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箋流香
-
2 # 崑崙還東國
這個問題很不錯,題主提問的角度非常好。鯊魚具有靈敏的嗅覺不假,但謠傳為可以嗅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液就顯得誇張。根據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科學家對灰褐鯊魚和大星鯊的研究實驗,它們分辨出400米開外的血液,同時確定鯊魚是透過水流和氣味來確定氣味源,而不是根據人們所認為那樣根據氣味的濃度。
科研人員給鯊魚的帶上有兩條管子的頭盔,管子分別通向鼻子,然後往鼻子輸送氣味,發現如果到達一個鼻孔和另一個鼻孔的氣味之間的延遲在十分之一秒到一秒之間,那麼鯊魚會將頭轉向他們第一次聞到氣味的那一側。如果鯊魚在氣味檢測方面沒有延遲,或者延遲持續時間過長 - 整整一秒或更長時間,則調整方向,以便尋找更準確的方向。所以鯊魚根據靠監測氣味延時差,來確定氣味來源方向,打破了傳統的認知。
這項研究同時也有助於提升未來氣味機器人探測能力,因為之前機器都是靠氣味的濃度來尋找氣味源,根據鯊魚這一特性,機器人能夠比較快和準確的探測。
另外不同鯊魚對不同氣味物質的探測能力也不一樣的,例如檸檬鯊能探測250萬分之一的金槍魚油,相當於在一個家庭游泳池裡溶解10滴。一些鯊魚對一些的獵物就很敏感,大概能探測100億分之一的濃度,大概相當於1滴在一個標準奧林匹克游泳池裡。但如果以範圍來看,最大也幾百米的範圍。
-
3 # 地理那些事
鯊魚真能聞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有實驗嗎?一滴血裡兌了幾公里的海水還能找到源頭?
感謝提問!前面小地寫了一篇關於鯊魚被割了魚翅能還能否繼續存活的問答,文中提到了當鯊魚被割掉魚翅其魚身則直接被扔回大海。如果鯊魚真的能聞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當被割掉魚翅的鯊魚扔回海水的一瞬間,是不是就意味著在捕鯊船附近的鯊魚能“聞訊而逃”呢?
其實不然,即便是一頭頭被割掉魚翅的鯊魚被拋入大海,在附近遊蕩的鯊魚非但沒有逃跑,有的直接鑽進了捕鯊網,有的則直接被誘餌誘惑上鉤,究其原因是鯊魚嗜血。
鯊魚是一種軟骨魚綱動物,體長約1~20米,主要棲息在亞熱帶、熱帶較淺的海域。鯊魚除了擁有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溫覺)這五種感官器官外,還有包括電感受器在內的其它器官。不過相比而言,鯊魚的嗅覺能能力是極為敏感的,甚至比狗鼻子還要靈。
據科學家研究表明,一般的鯊魚能夠嗅出水中百萬分之一濃度的血肉腥味來,如果按照20滴水為1mL推算,則1滴水的體積約為0.05mL,質量約0.05g,而血液的密度略大於水,這比例就相當於將1滴血滴入到50000mL(0.05m³)的水中。
很顯然,一滴血滴入大海是不足以使幾公里外的鯊魚聞到的。鯊魚在中國南海也有分佈,而南海是中國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達1212米,在這裡我們折中取方圓6公里計算,這個範圍內的海水體積為34251120000立方米(計算公式為v=πr²h),而一滴血滴入這個海區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其濃度約為1/1000000000000000000,讀作100億億分之一。
除了對血腥味敏感之外,鯊魚還有它憎惡的氣味,如人體分泌物之一的左旋羥基丙氨酸的氣味鯊魚就特別害怕,即使海水中的濃度只有800億分之一,鯊魚都能聞到。
總之,一滴血對於大海而言微乎其微,不可能引起幾千米之外的鯊魚的注意。
-
4 # 夜貓淺析
一位50多歲的海員告訴我:鯊魚是海洋中最殘暴的“冷血殺手”,也是最敏銳的“追蹤大師”,它們僅憑一滴鮮血,就能將獵物牢牢鎖定,然後憑藉鋒利的尖牙,將其撕成碎片,是海洋中最恐怖的存在。那麼,鯊魚究竟有多強?它們真的能聞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嗎?
鯊魚究竟有多“殘暴”
鯊魚是除虎鯨外,海洋中最兇殘的捕食者,也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目前地球上的鯊魚共有300多種,其中以大白鯊、牛鯊和虎鯊最為兇猛,人稱“海洋三劍客”,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生物命喪它們之口。
此外,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50起“鯊魚咬人”事件,但只有10起是真正致命的,而且在鯊魚致死案例中,男女比例也不一樣,近90%的受害者是男性,所以女性並不需要害怕。
而且並不是所有鯊魚都是“殺人狂”,因為世界上80%的鯊魚體長都在1.6米以下,而且大部分鯊魚性格溫和,只喜歡捕食魚類,對人類幾乎沒有威脅。
比如鯨鯊,它們體型龐大,最大的甚至可以長到20米,性情也很親人,一旦遇到人類就會主動示好,有時甚至還會露出肚皮,讓人類幫忙清理上面的浮游生物。
不過可惜的是,鯊魚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漸惡化,據動物學家推測:全球每年大約捕撈3800萬條鯊魚,共重170萬噸,導致過去50年鯊魚數量銳減,更讓海洋食物鏈遭到了嚴重破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鯊魚也會睡覺,但為了呼吸它們必須要不斷地遊動,以便從魚鰓中過濾氧氣,所以鯊魚在睡覺的時候,也會緩慢移動,十分有趣。
那麼,鯊魚真的能聞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嗎?
很多人都看過好萊塢的電影《大白鯊》,根據電影描述,人類的血液一旦滴入了海水中,不管多遠大白鯊都會嗅到血腥味,然後發動瘋狂的攻擊,那麼鯊魚真的能聞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嗎?
一般來說,鯊魚追蹤獵物的方式有兩個:一是憑嗅覺追蹤,二是憑“第六感”追蹤,首先鯊魚的嗅覺非常靈敏,它們嗅覺神經末梢的面積超過4000平方釐米,是人類的480倍,是家犬的32倍,所以鯊魚對氣味十分敏感。
其次,鯊魚的“第六感”非常強大,它們的頭部有一個很特色的裝置,能夠感受海洋生物發出的生物電,因此就算鯊魚身處可以矇蔽嗅覺的汙水中,也能憑藉“電流檢測機制”來追蹤、捕食獵物。
而根據這兩項技能,著名海洋學家斯蒂芬,透過多次試驗得出:鯊魚在水中可以嗅出百萬分之一的氣味,而一滴鮮血想要在海水中被稀釋到百萬分之一,則需要400立方米的海水,因此鯊魚的感知一滴血範圍最多隻有400米,聞到幾公里外的血液,是不可能的。
鯊魚喜歡攻擊人類嗎?
人類世代生活在陸地上,對獅子、老虎等猛獸有一種恐懼機制,從骨子裡害怕它們,但對鯊魚就行不通了,因為鯊魚時代生活在海洋中,人類與它們的接觸很少,所以對它們的恐懼,主要還是源自於影視作品的宣傳。
1.人類並不在鯊魚的食譜上
在陸地上,人類會本能地害怕獅子、老虎等大型猛獸,而在海洋中,人類最怕的就是鯊魚了,但實際上,地球上數百種不同種類的鯊魚,攻擊人類的屈指可數,而且鯊魚襲擊人類事件也沒有那麼誇張,相對於它們的威名差遠了。
因為鯊魚並不是什麼動物都吃,而且不同種類的鯊魚,捕食的物件也是不一樣,但無論什麼鯊魚,都不會與人類有太多的接觸,也不會把人類放到覓食名單上,更不會把人類當主食。
比如鯨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鯊魚,它們的體型比很多鯨魚還要大,是海洋魚類中“扛把子”,而且它們的嘴巴也很大,寬度能達到1.5米,全力張開,可以把人類直接吞了。
但是,鯨鯊的性格卻極其溫和,它們以藻類和鱗蝦為食,被稱為“大海里的綿羊”,而且從來不攻擊人類,甚至還會主動和人類玩耍,對人類十分友善。
2.大部分鯊魚都喜歡熱量高、脂肪厚的動物
一般來說,攻擊人類的都是大白鯊、虎鯊這種兇猛的鯊魚,其他鯊魚並不喜歡攻擊人類,因為大部分鯊魚都不喜歡人類的味道,它們更喜歡吃血紅色的肉,對人類的骨肉毫無興趣。
據動物學家研究發現:鯊魚對海獅(鰭足類動物)的氣味有著非常強烈的反應,因為它們喜歡吃脂肪含量高的動物,而人類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熱量也很差,根本滿足不了鯊魚的胃口。
而且,鯊魚的消化系統很差,消化掉一根硬骨頭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而人類身上恰好又有很多硬骨頭,因此鯊魚十分討厭人類的身體構造。
此外,很多科學家認為,一些人之所以能在鯊魚的襲擊中倖存下來,是因為鯊魚咬了一口後,發現自己不喜歡這種味道,就把受害者吐了出來。
3.鯊魚的攻擊人類,是因為把衝浪板當成了獵物
鯊魚的嗅覺雖然很強,但它們的視力其實很差,它們沒有色覺,只能看到黑白照片,而且鯊魚都是大近視眼,因此時常會把海面上的衝浪板,當做海龜來捕食,這造成了很多次鯊魚咬人事件。
而且鯊魚的好奇心也很強,但它們沒有觸角,所以只能透過撕咬的方式來研究陌生生物,可以說鯊魚的牙齒和人類的雙手一樣,都是瞭解外界的媒介。
所以,鯊魚一旦遇到不熟悉的生物,就會悄悄地靠近,潛在它們周圍,並透過迅速地咬一口的方式來進行試探,這也是人類死於鯊魚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並不是鯊魚故意攻擊人類,而是天性使然,另外,如果人類在游泳時遇到鯊魚,最好不要試圖逃跑,因為這會激發鯊魚的好奇心,進而展開追擊。
鯊魚的戰鬥力
鯊魚是是除鯨魚外,海洋中最強的捕食者,可以說任何魚類都是它們的狩獵物件,很少有動物能和它們匹敵。
1.體型
鯊魚中最兇猛、最知名的就是大白鯊了,它們又叫噬人鯊,屬於大型鯊魚,而且性格殘暴,冷酷無情,被稱為海洋終結者,是最令海洋動物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要知道,大白鯊剛出生時就有1米長,成年後平均體長在4米左右,最大可達7米,體重能長4500斤,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小霸王”,就連很多小型鯨魚都不願意招惹它們,可見大白鯊的實力有多麼恐怖。
不僅如此,大白鯊的力量也非常強大,它們的咬合力高達1.8噸,就算大型海龜也能輕鬆咬碎,還可以如魚雷一般躍出水面,將海豹撕成碎片,爆發力和殺傷力都是無與倫比的,令人難以置信。
2.速度
鯊魚不僅體型龐大,它們還是海洋中的游泳高手,尤其是在捕食的時候,它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產生爆發式的速度,就像獅子、老虎一樣。
此外,體型更大的鯊魚,速度也更快,比如尖吻鯖鯊,它們的體長可達4米,體重可達1600斤,因此速度極快,平均速度可達每小時56千米,而且跳躍能力也是很強,是海洋中最危險的捕食者之一。
3.殺傷力
提到鯊魚的牙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白鯊,其實世界上還有一種比大白鯊更具殺傷性的鯊魚,那就是牛鯊,牛鯊兇狠、彪悍,攻擊性十足,而且行蹤詭秘,還非常喜歡攻擊活的物體。
牛鯊的的體型體型也很大,平均體長可達3.5米,相當於一箇中型皮卡,而且速度極快,衝擊力極強,就算是防鯊籠也能輕易撞破。
此外,牛鯊的牙齒也很恐怖,呈裂弧狀,殺傷力極強,而且分工明確,三角鋸齒似的上齒,用於捕食、撕扯獵物身體,而鋒利的下齒則牢牢咬住獵物,防止獵物逃跑。
鯊魚的弱點
喜歡潛水的人都知道,鯊魚一般對橙色都比較敏感,因為海洋中有一種劇毒的橙色海蛇,這種蛇的毒性極強,一滴毒液就能殺死大白鯊,因此很多鯊魚都對橙色有一種本能的畏懼,看見橙色就像逃跑。
而這種現象被人類發現後,就為很多潛水工具塗上了橙色,以此來驅趕鯊魚,讓鯊魚知難而退,同時也避免了潛水人員,受到不必要的攻擊。
除此之外,鯊魚也是有天敵的,它們的天敵就是虎鯨,因為虎鯨不僅在體型和力量上碾壓鯊魚,它們還知道鯊魚的弱點,那就是“強直靜止”。
鯊魚是一種很奇特的生物,當它們肚皮朝上時,就會進入到強直靜止狀態,這種狀態下,鯊魚不僅行動能力大大減弱,時間長了甚至還會停止呼吸、失去意識。
這是因為鯊魚一旦腹部朝上,大腦就會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導致鯊魚進入睡眠狀態,而虎鯨卻恰好知道這一弱點,並在每次的戰鬥中,都會掀翻鯊魚的肚子,等鯊魚不動後,再吞食鯊魚的肝臟。
總之:
鯊魚不僅戰力強大,它們的嗅覺能力也很強,感知範圍非常遠,但要聞到幾公里外的一滴血,難度實在太大,甚至可以說是痴人說夢。
回覆列表
鯊魚是海中的頂級掠食者,能夠遠距離的追蹤獵物。很久以前,漁民都傳說,鯊魚能夠嗅到幾公里外的血腥味。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鯊魚確實有敏銳的嗅覺,但是能夠聞到幾公里外的血腥味,確實有點誇張。
鯊魚有一對鼻孔,鼻孔狀的洞就在吻的前緣下面。每個鼻孔被鼻瓣分成兩個開口。水被引導進入內孔,透過嗅片後,透過外流孔離開嗅囊。嗅片是嗅囊內表面的一系列褶皺,增加了表面積,使鯊魚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氣味。氣味透過嗅片刺激神經感覺細胞的纖毛樣末梢,溶解在水中的分子與受體細胞結合,然後再向大腦傳送訊號。
鯊魚的嗅球是前腦大嗅葉的前部延伸,直接進入嗅囊,嗅球內的神經直接進入嗅道。有了如此先進的硬體,鯊魚能夠檢測到濃度低於100億分之一的血液!
分子在水中的擴散速度,遠沒有在空氣中擴散的快。人們曾見過白鰭鯊的鼻子伸出水面,據說是在嗅空氣,這可以讓它們比在水下探測到更遠的氣味。
哺乳動物身體裡的血液大約佔體重的7%~8%,一個100公斤的海豹身體裡有大約8升的血液。稀釋到1/100億,擴散半徑大約在350米,這就是鯊魚能夠嗅到血液的最遠距離。
如果受到洋流和風吹拂的影響情況下,在某個方向可能擴散的更遠一點,但是在另外的方向會更近一點。
但是,鯊魚確實能夠追蹤到在幾公里之外掙扎的獵物,因為它們有一種特殊的器官~洛倫茲尼腹壺(Ampullae of Lorenzini)。
●這些黑點就是洛倫茲尼腹壺,排列在鯊魚的臉部兩側。
1678年,義大利內科醫生斯特凡諾·洛倫茲尼(Stefano Lorenzini)在鰓類動物中描述了腹壺結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洛倫茲尼腹壺的功能一直難以被發現。
直到1960年,科學家們才搞清楚這個特殊的器官的功能:檢測弱電場。
●這張圖片描述的是洛倫茲尼腹壺的具體結構。
腹壺部位唯一的外部特徵,是在鯊魚(黃貂魚也有)的臉和鼻子上形成的凹坑。這些凹坑顏色呈黑色,看起來就像鯊魚已經幾天沒刮鬍子了。
這些凹坑被一種電感受性晶體凝膠填充,膠體的厚度從幾微米到一股義大利麵那麼厚,包裹膠體周圍的面板是絕緣的。
到2003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終於弄清楚了這個器官的敏感程度。
鯊魚臉上的洛倫茲尼腹壺,可以檢測到每平方釐米15億分之一伏特的電壓,這相當於能夠從一萬英里外探測到手電筒電池的電場。
憑藉這種超級精密的感受器官,鯊魚可以在幾公里外感受到受傷、或者是正在掙扎的獵物。
一旦感應到電流,這種凝膠就會根據外部電流提供的全部資訊在鯊魚大腦中觸發突觸反應,突觸激發的頻率和強度表明了電訊號的強度。
這些感受器官並不是一個,而是呈一組的陣列排列分佈在臉的兩側,這使鯊魚能夠感受到電場的梯度變化,繼而精確的追蹤獵物的方位。
鯊魚在遊動的過程中,會不停的擺來擺去,這和雷達在定位的時候需要不停的掃描,是一個道理。
有些鯊魚生活在完全黑暗的水中,事實上它們根本就是瞎子,完全依靠腹壺來感受獵物的存在。
●錘頭鯊的獨特形狀是一種特殊的進化適應性,因為腹壺陣列分佈得越寬,探測精度越高。
同樣的道理,體型越大的鯊魚越具有這方面的優勢,所以海洋中的大白鯊往往能從很遠的地方探測到周圍的環境。
這種探測能力不僅能夠讓大白鯊可以從遠距離來追蹤獵物,而且能夠避開危險。
雖然大白鯊在海洋中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但是比它們體型更大的虎鯨卻能輕而易舉的獵殺大白鯊。成年虎鯨的體重可以達到七、八噸,而大白鯊成年的體重最多不會超過兩噸。
虎鯨獵殺大白鯊的時候,會把大白鯊翻過來,肚皮朝天,這樣大白鯊會進入一種強直昏迷狀態,而虎鯨就只會吃大白鯊的肝臟。
虎鯨沒有臼齒、切割齒,所以喜歡吃軟的東西,虎鯨獵殺其他鯨類,也是隻吃掉舌頭和肝臟。
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在周圍的大白鯊就能感覺到危險而逃之夭夭。
虎鯨和大白鯊的對抗就是聲納和電磁波的對抗,理論上說大白鯊的探測速度應該更快,但是很可能在海洋中充滿了電場波動的雜波,而且腹壺對於電場的檢測,是一種被動偵測,有的時候會讓大白鯊沒有覺察到靠近的危險。
對洛倫茲尼腹壺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徹底,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個器官能夠感覺到溫度的變化。
實際上,鯊魚有6種感覺能力,按照距離從遠到近的排列是這樣的:電場感知、嗅覺、視覺、聽覺(稍有疑問)、味覺、觸覺。
就是靠著這六大感知能力,大白鯊躋身為海洋中的頂級殺手,僅僅是因為體型的原因,才略輸於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