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吳起作為著名軍事家,在和秦軍的長期作戰中總結出了,一支部隊能否打勝仗,不在於它擁有多少兵,而在於擁有兵多少精兵的軍事理論。於是吳起向魏文侯提議想建立一支精兵部隊,並向其推薦了選拔精兵的考核標準和方法。最後,魏文侯採納了吳起的建議,並組建精銳部隊,叫作武卒。

    首先,魏武卒究竟有多厲害,看它的選拔過程就知道了。武卒的選拔要求非常高,能被入選計程車兵必須身披三重甲,手持一支25斤重的槍,腰間佩戴一把銅劍,背上還要背一塊10斤重的盾牌以及五十支箭和一張弓。不僅如此,還要每人帶三天軍糧,在半天時間內行軍一百里路程,還能在不休息的情況下投入戰爭。只有能達到全部考核標準的人,才能成為魏武卒。這跟現在的特種兵訓練不相上下,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從魏武卒的選拔中就能看出,日後建立的魏武卒精兵部隊肯定英勇無比。

    除了武卒的選拔嚴格之外,武卒的待遇也是非常好。國家免除了武卒和其整個家庭的徭役賦稅,還讓他們論功授爵,給予武卒固定的報酬。這跟當時的強徵兵,無報酬,自帶乾糧,且死後無人問津的徵兵體系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利益驅使下,武卒保持著極高的戰鬥積極性,並且在戰場上能服從指揮,全力以赴,打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有魏武卒百戰百勝之說。

    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暴發,吳起率五萬魏武卒打敗了秦國的五十萬大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神話。

  • 2 # 指動濟南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堪稱是歷史上的第一支“特種兵部隊”。不僅兵士全是百裡挑一的勇壯之人,而且戰法先進,進退有據,萬人猶如一體。

    打造這樣一支虎狼之師的人就是吳起。對於魏武卒的戰功記述,散見於各種史料中,對於吳起的練兵之法,主要載於《吳子》。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魏武卒究竟有多厲害。

    1、魏武卒的選拔百裡挑一

    如何才能成為魏武卒呢?史料記載,身穿重甲,持12石強弩,攜3天口糧,執長戟,懸鐵劍,背犀櫓,半天內跑完100裡的人,才能成為“武卒”。解釋一下12石(dàn)強弩是什麼意思?按古制,1石為60斤,12石為720斤。這裡不是指弩的重量,而是指弩的拉力。

    武裝、負重、半天完成百里強行軍,這是吳起選拔魏武卒的標準。那麼有多少人能達到這個標準?史料稱,鼎盛期魏武卒有5萬人,而戰國時期魏國的人口總數約500萬。如此計算,魏武卒的選拔真正是百裡挑一。

    2、魏武卒的作戰紀律嚴明

    在《吳子》中,吳起對魏武卒的作戰紀律有嚴格的規定:進有重賞,退有重刑,行之以信。令制遠審能達此,勝之主也。向進衝鋒的有重賞,向後逃跑的有重刑,賞罰分明,軍令如山,言出必必信。確能做到這些,就掌握了勝利的主因。

    吳起練兵追求“父子兵”的境界:平時守法,戰時有威,進時銳不可擋,退時速不可追,即使被隔斷也能保持陣形,即使被衝散也能自行恢復佇列。上下同安樂共患難,團結一致不離散,連續作戰不疲倦,無論打向哪裡,都戰無不勝。

    3、魏武卒戰術素養極高

    戰國時其他各國依國力、人口的不同,常備軍隊一般是30萬至100萬。魏武卒以區區5萬人橫行天下,依靠的是陣形、陣法和整體的力量,也依仗了單兵作戰能力。吳起認為,士兵在戰鬥中常死於缺乏技能,失敗於不熟悉戰法。

    魏武卒在訓練中,講究一人學會了戰鬥本領,要十人、百人、千人、萬人傳學。戰法上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陣法上“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對各種變化都要了然於胸。

    4、魏武卒行軍有方

    在陣形編排上,吳起要求個子矮的拿矛戟,個子高的用弓弩,強壯的扛大旗,勇敢的操金鼓,體弱的搞後勤,主意多的編在一起、老鄉編在一起。同時,不在“天灶”紮營,不在“龍頭”駐兵。天灶指大山的谷口;龍頭指大山的頂部。

    魏武卒還按軍旗的不同,承擔不同的作戰任務:左軍用青龍旗、右軍用白虎旗、前軍用朱雀旗、後軍用玄武旗,中軍用招搖旗。所有軍列都要聽眾中軍的指揮。

    魏武侯曾詢問吳起“軍隊依靠什麼打勝仗?”吳起答:“練好兵就能打勝仗。”魏武侯又問:“不在於兵力多少嗎?”吳起回答:“法令不嚴,賞罰無信,鳴金不停,擂鼓不前,即使有百萬軍隊,又有什麼用處呢?”

    歷史上的第一支“特種兵部隊”魏武卒,於前389年在吳起率領下,以5萬兵力打敗秦國50萬大軍,以一當十,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 3 # 伊閱

    魏武卒有多厲害?它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首個“特種兵部隊”,單兵作戰能力強,混合作戰能力更強,以力量、速度、英勇、果敢、不畏死亡而著稱。

    公元前389年,秦國派50萬大軍,進攻秦國東進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陰晉。與魏武卒進行正面衝殺,魏武卒個個以一抵十,來回衝殺秦軍,結果秦軍大敗,那麼魏武卒到底厲害在哪裡?

    其一:士兵的選拔要求極為苛刻。

    凡能身著全副甲冑,執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約今30公斤),揹負矢50個,荷戈帶劍,攜三日口糧,在半日內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選為“武卒”。

    因此魏武卒個個都是強悍勇猛高大計程車兵,這樣一來就和其他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二:高回報、高工資、高獎勵。

    凡是進了魏武卒計程車兵,免除其全家的徭賦和田宅租稅而且還經常給士兵家人送去食物以及錢財,讓士兵可以安心作戰,無後顧之憂。他們的報酬也比不同士兵要高出好幾倍,加上魏武卒裡同樣以軍功分為三等,每個等級待遇也不同,每個人都想往上爬。據說秦軍率領五十萬大軍行至魏國城外,魏武卒計程車兵不但不害怕,自己就穿好鎧甲怎麼迎戰,來換取戰功。

    其三:高強度訓練。

    這讓魏武卒士兵個個得到提升,每天都要進行體能訓練,比現代的特種兵還要艱苦。

    所謂兵強強一個,將熊熊一窩,不但魏武卒刻苦耐勞,身為將軍的吳起也一樣,同士兵們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睡覺,這樣的將領能帶出不好的兵嗎?據說吳起給一個士兵吸膿,該士兵的母親嚎啕大哭,別人問他為什麼哭,不應該高興嗎?婦女說,我的夫君就是因為吳將軍給他吸膿了,所以上陣特別有勁,每次都身先士卒,最後戰死了,我怕我兒子也這樣啊!

  • 4 # 優己

    不是魏武卒有多厲害,而是當時的其他軍隊太渣!我們有看到一條資料,吳起請戰時曾提及要讓這五萬沒有立過功的人出戰,最終打敗這五十萬秦軍!也就是說,這五萬魏武卒也不是最強的魏武卒,他們只能算是兵員素質好,但是經驗值為零!

    在當時,所有部隊都是非職業部隊的!他們是戰時為兵,和平時代為民。這種部隊的戰鬥力是因人而異的,有長年打仗的,訓練足,戰鬥經驗豐富自然戰鬥力強。有時候好幾年沒打仗自然也就完全沒訓練,也沒有戰鬥力!而且因為一個國家的軍隊具有區域性,有地方比如邊防軍經常打仗,這種戰鬥力就強。駐防軍則因為沒打仗疏於戰備。把這麼兩支部隊放到一塊還會互相牽制!導致戰力更弱!

    魏武卒則是戰國第一支職業部隊,這是魏文候建立的一支純為保鏢使命成生的部隊!魏文候建立這麼一支部隊的目的是保護魏國的商業利益。魏國當時的國家經濟來源是以鹽鐵糧食貿易為主的。商業貿易每天發生,根本等不及戰爭才臨時徵兵。所以這支部隊區別於當時所有的武裝力量!打仗就是他們的職業,沒打仗的時候就訓練!這使得他們戰鬥力非常穩定,基本上持平其他國家的邊防軍!但是他們的整體性更好,每支小部隊的戰鬥力都差不多,使得他們作戰協調性更好!

    這兩個優勢使得魏武卒的戰鬥力在當時非常強!但是並不算是最精銳的部隊。這種侷限使得其他國家軍隊職業化後就沒優勢了,比如,秦國鐵鷹銳士!

  • 5 # 鐵錘文史

    我分四點答題:1,魏武卒,牛! 2,魏武卒,富! 3,魏武卒,勝!4,魏武卒,卒!

    1,魏武卒,牛!

    魏武卒首先是單兵技能超強的兵王。

    《荀子議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

    三層鐵甲,手執長戟鐵矛,腰懸鐵劍,身背50支弩矢和強弩,攜帶三天軍糧,半天急行軍一百里。

    魏武卒其次是紀律嚴明的鋼鐵雄獅。

    戰神吳起治軍嚴明,紀律是高壓線和死亡線。傳聞有一次兩兵交戰,尚未擊鼓,一名魏武卒竟然直接衝進敵營,砍死兩名敵人返回陣營。吳起二話沒說當場斬殺!一支軍隊,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怎能不強大!

    2,魏武卒,富!

    任正非有句話特別牛逼:哪有什麼人才不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兄弟,如果老闆給你一千萬一年的報酬,你不得想盡一切辦法玩命的把事業做好,保住這千萬年薪啊!在這玩命的工作中,你不就以光速成長起來了嗎?而魏武卒之所以這麼強悍,也跟福利制度有關:

    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

    選拔成為魏武卒,全家分得百畝良田,立功的升職提拔,親屬兒女全有獎賞。正是犧牲俺一個,幸福全家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魏武卒能不狠嗎?

    3,魏武卒,勝!

    從前405年建立魏武卒,到前383年奔楚。吳起率領魏武卒23中“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保持了不敗的戰績!

    標誌性戰役:前405年,龍澤之戰,滅齊軍三萬!

    前389年,陰晉之戰,5萬魏武卒破秦軍虎狼之師50萬!太屌了,難怪叫陰晉之戰!

    4,魏武卒,卒!

    魏國成也魏武侯,敗也魏武侯。魏武卒聲名鵲起是因為魏武侯重用吳起,到了晚年,這個老東西幹了兩件腦子進水的事兒。第一,逼走吳起。第二,四面樹敵,破壞三晉聯合。繼位者魏惠王再次吃錯藥:遷都大梁。把自己架到原本戰火紛飛的中原,硬是把自己做成功了一道開封燒烤!遷都之後,齊國率領小弟趙、韓像切香腸一樣蠶食魏武卒。

    前354年,桂陵之戰,魏武卒,敗!

    前341年,馬陵之戰,魏武卒,衰!

    前293年的伊闕之戰,魏武卒,卒!

    魏武卒,卒!

    總結:魏武卒在戰神吳起調理之下,成為戰國初期軍隊之王,原本有希望一統江湖,千秋萬代,但是因為魏國君王的連續昏招而湮滅於塵土之中。所以,魏武卒的故事再次驗證了一個真理,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不對,說錯了,應該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 6 # 可食中國

    陰晉之戰是否真實存在,其實是存在爭議的,只在《吳子》一書中記載,是發生於公元前389年,秦國起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被郡守吳起以少勝多擊敗秦軍,也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我們無從可靠其真實性,但是可以就已有史料做一些分析。

    第一,看看當時秦魏國力

    公元前389年,是秦惠公和魏文侯時期,此時魏文侯以李悝為相,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魏氏迅速強盛。

    而秦國正值百年衰弱,國力衰微,四處受挫,離商鞅變法還很久遠,實際上屬於很菜的一個段位上。秦魏國力上不在同一個級別。

    第二、秦魏軍力對比

    秦國50萬軍隊都是從全國臨時徵召,以農民為主,實力參差不齊,且是自帶軍糧,缺乏訓練,士兵基本沒有什麼福利,其實有點類似於雜牌軍,更缺乏一個足夠優秀的將領,聲勢浩大表象下虛弱的軍力。

    而魏國拜吳起為將,用三年時間論功行賞,厚待軍屬,培養了一批忠誠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急於以一戰立功的魏武卒。面對這次秦軍大規模進攻。吳起在前期就做了充分的情報工作,並且做出了正確的預判,還做了積極的動員。

    所以,魏軍人雖少卻全是裝備精良的魏武卒,秦國兵雖多則多是簡單武裝的秦國農民,在這場裝備士氣訓練絕對差距的戰爭中,秦軍面對強大的魏軍無力抵抗,魏武卒第一次取得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也成就了其赫赫威名。

    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之後,秦幾乎亡國,諸侯開始卑秦,秦國上下深以為恥,之後也激發了秦國奮發圖強,想一雪前恥的決心,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在獻公手上抬起了頭顱,再往後一路先前,在漫長的博弈中,秦國最終勝出,而這就是一場更加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故事了。

  • 7 # 使用者94738516596

    魏武卒被稱為是中國的第一支特種兵,在戰國時代也創造了很多神話。

    魏武卒是吳起一手建立的,在吳起的手裡創造了不敗神話,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首先就是來看魏國奪取秦國的河西之戰,其實在三家分晉之前,秦晉兩國就已經在爭奪河西之地了,可以說之後的魏國和秦國又是一樣,秦魏兩國爭奪河西之地前前後後打了上百年,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魏國率先強大起來,這個時候公元前409年魏武侯任命吳起為主帥,佔領了秦國的河西地區,秦國退守到洛水,至此魏國基本上佔領了全部的河西之地五百多里。吳起又率領魏武卒攻下函谷關。

    之後公元前389年秦國五十萬大軍來犯,企圖一舉拿下河西之地,當時魏國已經在這裡設定了西河郡,吳起就是郡守,當時吳起手裡只有五萬魏武卒,其實關於這場戰役在各個史書上記載的都是非常少,幾乎是沒有的只有在《吳子·勵士》裡面有記載,不過也都是寥寥幾句,一筆帶過。此役之後魏武卒名震天下,魏國當時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當時不光是秦國,趙國,楚國,齊國等等都敗在了魏國的手裡。比如說公元前405年吳起率領魏武卒在龍澤打敗齊軍,次年又攻入了齊長城。

    就是這樣的魏武卒從未有過敗仗,但是吳起之後的魏武卒也有敗仗,比如說在之後的龐涓手裡,魏武卒基本上被損失殆盡,之後在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 8 # 莪就不懂了

    良兵而已,5萬勝50萬……吹出來的!

    也太不把人不當人了。

    吳子“72、64”這也都是後人杜撰的。他是良將,有沒有這麼誇張鬼信。

    孫猴子還有72變呢。這倆數字在古代是帶宗教色彩的。所以常被各種誇張寫法引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車身結構件及車身覆蓋件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