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葫蘆金剛爸爸

    三影和三瘦分指兩個人物

    三影是指張先、三瘦是指李清照

    張先

    北宋詞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

    張先於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1] 。此後常往來於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並與趙抃、蘇軾、蔡襄、鄭獬、李常諸名士登山臨水,吟唱往還。元豐元年卒,年八十八。《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一名安陸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張先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善於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他以善於用"影"字著名。這些"影"字句,往往動中顯靜,以朦朧飄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寧謐的意境。宋祁很讚賞他的"雲破月來花弄影",稱之為""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他自己也很得意於"雲破月來花弄影",以及"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因而自稱"張三影"。

    張先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被人稱之為“張三中”。張先對人說:“何不稱為‘張三影’,‘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遂稱之為“張三影”。

    李清照

    一代詞人李清照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雅稱別號,比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約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是較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個。

    所謂“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詞,來形容花容人貌,並創造了三個因“瘦”而名傳千古的動人詞句。 在《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陳廷焯評價為“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稱“‘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在《如夢令》中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句,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在《醉花陰》中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據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一詞後,寄給了兩地分居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便3天3夜閉門寫作,得15闋,與李清照的詞混在一起請友人陸德夫賞鑑。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絕佳。”

  • 2 # 天之俊才

    宋三影:

    1隔牆送過鞦韆影;

    2雲破月來花弄影;

    3墮絮飛無影。

    宋三瘦詩:

    1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3 # 空島空心73673014

    宋代是中國古代詞文化最著名的朝代,所以宋朝有很多著名的文人,三影指的是宋朝文人張先詞的三首佳作,張先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善於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他以善於用"影"字著名。這些"影"字句,往往動中顯靜,以朦朧飄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寧謐的意境。宋祁很讚賞他〔天仙子〕中的"雲破月來花弄影",稱之為""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齋閒覽》)。他自己也很得意於"雲破月來花弄影",以及〔歸朝歡〕的"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剪牡丹〕的"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因而自稱"張三影"。清人李調元以為:"尚有一詞(即〔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中"無數楊花過無影",合之應名"四影"。"(《雨村詞話》)其他還有"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青門引〕),也寫得不錯。

    三瘦,說到瘦,最先想到李清照的一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其中一“瘦”,所以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詞,來形容花容人貌,並創造了三個因“瘦”而名傳千古的動人詞句。

    在《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陳廷焯評價為“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稱“‘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在《如夢令》中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句,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在《醉花陰》中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據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一詞後,寄給了兩地分居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便3天3夜閉門寫作,得15闋,與李清照的詞混在一起請友人陸德夫賞鑑。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絕佳。”

  • 4 # 拈花香滿袖

    宋代:張先,雅稱“張三影”。有:“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幕卷花影”,“墮輕絮無影”。

    毛先舒,雅稱“毛三瘦”。有:“不信我真如影瘦”,“書來墨淡知伊瘦”,鶴背山腰同一瘦“。

    所謂“三瘦”,也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詞,來形容花容人貌,並創造了三個因“瘦”而名傳千古的動人詞句。 在《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 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陳廷焯評價為“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稱“‘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在《如夢令》中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句,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在《醉花陰》中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據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一詞後,寄給了兩地分居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便3天3夜閉門寫作,得15闋,與李清照的詞混在一起請友人陸德夫賞鑑。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絕佳。”

  • 5 # 楓林晚霜葉

    三影指"張三影",北宋詞人張先。

    雲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

    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歸朝歡》

    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剪牡丹》

    三瘦指"李三瘦",北宋女詞人李清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 6 # 綠葉柚子

    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家居;(《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齋閒覽》)。明道元年(1032)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書丞知吳江縣,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雲破月來花弄影",與李清照的詞混在一起請友人陸德夫賞鑑。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墮飛絮無影";無數楊花過無影"四影";張三影"。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鄭獬、李常諸名士登山臨水,吟唱往還;,合之應名",稱之為"",清代文人陳廷焯評價為“婉轉曲折,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一代詞人李清照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雅稱別號,比如易安居士;、〔剪牡丹〕的"柳徑無人,因而自稱"。

    在《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新來瘦,非幹病酒。此後常往來於杭州、吳興之間,以及〔歸朝歡〕的"。他自己也很得意於"尚有一詞(即〔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中",“李三瘦”是較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個。

    所謂“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詞,來形容花容人貌,並創造了三個因“瘦”而名傳千古的動人詞句。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在《如夢令》中有“知否,知否、正宗第一、婉約宗主,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悽婉。據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一詞後,寄給了兩地分居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便3天3夜閉門寫作,得15闋,煞是妙絕”,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並與趙□、蘇軾、蔡襄,次年為嘉禾判官;(《雨村詞話》)其他還有"。",以朦朧飄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寧謐的意境。宋祁很讚賞他〔天仙子〕中的";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稱“‘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

    張先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善於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他以善於用",也寫得不錯;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雲破月來花弄影",自是聖於詞者。”

    在《醉花陰》中有“莫道不消魂;影"字著名。這些"影"。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任為通判。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詞作、李三瘦等,其中:",不是悲秋”之句;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字句,往往動中顯靜,應是綠肥紅瘦”之句張先(990~1078) 北宋詞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張維,好讀書,以吟詠詩詞為樂。張先於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青門引〕)。清人李調元以為

  • 7 # 老街味道

    問題:宋詞中的三影和三瘦分別是什麼?前言

    宋詞中的三影指張三影,特指北宋早期的著名詞人張先。三瘦,有李清照詞中三處著名的“瘦”,也有明末清初詩人的三首詞。

    一、張三影

    張三影這個名號還是張先自己取的,宋朝《古今詩話》記載,,:

    有客謂子野曰: 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 "何不曰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 "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此餘生平所得意也。

    第一首是《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第二首是《剪牡丹 》: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

    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眉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第三首是《歸朝歡》,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圓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

    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殘花【影】。

    按照《古今詩話》的說法,這首詞有兩個版本,另一個結尾句是"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

    其實張先寫“影”的詞,還有幾十首詞中有“影”。其中可以媲美三影的作品還有這首,《木蘭花·席上贈同邵二生 》 :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二、李清照 ·三瘦

    李清照雖然比張先有名,不過李三瘦這個名號似乎並沒有人叫過。但是她的這三首“瘦”詞,幾乎家喻戶曉。

    其一,《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其二、《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其三、《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其實,李清照還有幾首詞也有這個“瘦”字,不過相對來說,這三首更為聞名。

    三、清朝的王三綠與毛三瘦

    清乾隆年間,吳衡照撰《蓮子居詞話》中說:

    鄒程村稱阮亭為王三綠,沈東江稱稚黃為毛三瘦,可與都官郎中並韻齒頰。

    阮亭,指王士禎,稚黃是誰呢?

    康熙年間的進士徐釚《詞苑叢談》中,也提到:

    沈東江嘲曰:昔子野稱張三影,今稚黃可謂毛三瘦矣!

    毛三瘦,名叫毛先舒(1620年-1688年)明末清初文學家,西泠十子之一。他有三首詞,也用到了“瘦”這個字。沈謙(號東江),開玩笑說,您可以比得上張先了,他叫張三影,您叫毛三瘦吧。

    毛三瘦的這三首詞如下。

    《玉樓春·閨晩》:

    閒庭悄立愁時候,秋色滿階花似繡。,月明揹著陟然驚,不信我真如影【瘦】。

    嘹嘹孤雁丁丁漏,又是三咚街鼓後,露珠珠淚一般多,誰溼銀紗衫子袖。

    又《踏莎行》:

    數點黃花,一行衰栁,悽其客況秋時候。空閨寂寂念相聞,書來墨淡知伊【瘦】。

    心似懸旌,人如中酒,懨懨最怕黃昏後。枕頭耳熱浪頻猜,想伊不忍將人

    又《臨江仙》:

    我醉古人千日酒,醒來月掛床邊。仰頭大笑看青天,胸中無限仄,江海總平川‘。

    鶴背山腰同一【瘦】,且看若個詩仙。抱琴撫弄意泠然,不思明日事,更探杖頭錢。

    結束語

    唐宋詞的光芒太過於耀眼,大多數人連唐宋詞都看不過來,對於其他朝代的詩詞關注的更少。

    其實清朝人對於詩詞的研究也更為深刻細緻,他們的詞作中有不少優秀的作品,毛三瘦、王三綠,都是其中的優秀詩人。

    附:

    王士禎的三綠為: “春水平帆綠”,“夢裡江南綠”,“新婦磯頭煙水綠”。

  • 8 # 雲隱

    宋詞中的三影和三瘦說的是“張三影”和“李三瘦”,即張先和李清照的詩詞典故。

    《苕溪漁隱叢話》引《遁齋閒覽》上一詞話說:張子野郎中以寫影名噪於世。宋子京尚書奇其才,去拜訪他。待到大門口,宋遣隨人先入,說:“尚書欲見‘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這時,張子野在屏風後應道:“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遂出二人飲酒談詩。

    張子野,即張先,都官郎中。他的詞錘字煉句,清麗雋永,多有寫“影”佳句。如他的《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詞中“雲破月來花再影”堪稱千古佳句。詞人愁悶憂傷,夜不成寐,茫然凝視烏雲滿天的夜色。忽然,風動雲開,月光流瀉,照見花影在地搖曳。詩人忽然發現暗夜下的景物,此時此刻竟比白天更加嫵媚多姿,遂有此句。詩人用“破”“來”“弄”三個動詞點成石金,把雲、影、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工巧而自然,洗煉而不著痕,尤其一“弄”字,巧奪天工,更為看不見而感覺到的風傳神十分。

    張先擅長寫“影”,且影影皆成佳句,故他也常以此為榮。《古今詩話》載:有客謂子野日:“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日:“何不目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此餘生平所得意也。”

    “張三中”出自張先《行香子》詞;後二影出自他的《歸朝歡》和《剪牡丹》。張先還在他的《木蘭花》中寫有一影: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其實張先在他的《青門引》中還寫有一影:隔牆送過鞦韆影。

    由於張先錘字煉句的功夫已臻爐火純青的境界,所以,他駕馭語言的能力可以點石成金。他把花影寫得婆娑婀娜;把有形卻無影的柳絮寫得亦夢亦幻。一個“鞦韆影”又令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去遐想那邊鞦韆架上彩雲女們那嬉戲之態。真乃神來之筆,寫影的天才。

    李清照的雅稱“李三瘦”浸染了詩人的幽寂情懷與蒼涼感喟。“李三瘦”源自她的三首詞。第一首詞為李清照少女時代的作品《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一位少女躺在繡床上,身在半醉半醒之間,偶爾聽到窗外吹拂的夜風和飄落的冷雨,想象著風過處該有多少花瓣飛離枝頭,婆娑而舞。

    就這樣一直捱到天亮,侍女已經開始灑掃庭院,少女急急地問詢正在把簾子捲起的侍女:院子裡的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侍女答:和昨天一個樣。然後繼續把簾子捲起。海棠已然完全展現在眼前。定睛去,綠葉更加晶瑩豐潤,枝頭上的海棠花卻明顯減少了。

    這是一顆玲瓏婉轉、晶瑩剔透的少女惜花之心,沒有沾染塵世的任何汙垢,真實自然,直率坦誠,但裡面潛隱的傷感與幽怨,為她的一生悄然埋下了伏筆

    第二首為《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這首《鳳凰臺上憶吹簫》是寫李清照思念遠遊的丈夫,無心梳洗,倚欄凝眸,愁情纏綿。

    上闕收尾“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語平常,卻如橄欖一般,味之不盡。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雲:“新來瘦語,婉轉曲折,煞是絕妙。”唐圭璋《唐宋詞簡釋》雲:“此首述別情哀傷殊甚。‘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馮延已詞雲:“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宣告“朱顏瘦”為病酒之故,有一種拼卻疏狂、豪擲青春的漫長寂寥與無奈哀愁。

    秋天是離別的季節,是思念的季節,多愁善感之人總難免衣帶漸寬,形容消瘦。李清照卻把兩種最易引發猜想的因由斷然否定,其實在這種否定的背後,有令人氣斷聲吞的刻骨哀傷。因為在領受了濃酒與殘秋的摧殘之後,更加令人不堪的是離愁別緒,正是那個負笈遠走的人讓自己容顏憔悴、日益消瘦⋯⋯

    第三首為《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大體上與《風凰臺上憶吹簫》同時,表達的仍然是思念丈夫的愁苦心情,末尾三句與前二詞“綠肥紅瘦”、“新來瘦”鼎足而為“三瘦”。

    韓愈曾謂:“和平之間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

    李清照東籬把酒,並非效顰于靖節先生,而是為了排遣內心的孤獨與愁悶。易安居士並不忌諱在詞作中反覆宣洩她對酒的沉溺,這在女性作者中並不多見,她也因此被一些論者目為“酒鬼”。

    可是,如果對李清照有更多的瞭解,就會知道她更精於博戲,逢賭必勝,並且坦言“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室。”這樣,又有人稱她為“古今第一賭徒”。李清照把酒東籬減卻了陶潛的優雅情狀與隱逸色調,平添了思戀的煎熬。

    所以,連菊花的盈袖晴香都難以給她帶來安慰,菊花的傲霜怒放更讓她覺得難堪;因為相對於滿面愁苦、身形瘦削的自己,菊瓣修長,菊蕊飄香,菊花的生命力是多麼旺盛啊!

  • 9 # 詩醞世界

    宋詞錦繡佳字多,三影三廋意婆娑。

    張先清照抒胸臆,世人評熱盡張羅。

    宋詞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等,它始於南朝,形成於唐、盛於宋,是中國古代文學上光輝燦爛的一顆星。它與唐詩併為雙絕,是宋代至今久盛不衰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分豪放與婉約兩大派別,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與婉約派詞人柳永、李清照等。宋詞的詞牌很多,沒有確切數字,就如同歌曲一樣,但最常用的有五十到一百多首。

    宋詞用字很講究,好多詞因字好而聞名。如“憑”“魂”“破”“透”“驚” “穿”“影”“廋”等,往往把宋詞的意境帶入到一種更為特別、新奇、美好的境界,在一篇詞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是如“影”和“廋”這兩個字,常在多個詞文中見到。而宋詞中的“三影”和“三廋”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是北宋詞人張先和李清照的三首分別帶有“影”字和“廋”字的有名詞段。

    第一部分:【三影】

    “三影”作者張先,字子野,別名張三影、張三中、張安陸,今浙江湖州人,北宋婉約派詞人代表。曾中進士任官,著有《張子野詞》180多首,終年八十八歲。張先在寫作藝術上善於表現事物的朦朧美,以“影”字著名。這些影字往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體現出一種飄忽不定的意境。最有名的三首帶影字詞段分別是:

    1、《天仙子》·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此詞中影字表現出花枝的婆娑和朦朧美感)

    2、《剪牡丹 》·張先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徑無人,墮絮飛無。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眉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此詞中的影字表現出飛絮的輕盈和飄忽的靈動)

    3《歸朝歡》·張先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圓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殘花。(此詞中的影字寫出了花影的朦朧也襯托出作者對美好時光向往的傷春之情)

    據說張先很得意在“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飛絮無影”這三句中的三個“影”字,因而他自稱“張三影”。另外因張先還有很多帶“影”的詞,宋代有人改換他自賞的“三影”,認為他在《題西溪無相院》、《天仙子》、《青門引》中的“浮萍破處見山影,”、“雲破月來花弄影”、“隔牆送過鞦韆影”這三句也可以稱得上“三影”。不管是哪三引,可以看出張先的詞確實是善用影字,以影來表達景象的朦朧、飄忽不定的優美意境。

    第二部分:【三瘦】

    “三廋”作者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今山東人,家喻戶曉的宋代婉約派女詞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從小生活在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中。早期她的詞大多反映清閒生活,後來金兵攻入中原後開始南下,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因而後期的詞反映內容皆為悲涼。雖然沒有人叫過她“李三廋”,但她以“廋”字表達出的悽惻之情堪為絕妙。請欣賞:

    1、《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此詞中的廋寫出她在佳節之下思念親人的悲涼心情)

    2、《鳳凰臺上憶吹簫》·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非幹病酒,不是悲秋。/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此詞中的廋寫對於自己消廋憔悴的原因不能直接說出,只能用排他法來讓人去猜測的意想)

    3、《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此詞中的廋是傷春之筆,道出了人生如春天般的短暫宜逝,非侍女可解的那種感慨情懷。)

    另外李清照還有幾首詞中也有“瘦”字,只是相對來說這三首更為聞名些。說到三廋,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此人就是與毛際可、毛奇鄰同稱為“浙中三毛,文中三豪”的明末清初浙江文學家毛先舒先生。他有個“毛三瘦”的小雅稱,在他的三篇詞文中也分別有三廋:“不信我真如影瘦”、“書來墨淡知伊瘦”和“鶴背山腰同一瘦”,因而有不少人認為“三廋”是指毛先舒。原文如下:

    《玉樓春·閨晩》·毛先舒

    閒庭悄立愁時候,秋色滿階花似繡。月明揹著陟然驚,不信我真如影。/嘹嘹孤雁丁丁漏,又是三咚街鼓後,露珠珠淚一般多,誰溼銀紗衫子袖。

    《踏莎行》·毛先舒

    數點黃花,一行衰栁,悽其客況秋時候。空閨寂寂念相聞,書來墨淡知伊。/心似懸旌,人如中酒,懨懨最怕黃昏後。枕頭耳熱浪頻猜,想伊不忍將人咒。

    《臨江仙》·毛先舒

    我醉古人千日酒,醒來月掛床邊。仰頭大笑看青天,胸中無限仄,江海總平川。/鶴背山腰同一,且看若個詩仙。抱琴撫弄意泠然,不思明日事,更探杖頭錢。

    對於張先的“三影”無可爭議,那麼對於李清照的“三廋”和毛先舒的“三廋”,您更喜歡誰的作品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氣球做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