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一縷青藍

    縹色是種詩意雅緻的顏色,“縹”有縹緲之意。縹色是中國傳統色彩中的一種,縹是古老的色名,那“縹”是什麼顏色呢?

    在《說文》中記載“縹,帛青白色也”。在《繹名》中記載:“縹猶漂。漂淺靑色也,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像言之也。”由此可看出縹色是在淡青色或淺藍色。縹色是一種內斂神秘的顏色, 自帶氣質的顏色。下左圖是梵高的《杏花盛開》就用了縹色做為底色。右圖是縹色的變換。

    “縹色”一詞最早出現在隋朝江總的《梅花落》詩中:"縹色動風香,羅生枝已長。"南唐李煜的《子夜歌》:“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形容酒的顏色,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笨曲並酒》中記載:“黍浮,縹色上,便可飲矣。” 石聲漢 注:“曹植 《七啟》中有"春清縹酒",正是這種"竹葉青"色的酒。”

    縹色的用途:做工藝、衣服、畫畫等。

    在《考工記》中記載:“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五行對應五色。

    縹色作為古代服飾常用的顏色,服飾的顏色從先秦起就有極嚴苛的等級制度。在《後漢書》中記載關於後宮佳麗所穿蠶服的記述,最高等級以“青”和“縹”搭配而成。

    到了宋代也有以縹色為主顏色服飾,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更有街坊婦人,腰繫青花布手巾,…”如電視《清平樂》中也高度還原了宋代的服飾。

    縹色作為古老的顏色,在現代縹色也在各行業都有利用。

  • 2 # 東秋妮

    梅花落

    ------ 江總

    縹色動風香,羅生枝已長。妖姬墜馬髻,未插江南璫。轉袖花紛落,春衣共有芳。羞作秋胡婦,獨採城南桑。

    在中國的傳統色彩中,有一種古老的顏色叫縹色,常形容淡青色、淺藍色。

    縹色,色感輕盈,如“鳳縹縹其高逝兮”。

    縹常與碧一起,形容水或天深淺不一的青藍色,如吳均《與朱元思書》中

    “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

    直視無礙”,

    說的就是從富陽到桐廬的一百里左右,那山奇特獨異,那水都是淡青色的,那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那遊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

    縹色,是一種讓人平和而寧靜的顏色。

    《釋名》中載:

    “縹猶漂。

    漂,淺靑色也,

    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

    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

    “縹”亦通“漂”,是淺淡之意,中國古代運用重染的方法,把絲織品從原色不斷地重複浸染,讓顏色從淺入深,分別染出色差有別的染物。

    縹色,應是透過靛藍染完成的。

    《說文》中的“藍,染青草也”,

    《荀子勸學》中的“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等等。

    在青瓷的色彩區分中,也有縹色一說,指青瓷如縹的釉色,是藍中泛綠的一種透明色,屬於水色,古代列為青色系,是極高雅之色。

    古時又稱青瓷為縹瓷。

    縹色,亦作縹緲解,這注定了其神秘內秀的氣質,說明了“縹”沒有一個絕對固定的樣貌。

    縹緲是形容隱隱約約,似有還無之間的意象與景色,如“山在虛無縹緲間”,意指觸目所及的遠方群山若隱若現之貌。

    縹色,若為極目天際的群山連綿之色,那是一抹淡淡暈開的幽藍青灰深碧了。縹色,就如同一位蒙著面紗的美人,與世無爭,明淨淡遠。

    在遊子的眼中,天地之間,一抹縹色,是黃昏疏離了白日後的落寞,是精神飄離了軀體後的惆悵。

    縹色到底是什麼,想說明白其實並不容易。也許真正的美,總是風煙縹緲,無法形容。

    那美已經消逝了,然而我們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碧波,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縹色,如今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們對這一古老色彩最本真的面貌的追尋,仍在繼續。

    這感性的色彩,這詩意的色彩,這曾經存在過的意境之美,總令我忍不住想去追尋,去感受,去探索。"允山風 ,一抹縹色,拂綠青衫袖上新荷,渺層雲 ,獨行千萬裡,舟中吾且作遠來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祿馬三奇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