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樂181
-
2 # 郝華林
話織布工藝
暖暖的棉花 巧巧的織女
綿綿的粗布 長長的歷史
棉花,看到這個詞心緒就拉長,是一種質本潔來又潔去的長。
我是穿粗布長大的,打小就瞭解棉花的種植和布衣的製作,也參加一些種棉勞動,更不會忘記媽媽為我們作衣服的動態和形象。媽媽在地裡摘棉花,我在地頭逮螞蚱。我聽著紡線車嗡嗡聲進入夢鄉。織布機咔噠,那是搖籃曲伴我睡眠。過年穿上新布衣,高興地又長了一歲。布鞋穿破了,腳指老大露出來,衣上補丁像花花。打折的棉褲褲,過了一冬又一冬。
理家能手,種棉高手。媽媽八十春秋的人生畫卷,複製在我們的心田。媽媽已長眠在摘棉花的地裡。媽媽的遺產幾卷粗布,被親友分留紀念。
最可觀又珍貴的是,我父親於1958年用120照相機為摘棉花的媽媽拍的照片,年輕的形象定格,手拿棉花笑容燦爛,一把棉花像火,像花溫暖我們。
老粗布誰說粗,老土布誰說土。黃道婆傳來的技術,在當代展示的又細又巧。
暖暖的棉花,巧巧的織女。
緬緬的想念,長長的歷史。
棉花一朵朵,開在心田。
線瓜一個個,暖在腳尖。
線棉一根根,長久思念。
棉布一捆捆,出在指尖。
布衣一件件,遮當風寒。
棉布一門技術,一脈地香,一份檔案,一份溫暖.
這些影像,記錄在田園,記錄在庭院,有冬天,有春天,有東山太嶽山,有西山呂梁山。
布衣影象,鄉關回望。
老粗布又稱“土布”,在晉南一帶叫母念,它是淳樸的勞動人民以純棉為原料,用原始的紡車,木織布機一梭一布經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了機等大大小小70餘道工序,以二十幾種其本色線經過精心設計可以變幻出近兩千餘種絢麗多彩的圖案。堪稱巧奪天工、千變萬化。在西方紡織技術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床鋪都是用粗布手工紡織而成,由於這種布紡出的衣服線條簡單,色彩單調,質感也較為粗糙.x現代化的到來,粗布淡出人們的生活。 土布不土,粗布不粗,親親的織女,細細的母念。 寬寬厚厚的布,溫溫暖暖的愛.
回覆列表
這門手藝過去是洗染店的專業,後來是農村來的,做手工。現在很少見,因為現在的衣服壞了就不用補了。曾經讓別人織毛衣小洞,不過毛衣與面料織補區別還是很大,因為織補要數紗。眼睛要好,特別細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