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印耀

    不同之處在於選拔方式和待遇,拔貢、恩貢雖然也要考試卻屬於特招生,也就是現代說的保送,秀才、舉人、進士等都屬於科舉一級一級選拔出來的,走的是普通流程。

    一.社會地位和待遇不同。

    庠生多指普通學生,也是秀才的意思,一般都在地方找工作或者繼續參加科考。廩生是考到第一名的童生,層次比秀才低一些,但也有相應的俸祿(跟獎學金、助學金差不多)。狀元、榜眼、探花是殿試前三名,都是優等生的意思,受到的待遇與同級其他學生不同,地位比前面幾者都要高,大多直接加官進爵。

    二.都是科考生的稱呼,都有俸祿。

    要說他們的相似之處,應該是較普通人社會地位高一些,而且都有俸祿。古代考中秀才就有功名,等級依次往上是舉人、進士。進士屬於天子門生,大多直接賜予品階,狀元、榜眼、探花都屬於進士中的一甲進士,剩下的二甲、三甲雖然待遇比不上前者卻也是妥妥地當官人。

    總的來說拔貢、恩貢要歸為一類,從地方廩生中保送優等生參加朝政合格後成為拔貢,遇到國家慶典時進貢的學生成為恩貢。庠生、秀才是同一個意思,與廩生舉人都屬於科考待考的學生,有相應的俸祿,也有公職就業機會,從賬房、師爺到地方官待遇不等。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同屬一類,都是皇帝主考(殿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可直接授予品階。

    三.考中機率小。

    其實古代人考試也跟我們一樣的,只是考試內容侷限在文科,時代不同稱呼不同而已。不要羨慕古代從秀才起就有功名,古人考試選拔比例非常小,有些人考了一輩子還是個童生,連秀才都沒考中更別說其他的了,而且古人就業機會少,除了考功名任公職其他工作很難出頭,基本淪為打雜幫工。

  • 2 # 伊阿衡

    明清時期,國家每六年或十二年從優秀的生員(秀才)中選拔一批人才,到國子監深造,稱拔貢生,畢業後,分配至全國各地任知縣,州判等,到了清代中後期,因捐官候補的多如牛毛,幾乎取消了拔貢。

    恩貢,顧命思義,就是皇帝照顧功臣的子弟,賜貢生身份,享受國家幹部待遇,也可以做官。

    童生經過縣府省三堂考試合格,才能取得生員功名,生員俗稱秀才,秀才分縣庠生和郡庠生,起碼也相當於今天的985本科畢業生,庠生裡面特別優秀者,國家會給予一定的錢米補助,相當於今天的助學金,稱為食廩,也稱廩膳生。

    取得了庠生功名後,有一定的特權,國家免二人徭役,見了縣令不跪,更重要的是拿到了鄉試(省級公務員考試)的考試資格證。

    鄉試考中了稱舉人,享受國家科級以上幹部待遇了!才算真正的出了人頭地。

    舉人、貢生經省學政推薦,可以參加會試(國家縣級幹部選拔),路途經費由國家拔款,背上或船上插面旗"奉旨會試",連強盜都會敬而遠之。

    會試考中了稱貢士,貢士選拔上了稱進士。

    進士分三等,第一等,一二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 ,賜進士及第,能立即任命七品八品的官。

    第二等錄取約二十至五十名,賜進士出身,一般授翰林院院庶吉士,待分配。

    第三等錄取約一百至二百名,踢同進士出身,進入國子監學習,待分配。

    進士仕途起點都比較高,往往都能任命七品知縣等,大學士六部尚書幾乎都是進士身價。

    考中了舉人、貢生、貢士、進士,國家都會拔二十兩銀子,到其家鄉祠堂建旗杆石樹旗杆,以示對讀書人的鼓勵和恩寵。

  • 3 # 楚邾

    要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首先要弄清楚明清科舉制度。明清科舉制度較為傳統的說法為秀才、舉人、進士三級。但事實上,並不止三級。

    科舉之路的第一步為童生。最初,童生並不明確的稱呼,據《明史》記載:“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也就是說,只要是在讀書都可以成為童生。明中後期,童生也開始發生變化,只有那些入學透過縣試和府試考試的人員才有資格稱為童生,並且童生入學也有了名額限制,分大、中、小三等,每級有不同的名額。

    科舉之路第二步為生員,也就是秀才,另外也還可以稱為庠生(因為古代學校稱為庠,所以其中在其中學習的學生就被稱為庠生)。童生參加院試考試透過就可以稱作生員。通常成為生員,社會地位就會發生變化。不過,生員也是有相應等級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分別簡稱廩生、增生、附生。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為廩膳生。明初時生員有定額,數量較少,所以皆食廩。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增多,生員的名額也逐漸增多,這些後來增加的生員就被稱作增廣生。後又在規定的數額之外增加人數,附於諸生之末,謂之附學生。其晉升規則是,凡初入學者都稱為附生,然後在歲﹑科兩試中按照成績的高低遞補增生、廩生。但廩生和增生是有數額限制的,只有空缺時才能遞補。三者中,以廩生待遇最高。

    府學

    這裡還強調一些特殊的生員,即貢生、監生等。一般成為生員之後,都要在地方府、州、縣學校學習,備考參加鄉試等。但也有一批成績優秀者得以被選送到中央學校學習,也就是國子監,這些被選拔上來的生員就被稱為貢生,意即將人才貢呈給朝廷。貢生的形式有多種,如明代的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的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

    國子監

    歲貢,是指特定時間(一般每年或兩三年)從府、州、縣學中選送一定數量的廩生入國子監。

    選貢,即於歲貢之外,另行考核選拔,且沒有廩生之限,凡品行優良的廩生、增生均可,清代拔貢和優貢即參考此。

    恩貢,指在國家慶典如皇帝登基、大婚等年份,除歲貢常例外,加選一次作為恩貢。清代也將聖賢后裔(如孔、顏、孟、增四氏)入監讀書的情況稱為恩貢。

    納貢,所謂“納”,與錢有關,即在明代准許納資入國子監讀書,普通生員身份納捐即為納貢。

    拔貢,清代每十二年(初為每六年,乾隆改)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報送中央參加朝考合格的,稱為拔貢,其各府學二名,州、縣學各一名。

    副貢,鄉試也就是秀才考舉人的考試中,沒有考中舉人,但成績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的貢生。始於元朝至正八年,明朝非常制,清朝定為常制,各省學政在鄉試錄取名單外增列的優秀落榜名單,入國子監讀書肄業,稱為“副榜貢生”。

    優貢,每三年各省學政三年任期滿時,就本省生員擇優報送國子監的,稱為優貢。

    例貢,與明代納貢類似,是指捐款於官家“援例捐納”取得貢生資格,分附貢、增貢、廩貢等(即生員的附生、增生、廩生捐納)。

    監生,也即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最初僅有貢生和廕生(即透過父祖恩蔭入監讀書),不過後來名目繁雜,如例監(不過沒有生員身份的亦可納捐入監)等。

    生員透過在各省每三年舉行一次的鄉試考試後,即為舉人。但在之前,要參加科考獲取鄉試的資格,之後才能參加鄉試。生員鄉試中舉的比例很低,明代生員中舉比例多為三十取一,其中舉率大約為3.3%。在清代前期,舉人錄取率降至1:80,至清中後期,錄取率甚至低於1:100。

    鄉試

    成為舉人之後,可以參加在禮部舉行的會試,透過會試考試,也就成為貢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貢士不同於貢生,成為貢士比貢生榮耀得多。

    會試

    在宋代殿試產生之前,會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此後,元明清沿用殿試考試。殿試顧名思義是在皇宮由皇帝主持的考試。參加殿試的人員即為會試中榜者。殿試考試一般不會進行淘汰,只是在會試錄取基礎上進行重新排名,也即一甲、二甲、三甲進士(參加殿試考試即為進士)。一甲進士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進士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

    以上是明清科舉考試的基本情況,但這些身份有什麼作用呢?最基本的就是做官,明清兩代,貢生、監生、舉人、進士等都可以出仕做官(生員一般沒有出仕為官的資格,但可以透過其他途徑獲得),但其地位卻有很大差別。

    明清出仕為官有正途與異途之分,“而舉、貢得為府佐貳及州縣正官,官、恩生得選部、院、府、衛、司、寺小京職,尚為正途。而援例監生……而終生為異途。”

    首先是正途與異途之分,如例監監生為異途,貢生、舉人、進士等為正途。由正途入仕的官員晉升空間遠大於異途入仕。

    再者,正途出身中又有“學校出身”和“科舉出身”之分。貢生入仕稱“學校出身”,舉人、進士入仕則為“科甲出身”, 較之“學校出身”,“科甲出身”無論是在聲名還是銓選官位上都要高出一籌,所以,儘管許多貢生肄業後已經有了出仕機會,但仍然願意再考取舉人、進士功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蒸丸子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