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80879884456

    少女的祈禱,世界名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鋼琴小品之一,作於1859年,最初刊登在法國巴黎一家音樂雜誌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脛而走,成為暢銷一時的名曲,此後相繼以八十餘種不同版本風行全球。

    很多音樂愛好者往往對於本曲的旋律十分熟悉,卻不知道樂曲的作者是誰。作者苔克拉·芭達捷芙絲卡(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是一位女鋼琴家,她生於波蘭首都華沙,二十四歲時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主要作品為三十五首鋼琴小品,風格單純而清麗,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無聞,只有《少女的祈禱》這一首名曲。雖然世人對於本曲的作曲經過已無從知曉,但這首樂曲在形式上只不過是簡單的變奏曲,卻由於命名為《少女的祈禱》而蜚聲世界、久盛不衰,也許應歸功於作曲者的匠心獨具,抑或是出版商的精明,總之,這不能不說是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樂曲的結構極其簡單,為速度適中的行板,降E大調,4/4拍子。以下行音為中心的四小節前奏之後,樂曲呈現出溫婉而幽麗的主題(片段1);此後是主題的四種變奏形式,最後一個變奏以三連音符為主,飽含熱情,這就是全曲的結尾(片段2)。曲中左手所彈的和聲也十分簡單,只是一些屬七和絃和主三和絃而已。本曲形象單純、手法樸素,在演奏技巧上難度不大,初學者即可彈奏。俄國傑出的文學家契訶夫曾在他的著名劇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為配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聊齋《阿霞》講了什麼故事?負心景生和小三阿霞到底誰更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