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說一段歷史
-
2 # 相州背嵬軍
本劇開頭就開始擺爛,毫無歷史根據的旁白交代背景:
“因為遼國屢次入侵,北宋決定與正與遼國發生戰爭的金國聯合,共同抗遼。。。”
自從宋遼於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如今簽訂澶淵之盟後的一百多年間,雙方除了邊境上的小摩擦,基本沒有發動戰爭,直到徽宗末期的童貫聽從了遼國漢人馬植(後更名趙良嗣)的建議,說服徽宗聯合金國共同滅遼,想要拿回傳統漢地燕雲十六州,
於是北宋宣和四年宋軍開始伐遼,先後遭遇蘭溝甸、蘭溝、範村慘敗;
郭藥師襲燕失敗,縋城而還;劉延慶盧溝河燒營夜遁,眾軍大潰,宣和五年童貫才花大價錢買下了被金人“盡掠而去”的燕京空城。這明明白白的是北宋毀約,尋釁開戰的。
劇中不但有時間順序顛倒的問題,連人物的身份都搞錯了。例如劉韐,劉韐“第進士”,拜過述古殿直學士、延康殿學士、資政殿學士,做過轉運使、知州、參謀官等文職,是個比較典型的“以文御武”的代表,典型的文臣,
宣和四年劉韐的差遣是“真定府路宣撫使”,可以稱他為“帥臣”如果有人敢在劉韐面前稱他為“將官”,估計劉韐會氣的毫不猶豫地拿大耳刮子招呼上去,
編劇心目中,帶兵的肯定都是五大三粗的將軍之類人,
看到劉韐的造型後,之後不出所料,每一幅畫面、每一句臺詞依然都是槽點,編劇組的栽贓水平比秦檜還高,這部劇就不該叫《精忠岳飛》,改叫《精忠秦檜》或者《戲說岳飛》才對。。。
熟知宋史和岳飛的人都知道岳飛軍事生涯的巔峰就是郾城大戰大敗金國鐵浮屠,
這本應該是個重頭戲,卻成了鬧劇,只見金軍騎兵駕著戰車,車輪轂外邊裝著鋒利的長刀,這哪是鐵浮屠,這分明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戰車,
真正的鐵浮屠是重甲騎兵(圖一),根據考證,鐵浮屠後邊確實拉著東西,但是那不是戰車而是拒馬,表示鐵浮屠出戰只要不勝,絕不回頭的意思。。。
到了後邊岳飛冤案入獄更是難以恭維,岳飛與秦檜獄中對話時反嗆秦檜:“你不也只是皇上的一顆棋子”?
這是真把岳飛、秦檜都當政治低能了?如果岳飛真的這樣說過,秦檜都不用費盡心思羅織罪名嚴刑逼供卻仍一無所獲,直接把談話內容抄一份,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請旨殺死岳飛了。。。
編劇還完全替秦檜坐實了王俊誣告“岳飛與張憲通書,欲圖謀反”的罪名——岳飛下獄後仍與牛皋通書,並以主帥的身份直接向舊部下軍令,
紹興三年(公元1133)十二月牛皋由朝廷分隸於岳飛帳下,牛皋雖然是下屬,但年齡比岳飛要大上十幾歲,他可能稱岳飛為“嶽相公”、“嶽樞副”、“嶽宣撫”……就是沒有可能稱“嶽大哥”。看來編劇這個行當,論資排輩搞成習慣了,誰地位高的就誰就是大哥。。。
編劇讓牛皋進行了一番聲情並茂不輸馬丁路德金式激情的演講,成功地煽動了一場軍隊譁變,
他們居然要上臨安找“昏君奸相”討說法,這擺明就是要造反的節奏。
我們知道,岳飛平常[與將校語,必勉忠孝節義。]南宋所有的駐屯軍中,最不可能造反的就是岳家軍。事實上岳飛的死雖然讓岳家軍大多數人心中不平,紹興十三年正月還有舊部捷勝軍副將楊浩不顧禁令冒死上書替岳飛辨冤而遭到除名編管,卻在當時沒有引起譁變。
編劇還嫌岳家軍謀反的罪證不夠明顯,觀眾理解不到,還特意透過牛皋強調,牛皋一聲大吼讓三歲小孩都能明白,岳家軍只尊岳飛,不鳥朝廷。不得不佩服編劇,把禍嫁得如此大義凜然,真踏馬高啊!
但是,居然,然而。。。劇中牛“得金”煽動的這場譁變被岳飛下令阻止了,岳飛案在名義上是“詔獄”,關押岳飛的是南宋大理寺獄,他居然還能讓人傳令舊部。
這編劇還以為秦相公主持的詔獄跟他蹲的看守所一個熊樣,只要關係走到位就能隨時往外打電話似得,
編劇透過這一情節設定坐實了連書都沒有的“岳飛與張憲通書”編劇草擬的岳飛給舊部的命令內容是什麼呢?大家奇文共賞:
[岳家軍舊屬聽令:好生惡死,天下常情,若臨大難而不變,視死如歸,非忠義之士有所不能。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若要不導致唐末五代那樣天下大亂、生靈塗炭,舍飛一命,勢在必行。你等切不可妄動。此乃軍令。]
從這段半文半白的“軍令”中,我們能看到文天祥、譚嗣同……乃至袁老溼、紀老溼、易老溼們……的身影,不由讓人回憶起當年初學文言文的青春時光。。。。。。
透過《三朝北盟會編》可以瞭解到,紹興三十(一)年宋金交惡時趙構感嘆“岳飛若在,虜人豈能至此”,下令修建岳飛廟。這是有記錄的由官方修建的最早的岳飛廟,
狗血的是,劇中趙構竟然提前二十年早早就建了一座“嶽公祠”,他一邊等著岳飛畫押,一邊淚流滿面地守在嶽公祠外懷念岳飛
岳飛被害的地點也由眾多史書明確記載的“獄中”被劇組正式確定為不落俗套的“風波亭”,
這部再現網路謠言和扯蛋的肥皂劇BUG太多,憑我這半吊子歷史水平估計一集就能摘一百條,影響最大最能到史盲潮點的就是趙構那句:
“岳飛啊,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你的公道在這裡,朕的天下也在這裡。”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4明確記載,紹興十二年正月十四日趙構正式聽取万俟卨、週三畏彙報岳飛案情,此時距岳飛被害已經過去半個月,《要錄》卷143錄入的刑部大理寺狀、貼黃、裁斷、取旨、改判是全都沒有日期的,被籠統記載在於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條下,而這一過程少說也得花上半個月。
古代皇帝如果以賜死的方式讓臣子去死,那臣子還能體面地死去的,既可以達到殺人的目的,又可以彰顯自己的仁慈,這種既做了表砸又立了牌坊的事自然會詔告天下滴,《遺史》《宋史》等諸多正史中:“檜以書付獄,卨卒致飛於死”的記載是可信的,也就是說是秦檜矯詔殺了岳飛。
劇中趙構這段看似痛惜岳飛的話夾帶私貨,既掩蓋了趙構昏庸無能被秦檜借議和架空,又掩蓋了秦檜架空趙構矯詔殺害忠良的史實。讓沒有接觸過正經史料的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就形成一種錯誤認知,
“英明神武”被金軍嚇碎了蛋子的趙構從社稷大計出發,不得不殺掉不聽招呼的岳飛,忠君愛國沒有在金軍完顏昌帳下立下赫赫戰功的秦檜只不過是趙構的白手套而已。
岳飛不是都說了嘛,自己和秦檜都只是趙構的棋子而已,所以說,明君趙構是從大局出發,“聖相”秦檜只是執行命令。。。
說到感情戲,岳飛與李孝娥的感情似乎與歷史上說的也有很大差距,這裡的李孝娥一下成了韓肖胄韓夫子的義女,這且不說,最後還成了岳雲的繼母,這似乎多少就有玩笑大了吧?而且最讓人不解的是給岳飛還安排了一個叫“安娘”的女兒。
當然,這部劇有一個地方尊重了事實,那就是沒讓嶽雷這個人物出現,而是在岳雲之後直接讓嶽霆出現在了觀眾的面前。這多少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還有象金兀朮出場的時候挺搞的,讓這個金國第一大力士去跟獵豹般地抓鹿,不覺得有些滑稽嗎?並且更搞的是,這位金人抓住鹿的時候,是用嘴直接將鹿給咬死了,不知道導演是想突出金人哪點,這是沙雕還是野人?還是說為了顯現這人的強大?當然啦,鹿血真的是大補,可生喝之後是否補就不太清楚啦。
而秦檜與岳飛據資料顯示是想差了十幾歲,可是在劇中似乎秦檜還要比岳飛年輕,人家岳飛都二婚了,可秦檜卻未結婚,甚至岳雲都快可以打醬油了,秦檜才剛認識王氏,而且這裡的王氏居然還是個大家閨秀,但卻有點男人化。歷史上她是這樣的人物嗎?再說從劇中的開始描述來看,似乎秦檜一開始的人品並不壞,但結婚之後出現在岳飛他們面前的時候卻一付壞人的嘴臉,這中間似乎也少點什麼。
種種這些令人不解的地方還只是看了幾集之後的感慨,這部劇又是在暑期這個時間熱播,真不知道現在的這些娃娃們看完之後又會如何理解岳飛這個歷史人物,如果只是一部武打劇倒也罷啦,可講述的又是歷史故事而且還是一個經典歷史故事。能讓那些本是花朵的孩子們從中學到什麼呢?會不會誤導了這些孩子們,作為家長又是否應該讓孩子們看這部劇,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說,我們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劇中諸多硬傷胡謅不過是劇組的集體夢遺罷了,這部由一群三流文藝青年分集執筆的“歷史劇”不過是掛著“還原歷史”的羊頭在賣著“結合演義再現網謠”的狗肉而已,毫無歷史和參考價值,只是扯淡一流罷了
回覆列表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來聊聊我的看法吧,精忠岳飛這個部電視劇,我也看了,這個裡的故事情節,我感覺結合了,以往好幾個版本關於岳飛的故事,還有南宋歷史,更多的是帝王的權謀之術,人性的真實,這部製作,我感覺投資可能不足,場面太過拼湊,除了感情戲拍出來了,場面效果太差,感覺打仗像鬧著玩一樣,不過劇情裡面,有替秦檜平反的意思,把以往故事裡對秦檜,大奸大惡的嘴臉來個大變革,其實個人感覺,這部劇情裡面的秦檜,也可能是歷史中的真實更接近一些,秦檜本人確實是個貪官,也有可能是金國派過來的奸細,但是有些資料記載,秦檜本人也確實有才,他只是兩國之間鬥爭的棋子罷了,縱觀歷史劇中,用反奸計,間諜來謀殺敵方大將的比比皆是,又有幾個落的像秦檜一樣的罵名。還有就是,岳飛本人能力問題,這部劇裡面沒有把那種,軍事計謀,運籌帷幄拍出來,都說拍的感情戲太多。我在這部劇裡面沒有了解歷史上的岳飛,不過我透過這部劇瞭解了一些南宋的歷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