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希望的天際

    北周作為一個割據政權已經不錯了,與之對立的北齊也就是二十來年國運而已。

    北周滅了北齊,但卻沒能完成大一統,反而被楊堅篡了位。只能說封建政權對領導者的要求太高了,水平高還得活得久。宇文邕挺厲害,但關鍵時刻沒挺住,崩了。主少國疑,權臣當道,亂世之兆。權臣再會籠絡人心,那就必滅無疑了,如王莽楊堅趙匡胤等等。

    但隋朝也沒蹦噠幾年,它步了秦朝的後塵,成了唐朝盛世的墊腳石。

  • 2 # 情報總動員

    北周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正式建立。歷五帝,共存在了24年。

    西魏恭帝三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繼任大冢宰,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於長安,史稱北周。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九月,宇文護殺孝閔帝,立宇文毓為帝。武成二年,宇文護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史稱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誅權臣宇文護,親掌朝政,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亡。

    北周歷史上最有為的要數北周武帝,他韜光養晦殺了北周權臣宇文護,勵精圖治滅了北齊。只可惜歷史沒有給他繼續施展的機會,年紀輕輕便英年早逝,死的時候才36歲。北周也開始走下坡路。

    歷史上都知道天下歸晉了,司馬懿家族撿了個大便宜。其實這個印象是有點錯誤的,就就是晉朝真真正正坐穩江山的就是他的第一代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開國的晉朝確實和平了一段時間,但是司馬炎死後,由於第二代接班人沒有選好,加上賈南風的干政,很快就進入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之後接著就是五胡亂華,整個北方被異族入侵,接著晉朝剩下的火種跑到了江南,成了東晉。從此整個中國的傳統統治中心北方,就全部陷入了異族政權的手中,這就是東晉十六國。

    什麼前趙,後趙啦,前燕,後燕啦,前涼,後涼,總之一大堆異族政權。而這些異族政權在一直的和漢民族進行融合,所以經過了一段時間,經過各種磨合,屠殺,政變,漢化,學習等等,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統一了整個北方的大政權北魏。這個北魏的統治時間很長,一兩百年吧。最後也因為豪強,起義,軍事首領的抓權,民族矛盾等等陷入了危機,再經過不斷的軍事角逐,政治角逐,最終北魏一分為二,整個北方形成了兩大政治集團,西魏和東魏。這個時候南邊的東晉已經亡了,南邊統治的朝代後來是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比較有名的是南梁了。

    所以這個時候天下大勢還是三分天下。西魏,東魏,南梁。西魏的根據地自然在長安,東魏的根據地在晉陽山西這邊,雙方在洛陽地區進行爭奪。南邊的南梁首都在南京,控制著江南。題主的北周政權,前身就是西魏。和北周對敵的北齊政權前身就是東魏。所以其實北周和北齊的較量就是西魏,東魏互相火併的延續。南邊因為氣候比較舒適,物產又豐富,所以打仗一般不怎麼行,南邊的宋齊梁陳政權大多數時間都是隔岸觀火。所以其實天下的較量就是看西魏和東魏最終誰是贏家。而東魏一開始是強於西魏的,所以東魏是處於攻勢的,高歡發動了數次的對西魏的戰爭。

    但是西魏卻是歷史上比較少見的以弱勝強,最終在常年的戰爭中,逐漸的佔據了優勢。所以最終西魏取得了主導型地位。西魏從一開始就是由宇文泰家族掌權的,皇帝只不過是扶持的傀儡。所以最後宇文家族取代了原來的皇帝換成了北周,也是自然而然的。而東魏一開始就是由高歡掌權,皇帝也只不過是高歡扶持的傀儡,無論是東魏還是西魏,皇帝只不過是從原來北魏的皇室裡挑出來,維護個魏的名聲而已。

    其實西魏和東魏一開始就是宇文家族和高歡家族的兩家把持。而北周和北齊也就是宇文家族和高歡家族當了皇帝而已。所以可以把西魏、北周,東魏、北齊,看成是延續的政權。而北周和北齊最終是宇文家族獲勝,一統了北方。北周統一了北方之後,事情在最後的關頭起了變化。周武帝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統一了北方,但是他兒子卻不行,周武帝死後,他兒子宇文贇繼位,他578年繼位,580年就因為酒色過度,22歲就死了。結果就得是宇文贇兒子宇文衍繼位。想想宇文贇死的時候才22歲,他的兒子又能有多大?當時的左丞相是楊堅,這下子讓楊堅給抓住了機會。聯合了幾個親信,又和幾個刺頭開了戰,最後大獲全勝。

    然後宇文贇死的第二年,楊堅就把他兒子給廢了,建了隋朝。楊堅又利用了北方的國力,滅掉了陳,最終一統了全國。所以回到題主的問題,北周的時間為什麼這麼短,首先應該說宇文家族的統治時間並不短,從北魏分裂成東西魏的時候,宇文家族就已經是實際的掌權者,所以可以說宇文家族的統治時間是從西魏-北周一系的開始算的,時間並不算短。而北周的政權更替也不算頻,對比東魏,北齊,以及宋齊梁陳,這隻能算是南北朝時期正常的政權更替速度,年幼的換得頻一點,年紀大的做個10年8年不成問題。

    北周最後的結局當然是被楊堅篡奪了勝利果實。但是如果要討論為什麼北周作為一個朝代來講,它為什麼會這麼短命。我認為它和其他南北朝時期的政權出現的問題一樣,就是在激烈的軍事鬥爭當中將領建立起來的軍權很難被控制,一旦雄主過世,主少國疑,軍事首領挾持小皇帝是一個根本無法避免的問題。而楊堅是趕上了亂世最後的末班車,等隋朝一統天下後,軍事首領再政變的機會就會比南北朝時期小得多。

  • 3 # 舍我談歷史

    周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朝最後一個政權,在北周武帝時,實現了滅北齊統一北方。而北周之後的統一王朝隋完全屬於篡奪北周皇權,北周國祚只有24年,如果能夠再長那怕10年,也能實現統一天下。那麼如此強盛的北周存在時間,為何如此短呢?

    提起北周,不得不提的是宇文泰。在北魏末年出現六鎮起義衝擊下,北魏皇帝逐步淪為傀儡,宇文泰和高歡逐步成為最有實力的權臣,相互擁立傀儡皇帝,形成兩個“魏”東西對峙的局面,其中高歡控制的叫東魏,宇文泰控制的叫西魏。後來兩個人的後代取而代之,分別建立北齊、北周,北周的第一任皇帝是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覺為皇帝,因為宇文泰去世的時候,宇文覺年幼,讓宇文覺的堂兄宇文護輔佐。但宇文護並沒有盡輔佐之責,寄希望一定情況下自立。先後除掉宇文覺和其兄長宇文毓(宇文泰庶長子),又擁立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邕,宇文邕吸取了兩個哥哥被害的慘劇,假裝什麼事情聽宇文護的,找個機會除掉了宇文護。

    親政後的宇文邕,關心百姓,整頓吏治,繼續對鮮卑族進行改革,國力強盛,完成了滅北齊的戰爭,統一了北方。如果這個局面能夠進行下去,北周統一天下完全可以實現,畢竟宇文邕統一北方只有30幾歲。但非常可惜的是宇文邕35歲就病死了,如果他那怕在多活10年,整個天下都是他的。當然如果他的繼承人表現好點,那怕是個守成之君,也能打敗南陳統一天下。很可惜他從小管教極嚴的兒子宇文贇是個酒色之徒,在宇文邕活著的時候,還能收斂。宇文邕一死,他就是老大了,一下子立了五個皇后,並且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宇文衍,自己去享樂。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這麼霍霍自己的身體,宇文贇年僅22 歲就去世了。他年幼的兒子抵不過宇文贇的岳父楊堅,被迫禪位,北周滅亡。

    北周24年,歷經五位皇帝,沒有一位是比較正常死亡(宇文邕雖然病死,但36歲太年輕了)。一個政權想穩固必須要一個鞏固階段,需要一個在位時間長的帝王。那些大一統王朝能夠持續幾百年的都有在位時間較長的皇帝。比如西漢在位時間最長的漢武帝,在位55年,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唐玄宗,在位44年,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宋仁宗,在位42年。明朝的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在位都超過40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位都超過60年。一個成年皇帝活的長是正常穩定的關鍵,宇文邕太可惜了,他的兒子宇文贇太敗家了。其餘三位因為是傀儡,實屬無奈。

    宇文泰能夠在北魏末年取得實權,和關隴集團的支援不無關係。尤其在西魏建立府兵制下的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成為整個政權的中流砥柱。從北周到唐,都是圍繞關隴集團內部進行權力更迭。可以說,關隴集團是當時最大的實力派,比各個王朝的皇室都要強。而那位荒淫的帝王宇文贇不僅僅是個酒色之徒,還是個糊塗蛋,在天下沒有實現統一的時候,開始打壓關隴集團,後來篡位的楊堅也備受打擊。只不過因為關隴集團太強大,宇文贇對關隴集團的打壓以失敗告終。作為當時關隴集團的核心人物楊堅,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宇文贇不早亡,也敵不過楊堅。楊堅在宇文贇去世短短一年時間就以隋代周,完全說明問題。而北周滅亡距離宇文邕去世剛剛三年,也說明宇文家族在關隴集團內部並沒有具體優勢,只不過是實力最強的一股力量。宇文贇在位時,錯誤的打壓關隴貴族,讓關隴集團內部出現了很嚴重的不同聲音,並倒向了楊堅。

    實際上,北朝的北周、北齊都得到了不同的地主集團支援,並隨著時間推移成為類似於南方的世家。這種利益集團在一定程度與皇家同心協力,共同維護統治。但當雙方矛盾激烈的時候,往往成為王朝的催命符。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比較普遍。在這種情況內部鬥爭的影響下,一些王朝的意外情況,比如北周的宇文邕早亡,宇文贇的聲色犬馬,過早去世,都影響王朝的壽命。在諸多因素影響下,北周短命就不讓人意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心理測試的經典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