,在各樣藝術表現手法中追求協調平衡。側面飾以雕像,活潑而靈秀,同商代盛期流行的那種猙獰恐怖、威嚴之至的藝術風格已相去甚遠。器物中惟一顯得莊重威嚴的是鉞身造型,寬大而精密對稱的鉞身是君王權力的代表,不容半點調笑與馬虎,同時也使飾件有所附麗,使各種輕巧的飾物顯得輕鬆而不輕浮,可以為作品增添富有生機的細節結構而不顯得浮誇不實。
對 鉞 古代長兵器。杆長一丈,杆兩端各有一鉞。二鉞下端又各有一隻小鉞與其杆垂直。其主要擊法與鉞相同。
兩頭鉞 杆長八尺,杆兩端均有一鉞,其杆兩頭可用。其主要擊發如鉞,惟比鉞更為靈活多變。
鏟 鉞 其一端為鉞,另一端為鏟,故得其名。具有鏟鉞的功能,其擊發與鏟、鉞相同。
單 鉞 其鉞形似月牙鏟,柄下端有一三稜形鐵鑽。
銊為斧之由來,以時代論則為同時,以形式論亦正彷彿;書曰:「王左杖為銊,注銊大斧也。」按此可見斧銊本無甚巨大之分當,惟銊與斧,如完全相同,何不徑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為銊,此顯見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銊頭較斧大三之一,杆端比斧多一矛頭,長約一尺六寸,故銊杆長於斧杆者亦尺六七寸;斧杆末端無鑽,故三十六法中無點逗各法也;銊則亦如槍桿,末端有三尖之鑽,以備匆忙時作點格之用;至其餘之搆造,則完全與斧相同,重量亦彷彿。斧之與銊,亦猶槍之與矛,箭之與弩,形式之不同者,僅毫釐問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別,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銊斧可並用也。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
漢劉熙《釋名·釋兵》:「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釋名未見)
鉞、鋮是同一類兵器,脫胎於斧,然而有大小的區別。《尚書·顧命》載:“一人冕執鉞,立於西堂。”鄭玄注:”鉞,大斧也。”說明鉞類確有大小之分,兩者區別極為顯著,大型者是鉞,小型者是鋮。
春秋、戰國時,鉞出土較多,但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品及明堂禮樂舞蹈之用。這是因為刀劍廣泛應用在戰場,而使笨重的鉞退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