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眼光,從來沒有公正之說。丨一篇非常另類的聊齋婚外情故事,一個更比一個狠!
《阿霞》譴責了男主喜新休妻,人生遭毀滅性報應的故事。女主小三阿霞,全身而退,成就道德高點,並贏得智慧美名和完美婚姻。
擱今天看,阿霞擇偶觀和招數,或給很多女性以啟發。"景生"們好像一直沒太大變化。
一起欣賞☞ "渣女"是如何套毀"渣男"一生的。
故事說景生年少有名,與近鄰陳生短牆之隔。
黃昏,陳生路經一廢墟,聞女子啼哭。見一女子要上吊,陳生憐香,救下女子。女子說被辜負,云云。陳生人倒挺好,領回自家了。
陳生掌燈一瞅,啊呀呀,女子"丰韻殊絕",書生不老實了。隔壁景生聽到吵聲翻牆過來。女子盯著景生半天,轉身跑出,不知所蹤。
憐香惜玉,君子之禮,一向是聊齋書生之標配,背後實則一路貨色。若換景生,同樣輕浮。這不,大晚上聞聲就翻牆趕來。
景生回家準備上床,驚見女子笑盈盈地從裡屋走出。女子說:"小女子阿霞。陳生福淺,不可託付。"後面自是美事,說多生氣。
阿霞"辜負"救命恩人無關節操,畢竟她轉身投懷景生。文章沒提二人相貌,阿霞選擇"吃瓜群眾"景生,原因只有一個☞ "陳生福淺,沒有前途"。
阿霞是當著陳景二人面跑走了,回頭又主動進了景生臥室。你可以說這是機智,也可以說是心機。反正做法不太磊落。
2.阿霞誓約 景生上鉤丨
阿霞和景生好上了。常有書生來景生處,阿霞白天躲在裡屋,覺得受束而煩躁。於是白天走,每晚都來找景生。
可見阿霞挺注重自己名節,至少不願落人閒話,不願授人以柄。難道景生名聲不重要?
一晚,阿霞告景生:"你我畢竟苟合之事,明天我去西疆告知父母,我倆便可長守。"並告訴景生,大約十天就返回。
兩個重點☞ ①阿霞主動提出白首之約。②阿霞知道景生是有婦之夫。
3.景生休妻 悲劇開幕丨
這景生被狐狸精迷住了。
阿霞走後景生硬是把老婆休了。老婆曾再三懇求,在孃家又懇求。景生:"你死了都連累我!回孃家去!"無果,前妻嫁給了景生仇家夏侯。
因為阿霞誓約,景生才有了狠毒的底氣。畢竟阿霞誓約之前,景生可沒嫌棄妻子。
妻子被休又被羞,轉而嫁給景生死對頭。你不仁,我就不義。這暗示了景生悲劇開始。
然而,這阿霞不靠譜,竟一去不回。
一次,逢海神壽會,景生也在,遠見一女子很像阿霞。景生沒有追上,很是惱恨。
圖解☞ 景生路遇已成人妻的阿霞,情緒失控。被阿霞責罵後,又被家丁趕走。
4.景生路遇阿霞 故事衝突高潮丨
又過半年,景生路遇阿霞,發現半月前姑娘已嫁鄭公子了……景生立馬火大了,大喊:"霞娘!為什麼忘了你我舊約?!"
此時景生是絕望崩潰的,因愛生恨。阿霞主動誓約又失約,自己落得妻離家散地步。
景生不知道的是,這才剛剛開始。景生更不知道的是,阿霞為何選他又拋棄他。
阿霞說:"你個渣男,有什麼臉面來見我?!你待發妻如此,何況別人?我知你將中榜,才以身相許。你本亞魁之福,將由王昌替代了。"阿霞說罷,和家丁轉身而去。
現在清楚了。阿霞毫不猶豫放棄恩人陳生,投懷一面之緣的景生。原因是☞ 阿霞知道陳生沒前途,而景生會中進士。
現在你的霞娘知道你將丟功名,你還談舊約,新約也不好使了,阿霞通道不信耶穌。
阿霞站在道德至高點責罵景生,可謂義正言辭!你自己做事都那麼決絕、現實,卻居高臨下責罵另一個因你才變得決絕、現實的人?
亞魁果然是王昌,鄭公子也中榜。景生果然名落孫山,還落得薄倖之名。
曾經你儂我儂,如今轉臉無情。
景生有負妻子,只是一個小原因。景生負心的後果才是致命的☞ 進士功名沒了,榮華富貴沒了。這才是阿霞放棄景生的真相。
阿霞選擇的鄭公子高中進士,更印證了這點。
5.景生的毀滅人生 阿霞再賺情義名丨
後,景生四十歲仍單身,家境也敗落,常討飯親友。景生一次偶去拜訪鄭公子。
阿霞說:"我曾在景生家避難,他行為雖賤,而祖德未斷,挺可憐,相公應幫他。"鄭以為然,給景生新衣服,並留宿幾日。
期間,阿霞給了景生一點私房錢,並告誡不要再做缺德事。景生表示感謝。
阿霞舉動是告訴景生,她是顧念舊情的女子,並主動幫助他,勸告不要再做缺德事。
話說,景生唯一錯誤是遇見阿霞後。景年少有名、妻賢惠,可推景生為人並不差。
景生原本權貴前途,而此時,家庭、家業、科舉,整個人生已毀成灰燼。景生早已經接受了現實。面對一個涉事女人對自己居高臨下教導和施捨,景生接受了命運。
"景感謝之。"景生對阿霞表示感謝。
景生回,買了大戶人家一丫鬟做老婆。此女乃醜陋悍婦。景生得子,後子中進士。
一個年少成名的清高書生,四十多歲,拿著別人施捨的錢,買了別人家一個丫鬟做老婆,又醜又兇。這就是喜新厭舊代價。
多年後,鄭公子官至吏部郎,死後大家才知阿霞非人類。
故事不長不短,人物不少,但每個角色不可或缺,很多玄機伏筆。蒲松齡是高手。
陳生☞ 故事引子。同時襯托了景生,暗示了阿霞直奔目標的現實個性。沒什麼恩情和顏值之說,只求我所求☞ 榮華富貴。
景妻☞ 文中是賢妻,也暗示了夫妻二人關係和諧。角色反襯景生無情無義,嫁夏侯則暗示了景生悲劇開始。這些都是伏筆。
鄭公子☞ 大戶人家品學兼優的書生,後中進士,並加官。角色為推動景生悲劇,揭示阿霞擇偶觀☞ 第一榮華富貴,第二人品修養。
景生後妻☞ 最直接的報應。為美女休妻,那就給你個又醜又兇的丫鬟做老婆。
景生☞ 原本年少成名,得賢妻,有家業,更是進士之命,馬上開始開掛人生。此時阿霞勾引,景負心休妻,最後毀了整個人生。
阿霞一句誓約,景生休了妻。回頭看,景生除了因阿霞休妻,他沒其他人品問題。
蒲松齡第一句就是☞"文登景星者,少有重名。"可見,景生年少就名聲在外。古代重名節,可推景生人品必然無大問題。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一生痛悔。景生當受譴責,得到的是萬劫不復的報應。
阿霞☞ 理智、精明、果斷、現實、心機,追求目標非常清晰☞ 榮華富貴。
陳生為救命恩人,但無前途,阿霞果斷放棄。景生只是陳生鄰居,阿霞轉而投懷,因為景生是進士命。景生休妻,註定會丟功名,阿霞馬上嫁給未來的進士鄭公子。
阿霞多次提景生祖德,責罵景生"賤行",阿霞並非真那麼重人品,只因敗人品,就會丟掉功名和榮華富貴☞這不是阿霞想要的結果。
半年時間,相遇順序顛倒,依然準確無誤三選一,又避過所有風險。果斷、精明、現實,雷霆手段,又賺足名聲,簡直非人力所及。
看似阿霞顧舊情,實際是她把景生拉下水,並誓約白頭,讓景生衝動犯下休妻大錯後又毀約。景生落得人生盡毀……然後她又站在道德高點責罵景生,又賺得念情義美名。
景生固然不可原諒,但阿霞也不高尚吧?何況她知道景生有家室。這套路太狠了。人人可指責景生,你阿霞有什麼資格?
阿霞為了富貴決絕,而且兩次。景生為了女色決絕,還是為了阿霞。阿霞轉頭就以道德之名責罵景生"賤行"。自我感覺太良好了。
一丘之貉而已,只是小三阿霞更狠,套路更深。阿霞誓約前,景生可一直沒休妻想法。
一路貨色,毀滅的是景生,完美贏家是阿霞。人們眼裡,景生負心漢;阿霞聰明、果斷、品正、仗義、念情……可見包裝的重要性!
阿霞完美的人生,女同胞們有什麼領悟?
景生毀滅的人生,男同胞們有什麼教訓?
世俗的眼光,從來沒有公正之說。丨一篇非常另類的聊齋婚外情故事,一個更比一個狠!
《阿霞》譴責了男主喜新休妻,人生遭毀滅性報應的故事。女主小三阿霞,全身而退,成就道德高點,並贏得智慧美名和完美婚姻。
擱今天看,阿霞擇偶觀和招數,或給很多女性以啟發。"景生"們好像一直沒太大變化。
一起欣賞☞ "渣女"是如何套毀"渣男"一生的。
故事說景生年少有名,與近鄰陳生短牆之隔。
黃昏,陳生路經一廢墟,聞女子啼哭。見一女子要上吊,陳生憐香,救下女子。女子說被辜負,云云。陳生人倒挺好,領回自家了。
陳生掌燈一瞅,啊呀呀,女子"丰韻殊絕",書生不老實了。隔壁景生聽到吵聲翻牆過來。女子盯著景生半天,轉身跑出,不知所蹤。
憐香惜玉,君子之禮,一向是聊齋書生之標配,背後實則一路貨色。若換景生,同樣輕浮。這不,大晚上聞聲就翻牆趕來。
景生回家準備上床,驚見女子笑盈盈地從裡屋走出。女子說:"小女子阿霞。陳生福淺,不可託付。"後面自是美事,說多生氣。
阿霞"辜負"救命恩人無關節操,畢竟她轉身投懷景生。文章沒提二人相貌,阿霞選擇"吃瓜群眾"景生,原因只有一個☞ "陳生福淺,沒有前途"。
阿霞是當著陳景二人面跑走了,回頭又主動進了景生臥室。你可以說這是機智,也可以說是心機。反正做法不太磊落。
2.阿霞誓約 景生上鉤丨
阿霞和景生好上了。常有書生來景生處,阿霞白天躲在裡屋,覺得受束而煩躁。於是白天走,每晚都來找景生。
可見阿霞挺注重自己名節,至少不願落人閒話,不願授人以柄。難道景生名聲不重要?
一晚,阿霞告景生:"你我畢竟苟合之事,明天我去西疆告知父母,我倆便可長守。"並告訴景生,大約十天就返回。
兩個重點☞ ①阿霞主動提出白首之約。②阿霞知道景生是有婦之夫。
3.景生休妻 悲劇開幕丨
這景生被狐狸精迷住了。
阿霞走後景生硬是把老婆休了。老婆曾再三懇求,在孃家又懇求。景生:"你死了都連累我!回孃家去!"無果,前妻嫁給了景生仇家夏侯。
因為阿霞誓約,景生才有了狠毒的底氣。畢竟阿霞誓約之前,景生可沒嫌棄妻子。
妻子被休又被羞,轉而嫁給景生死對頭。你不仁,我就不義。這暗示了景生悲劇開始。
然而,這阿霞不靠譜,竟一去不回。
一次,逢海神壽會,景生也在,遠見一女子很像阿霞。景生沒有追上,很是惱恨。
圖解☞ 景生路遇已成人妻的阿霞,情緒失控。被阿霞責罵後,又被家丁趕走。
4.景生路遇阿霞 故事衝突高潮丨
又過半年,景生路遇阿霞,發現半月前姑娘已嫁鄭公子了……景生立馬火大了,大喊:"霞娘!為什麼忘了你我舊約?!"
此時景生是絕望崩潰的,因愛生恨。阿霞主動誓約又失約,自己落得妻離家散地步。
景生不知道的是,這才剛剛開始。景生更不知道的是,阿霞為何選他又拋棄他。
阿霞說:"你個渣男,有什麼臉面來見我?!你待發妻如此,何況別人?我知你將中榜,才以身相許。你本亞魁之福,將由王昌替代了。"阿霞說罷,和家丁轉身而去。
現在清楚了。阿霞毫不猶豫放棄恩人陳生,投懷一面之緣的景生。原因是☞ 阿霞知道陳生沒前途,而景生會中進士。
現在你的霞娘知道你將丟功名,你還談舊約,新約也不好使了,阿霞通道不信耶穌。
阿霞站在道德至高點責罵景生,可謂義正言辭!你自己做事都那麼決絕、現實,卻居高臨下責罵另一個因你才變得決絕、現實的人?
亞魁果然是王昌,鄭公子也中榜。景生果然名落孫山,還落得薄倖之名。
曾經你儂我儂,如今轉臉無情。
景生有負妻子,只是一個小原因。景生負心的後果才是致命的☞ 進士功名沒了,榮華富貴沒了。這才是阿霞放棄景生的真相。
阿霞選擇的鄭公子高中進士,更印證了這點。
5.景生的毀滅人生 阿霞再賺情義名丨
後,景生四十歲仍單身,家境也敗落,常討飯親友。景生一次偶去拜訪鄭公子。
阿霞說:"我曾在景生家避難,他行為雖賤,而祖德未斷,挺可憐,相公應幫他。"鄭以為然,給景生新衣服,並留宿幾日。
期間,阿霞給了景生一點私房錢,並告誡不要再做缺德事。景生表示感謝。
阿霞舉動是告訴景生,她是顧念舊情的女子,並主動幫助他,勸告不要再做缺德事。
話說,景生唯一錯誤是遇見阿霞後。景年少有名、妻賢惠,可推景生為人並不差。
景生原本權貴前途,而此時,家庭、家業、科舉,整個人生已毀成灰燼。景生早已經接受了現實。面對一個涉事女人對自己居高臨下教導和施捨,景生接受了命運。
"景感謝之。"景生對阿霞表示感謝。
景生回,買了大戶人家一丫鬟做老婆。此女乃醜陋悍婦。景生得子,後子中進士。
一個年少成名的清高書生,四十多歲,拿著別人施捨的錢,買了別人家一個丫鬟做老婆,又醜又兇。這就是喜新厭舊代價。
多年後,鄭公子官至吏部郎,死後大家才知阿霞非人類。
《阿霞》故事人物分析故事不長不短,人物不少,但每個角色不可或缺,很多玄機伏筆。蒲松齡是高手。
陳生☞ 故事引子。同時襯托了景生,暗示了阿霞直奔目標的現實個性。沒什麼恩情和顏值之說,只求我所求☞ 榮華富貴。
景妻☞ 文中是賢妻,也暗示了夫妻二人關係和諧。角色反襯景生無情無義,嫁夏侯則暗示了景生悲劇開始。這些都是伏筆。
鄭公子☞ 大戶人家品學兼優的書生,後中進士,並加官。角色為推動景生悲劇,揭示阿霞擇偶觀☞ 第一榮華富貴,第二人品修養。
景生後妻☞ 最直接的報應。為美女休妻,那就給你個又醜又兇的丫鬟做老婆。
景生☞ 原本年少成名,得賢妻,有家業,更是進士之命,馬上開始開掛人生。此時阿霞勾引,景負心休妻,最後毀了整個人生。
阿霞一句誓約,景生休了妻。回頭看,景生除了因阿霞休妻,他沒其他人品問題。
蒲松齡第一句就是☞"文登景星者,少有重名。"可見,景生年少就名聲在外。古代重名節,可推景生人品必然無大問題。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一生痛悔。景生當受譴責,得到的是萬劫不復的報應。
阿霞☞ 理智、精明、果斷、現實、心機,追求目標非常清晰☞ 榮華富貴。
陳生為救命恩人,但無前途,阿霞果斷放棄。景生只是陳生鄰居,阿霞轉而投懷,因為景生是進士命。景生休妻,註定會丟功名,阿霞馬上嫁給未來的進士鄭公子。
阿霞多次提景生祖德,責罵景生"賤行",阿霞並非真那麼重人品,只因敗人品,就會丟掉功名和榮華富貴☞這不是阿霞想要的結果。
半年時間,相遇順序顛倒,依然準確無誤三選一,又避過所有風險。果斷、精明、現實,雷霆手段,又賺足名聲,簡直非人力所及。
看似阿霞顧舊情,實際是她把景生拉下水,並誓約白頭,讓景生衝動犯下休妻大錯後又毀約。景生落得人生盡毀……然後她又站在道德高點責罵景生,又賺得念情義美名。
景生固然不可原諒,但阿霞也不高尚吧?何況她知道景生有家室。這套路太狠了。人人可指責景生,你阿霞有什麼資格?
阿霞為了富貴決絕,而且兩次。景生為了女色決絕,還是為了阿霞。阿霞轉頭就以道德之名責罵景生"賤行"。自我感覺太良好了。
一丘之貉而已,只是小三阿霞更狠,套路更深。阿霞誓約前,景生可一直沒休妻想法。
一路貨色,毀滅的是景生,完美贏家是阿霞。人們眼裡,景生負心漢;阿霞聰明、果斷、品正、仗義、念情……可見包裝的重要性!
阿霞完美的人生,女同胞們有什麼領悟?
景生毀滅的人生,男同胞們有什麼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