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事閒拉呱
-
2 # 藍天影視精剪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為了領土經常發生戰役,特別是小國要想生存下去更是困難重重。我們今天來說說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陰晉之戰。陰晉之戰到底有沒有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後世人是怎麼樣評價陰晉之戰的呢。
秦王大約在公元前389年,當時的秦國的國君為了搶回曾經被魏國奪取的領土河西,位置大概是在今天的陝西,一共徵兵五十多萬。這次徵兵可是全國動員的,這次是秦國君非常重視的,大部分年輕人都積極參加。
為什麼這次戰役那麼多年輕人都積極參加呢?因為他們沒得選擇,由於秦國的地理位置有點特殊,這次是一場事關國家安危的戰役,河西一直是秦國的門戶,上一次戰役就丟掉了,不把它收回來國民和秦王都不會安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雖然秦國這次備足了兵馬糧草,秦國發動的這場戰役偏偏遇到了一位厲害的角色,他就是魏國的名將吳起。有時候打仗不是你人多就行了,領導的將帥非常重要的。戰術上的失誤就有可能讓你全軍覆沒,要不古代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兵法書籍。秦惠公領導的五十多萬秦軍就這樣敗給了吳起領導的五萬多人的小部隊,其實這五萬人還是吳起訓練軍隊中最差的一部分人。
陰晉之戰
說起吳起這個人不但在戰場上有他的一套理論,在平時練兵上也有他的獨到之處。戰場上對待士兵非常嚴厲,生活中對他們又很好。平時哪位士兵身上長了瘡,吳起他會用嘴幫他把瘡毒吸出來。士兵都是很感動的,這也是不為人知的事了。
吳起
有學者說,這次吳起帶領的部隊能夠取勝是因為士兵的待遇非常優厚,而且他們的裝備也非常的先進。在徵兵上都是選擇出色計程車兵而不是越多越好。
這次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對後世人非常有借鑑的意義,特別是吳起怎樣優待士兵和家屬。士兵沒有後顧之憂了,打起戰了肯定會很拼命。有這樣計程車兵肯定是戰無不勝了。
-
3 # 朱迪斯
陰晉之戰發生於前389年,秦國起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被郡守吳起以少勝多擊敗秦軍的著名戰爭。然而,陰晉之戰卻沒有被《史記》及諸多史料所記載,僅在《吳子》一書中所出現,故真實性有爭論。
歷史上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地區時常發生戰爭。前409年至前408年,魏文侯以吳起為大將,率兵攻打秦國,奪取了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元裡(今陝西省澄城縣南)、洛陰(今陝西省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等五城,長驅直入至鄭(今陝西省華縣)。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並築重泉城(今陝西蒲城縣東南)加以防守。魏國佔有全部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經由翟璜推薦,由吳起擔任西河郡守。
魏國佔有河西地區後,成為秦國東進的心腹大患,此後秦國多次進攻該地區,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施行此法三年後,秦國於前389年再次調集五十萬大軍大舉進攻西河郡,數萬魏軍立即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冑要求作戰。吳起請魏武侯派他率領五萬名沒有立過功計程車兵反擊秦軍。武侯同意並加派戰車五百乘、騎兵三千人。作戰前一日,吳起命令三軍:“諸吏士當從受敵車騎與徒。若車不得車,騎不得騎,徒不得徒,雖破軍皆無功。”。翌日,秦魏兩軍於陰晉大戰,因魏軍士氣高昂、將士用命,終於以五萬魏軍打敗五十萬秦軍,成功保住河西。
真實性,確實存疑!五萬對五十萬,而秦國都是虎狼之師,未解之謎,期待有更多發現!
回覆列表
我認為應該是存在的。
下面我們做一個大膽的分析:
陰晉之戰因何而起?結果如何?在戰國七雄中,魏國最早進行了李悝變法,社會經濟穩定發展。魏文侯又任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使得魏國國力大為增強,率先稱雄。
公元前389年,秦國為收復河西失地,舉全國之力起兵五十萬進攻魏國西河郡,被吳起率領的五萬魏軍打敗,成為了當時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吳子 勵士 第六》記載:行之三年,秦人興師,臨於西河,魏士聞之,不待吏令,介冑而奮擊之者,以萬數。……今臣以五萬之眾而為一死賊,率以討之,固難敵矣。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眾。此勵士之功也。"
秦國上下深以為恥,影響深遠在這場戰爭中,秦軍人數雖多,但士氣低落,武器落後,面對戰鬥力強大的魏軍無力抵抗。被魏軍在陣中反覆衝殺多次, 秦軍大敗而逃,傷亡慘重。
戰爭失利給秦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公元前387年,秦惠公鬱鬱而終,兩歲的秦出子繼任新君。公元前384年,秦國宮廷發生兵變,秦出子被廢,秦靈公太子嬴師隰被迎立為秦獻公。秦國也因為這場戰爭痛定思痛,開始勵精圖治,積極變法。
勝者為王,大肆焚書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思想統治,丞相李斯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了建議:史書只保留《秦紀》,其餘六國史書統統燒掉。
結束語秦始皇焚書時,將與陰晉之戰相關史料付之一炬。而《吳子兵法》為兵書,不在史書之列,以及其具有軍事研究價值,所以得以保留。
因此,陰晉之戰應該存在,但只有《吳子兵法》有所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