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乒乓球球

    近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停擺的國際乒聯執行長丹頓發表公開信,介紹現有賽事體系進行改革的決心。按其設想,未來世乒賽或許只保留團體賽,單項賽則被全新的大滿貫賽取代。如此改革使乒乓球專案接近成熟多金的網球賽事體系,將有利於球員個人發展和觀眾群體培育。

    乒乓球大滿貫是指同時取得過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三大賽單打冠軍運動員。取得這個成就的運動員共有十位:瓦爾德內爾(瑞典)、劉國樑、孔令輝、張繼科、馬龍、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丁寧。由於奧運會四年舉辦一次,各協會單打名額只有兩個,使不少優秀的乒乓球選手都抱恨終生,無緣完成大滿貫成就。

    按國際乒聯設想每年舉辦3到4個大滿貫賽事,那麼乒乓球大滿貫含意就完全變味了,運動員比現在更容易取得大滿貫稱號。如果像網球那樣一年有四個大滿貫賽事,取得這樣賽事的冠軍就能稱為大滿貫選手。在此之上選手獲得全部四大滿貫的冠軍就可稱為全滿貫。在全滿貫的基礎上再獲得奧運會乒乓球金牌就可稱為金滿貫。這樣以前的乒乓球大滿貫就無法與改革後的乒乓球大滿貫相對比,原來的十名乒乓球大滿貫選手將成為歷史記錄封存。

    國際乒聯朝著職業化的方向改革發展無疑是正確的,乒乓球專案需要頂級賽事和明星球員支撐。在設想改革後的國際乒聯大滿貫賽事下,張繼科、馬龍、許昕和劉詩雯這樣的明星、超一流選手完全可以超越年齡限制,既不退役,也不需要加入海外軍團替其他協會效力。只要自己對乒乓球喜歡,對比賽有熱情就可以代表自己去參加比賽,將命運掌握自己的手裡。可以說在新的賽事體系下,張繼科、馬龍、許昕和劉詩雯這些“老”明星球員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他們還將帶動大批粉絲投入到乒乓球運動當中,促進乒乓球專案地發展。

    國際乒聯是世界上唯一全世界所有有登記的國家和地區都有成員協會體育組織,共有226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國際乒聯。從這一點來看,說國際乒聯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廣的體育聯合會也不為過。但在賽事獎金方面等方面乒乓球與網球等熱門體育專案差距是天壤之別。2019年澳網單打冠軍41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2000萬左右。首輪過關就有7.5萬澳元獎金,約合36萬人民幣。而國際乒聯的職業巡迴賽冠軍獎金也僅僅有36萬人民幣而已。

    未來隨著國際乒聯賽事的成功改革,市場化程度越高,贊助商越多,乒乓球專案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和待遇才能穩步提高,整個世界乒壇才會越來越繁榮,受到大眾群體的廣泛關注。

  • 2 # 孤獨巡禮

    我認為如果國際乒聯改革成每年四個大滿貫賽事對沒有取得過大滿貫成就的選手都有利!

    改革前後乒乓球對大滿貫的定義改革前

    改革前也就是現在乒壇對大滿貫的定義是指同時擁有奧運會、世錦賽及世界盃三大賽單打冠軍的選手,在國際乒聯發展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十位大滿貫選手,其中有九位是中國選手。

    改革後

    雖然並未正式改革但也很明顯國際乒聯現在的想法正是在效仿網球大滿貫的賽事,網球每年將法國、美國、澳洲及溫布林登四站公開賽成為大滿貫賽事,只需要獲得其中任何一個公開賽冠軍就成就一個大滿貫,如果乒乓球也改革成這樣,我認為中國公開賽會變成大滿貫賽事之一。

    改革後對哪些選手有利弊有利之處

    這樣改革以後會對怎樣的選手有利?我認為沒有取得大滿貫賽事成就的選手都有利,這主要集中在同一時代同一起跑線的選手,例如新生代選手中國的孫穎莎、王曼昱、王楚欽,日本的伊藤美誠和張本智和等,他們處在一個統一公平的位置,而且將賽事改革後每個運動員對大滿貫的獲得都會變得簡單,不像之前的大滿貫可能要幾年才出一個大滿貫,改革後將可能性放大至每年男女單打最多可產生8個大滿貫。

    不利之處

    這樣改革也會出現明顯的弊端,最大之處就是大大降低大滿貫的含金量,這樣可能直接導致一些選手放棄對大滿貫的追求,如果大滿貫選手成群扎堆的出現那必然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

    改革後對國乒有何影響

    我覺得國際乒聯此次改革對國乒的影響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國乒此前已完成的九個大滿貫的含金量,但這都已經成為歷史,只是在表面會造成含金量不高的假象,影響微乎其微,整體並沒有什麼影響,我認為賽事改革反而會為中國乒乓球隊共獻出更多的大滿貫選手,因為世界上還沒有哪支球隊能撼動中國乒乓球選手的地位,中國乒乓球隊具有每年多少大滿貫賽事就包攬多少冠軍的實力!

    國際乒聯如果改革成每年四個大滿貫事,在我看來對未取得過大滿貫成就的選手都有利,在國乒方面我認為,無論國際乒聯如何去改革,只要不刻意針對,對中國乒乓球隊沒有太大影響,或許會更有利。

  • 3 # 遠方遙望

    這項改革對所有的乒乓球運動員都有利。

    1.對老將們有利。馬龍、許昕、丁寧、劉詩雯是將要退役的老將。在東京奧運會後,他們可能要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或走上教練的崗位,或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但十多年的征戰,這幾位老將對於乒乓球有著無限的熱愛。但是年齡大了,體能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到了一定階段,必定要退役。可4月12日國際乒聯預想的改革方案,又使要退役的老將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重燃戰火。他們可以向國家乒協申請單飛,一年只參加幾站公開賽賽事,其他的世界盃、世錦賽團體賽等讓小將們參加,給小將們歷練的機會。馬龍、丁寧已是大滿貫,他們可以重新起航,獲取新的賽制的大滿貫。許昕、劉詩雯也在原來的基礎上,發揮優勢,樹立奪取新大滿貫的信心。

    2.對年輕運動員有利。陳夢、朱雨玲、孫穎莎、王曼昱、樊振東、林高遠、梁靖崑、王楚欽等年輕球員也會對奪得大滿貫樹立自信。在沒改革之前,得一個大滿貫需要四年的時間。四年的拼搏、四年的等待,才能換來一個大滿貫。況且這隻有參加奧運會的幾位單打選手才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國際乒聯預想的改革,就把得大滿貫的時間縮短了三年。用一年的時間只要四站都拿到了冠軍,就是新賽事的大滿貫。而且改革後,得大滿貫的機率由點鋪到面,也就是隻要肯努力,只要有技術,只要心態好,就能拿到新賽事的大滿貫。

  • 4 # 張全民

    我認為對女乒老將劉詩雯,小將孫穎莎,陳夢,朱雨玲,王曼昱。男乒對老將許昕及樊振東,小將王楚欽,梁靖崑等年輕優秀運動員早日快速拿到大滿貫世界冠軍是利之機。

  • 5 # 乒乒風度

    每年四個大滿貫賽事對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陳夢最有利,其次是國乒孫穎莎,第三是伊藤美誠。這項新制估計2022年能實施就不錯了。那時劉詩雯與丁寧己經退役了。根據劉、丁目前的競技狀態,她們技術顯落後,要拿大滿貫賽的冠軍很難了。

  • 6 # 精英記憶

    此項規定對於國乒來說相當多的人都有希望了,否則奧運會只能有兩人單打參賽,有四年的週期,當年的孔令輝及現在的馬龍,鄧王張李丁均是領軍人物,才能去有機會,劉國樑張繼科都是一有機會參賽的那三四年的巔峰期才奪大滿貫的。

  • 7 # 微乒乓

    支援!

    說實在的,乒乓球的大滿貫對於運動員來說,幾乎就是一個“折磨”了。比如二王一馬,比如現在的劉詩雯,二王一馬已經退役,很遺憾,一生拼搏賽場,未能取得大滿貫榮光。這對於他們來說,的確是非常遺憾的,按實力來論,他們三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的,只不過由於機緣巧合,相生相剋,未能完成。但你說他們三人難道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嗎?我個人認為已經具備。國際乒聯之所以預想效仿網球,實行一年的大滿貫賽事,其目的還是為了繁榮與刺激乒乓球球市,提高賽事的關注度。儘管乒乓球與網球性質可能不太一樣,但不得不承認,網球的上大滿貫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乒乓球,只有一個一年的世界盃,一個兩年的世賽事,一個四年的奧運會。週期過於漫長,但比賽是經常需要的,也就是生活是一直在繼續的。級別小/獎金低的賽事吸引不來多少觀眾,也吸引不來大的贊助商,而如果搞每年四個大滿貫,相信是可以改觀這樣的情況的。也就是說觀眾增加,贊助商力度加大。

    我想這也是國際乒聯的初衷吧。你說呢?

    至於有的人會說,這樣一來,會降低大滿貫的含金量。要我說,自從有了大滿貫這個稱呼以來,除了瑞典的老瓦,其他全部是華人,有9個。的確含金量高,人們更多時候也會提起他們來,他們的確是塔尖中的尖頂。但反過來說,每年產生的話,可以更提高運動員的自信心與知名度,球市會更繁榮,國際乒聯的收入也會相應增加,球迷應該也會更多到現場購票觀看,這樣不是更好嗎?要知道,國際乒聯的目的就是欲提升世界各國的水平和球星,而不是華人一枝獨秀,這的確也不利於全世界推廣。當然,冠軍是實打實打出來的,但是有時候大包大攬,也確實會失去懸念,觀多們可能會興趣寡然的,結果提前就知道了,沒有緊張激烈,至於現場觀看比賽的的球迷少,這也是客觀。

    所以,一年四個大滿貫賽事這種預想,我個人是支援的,我認為是一件好事兒。

    朋友,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京都議定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