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不知味

    十字軍東征從宗教的角度去看,對於天主教來說是聖戰,對於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來說則是侵略戰爭,當然,國家版圖是透過戰爭方式獲取的,誰侵略誰,誰討伐誰,追究歷史因素的話也很難說清楚,畢竟當時天主教聖地耶路撒冷確為伊斯蘭教所奪,天主教以收復聖地耶路撒冷為名義發動戰爭也是有理有據。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是公元11世紀末由羅馬天主教教皇授意的對地中海東岸國家的八次戰爭活動,持續時間將近兩百年,因為士兵皆佩戴十字標誌,故被稱作十字軍。事實上十字軍在第一次東征的時候,已經收復了耶路撒冷,按理說東征的目的已經達成了,戰爭應該到此結束了,可是事實並不如此,羅馬教皇授意發動十字軍東征的目的也並不是簡單地收復耶路撒冷。

    一、宗教目的

    西方崇尚宗教信仰,並且宗教信仰排他性是極強的,不是同種信仰的人皆是異端,應該受到神的審判。正因為西方宗教的排他性,所以宗教勢力分佈塊狀化,同時基於西方宗教信仰的“傳染性”,宗教領導人也希望將他們的信仰“傳染”給更多人,讓更多人沐浴神的光,當然說白了就是想依靠宗教滲透擴充套件自己的地盤和勢力。當時天主教的聖地耶路撒冷在伊斯蘭的手上,這讓天主教感到很沒面子,如鯁在喉,如刺在目,於是決定以宗教為名義發動了“拯救”伊斯蘭異教徒的戰爭。

    二、利益目的

    我在上面已經說過,十字軍在第一次東征的時候已經收復了耶路撒冷,可是他們為什麼沒有停止他們東征的腳步?原因很簡單,利益二字而已。戰爭勝利所帶來的紅利是對人性的誘惑,幾乎沒人可以抗拒這種誘惑,對於國家和利益集團更難以抗拒,征服東岸國家,擴張宗教版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能壓榨的地方更大了,能壓榨的人更多了,能獲取的利益更多了。如果說第一次東征還還能勉強將它稱作為了信仰,此後七次則都是為了利益,可是讓十字軍意想不到的是,只有第一次可以算是勝利,後面的七次東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失敗的。相比宗教目的,十字軍東征的利益目的所佔比例顯然更重。

    歷史影響

    十字軍在東征過程中,殺人屠城、姦淫擄掠,對地中海東岸國家的百姓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創傷,在西方的宗教信仰體系中,對於宗教異端他們是從來不會手軟的。十字軍東征對於東岸國家文明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東岸國家的經濟和文化的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力,幾近癱瘓狀態。當然,從現在的角度並且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這段歷史,它還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十字軍東征促進了文明交融,在古代,文明交融一個最重要的手段便是戰爭,雖然殘酷,可也是最快速最強勢的手段,十字軍帶回去的有關古希臘文明的書籍,後來促進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再到後來讓世界為之顫抖。十字軍東征還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貿易的發展,在戰爭紅利的刺激下,西方國家不僅轉移了社會階級矛盾,還扭轉了經濟衰勢,讓他們逐漸完成了轉向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同時,十字軍東征還極大地促進了西方國家軍事技術的發展,在東征過程中學會了火藥和火器技術,要知道火藥是中國發明的,可是晚清時人家的火器是完全碾壓中國的,在掌握火藥技術以後,西方國家的軍事技術進入到了全新時代,在幾百年後引領世界並征服世界。

    十字軍東征是歐洲,也可以說是世界承前啟後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歐洲也從十字軍東征以後產生了“殖民屬性”,說到底還是利益驅動,文化只是利益的軸承。

  • 2 # 江雪寒

    十字軍東征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以清除異端的名義發動的所謂"正義"戰爭。當時原屬於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實際上東征不僅僅限於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是針對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十字軍在他們佔領的地區建立起了幾十個十字軍國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國,此外還有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國等。

    在11到13世紀的十字軍運動歷時將近200年,共進行了9次東征,動員總人數達200多萬人,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宗教、社會與經濟目的為主,發動的侵略劫掠戰爭,參加東征的各個集團都有自己的目的,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騎士想以富庶的東方作為掠奪土和財富的物件;義大利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東部的商業而獲得巨大利益;而羅馬教皇想合併東正教,擴大天主教的勢力範圍;生活困苦與天災與賦稅壓迫的許多農奴與流民受到教會和封建主的號召,引誘他們向東方去尋找出路與樂土。正如《歐洲的誕生》指出,十字軍“提供了一個無可抗拒的機會去贏取名聲、蒐集戰利品、謀取新產業或統治整個國家——或者只是以光榮的冒險去逃避平凡的生活。”十字軍東征一般被認為是天主教的暴行。儘管如此,十字軍東征使西歐直接接觸到了當時更為先進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這種接觸,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開闢了道路。

    十字軍遠征總體上說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參加者的社會成分繁雜不一,武器裝備上極不統一。身裹甲冑的騎士裝備的是中等長度的劍和用於刺殺的重標槍。一些騎馬或徒步的騎士除劍外,還裝備有錘矛或斧子。大部分農民和市民裝備的是刀、斧和長矛。十字軍採用的是騎士軍戰術,戰鬥由騎士騎兵發起,一接戰即單個對單個的決鬥,協同動作有限。與十字軍作戰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種是輕騎兵。交戰時,他們先用箭擊潰十字軍的部隊,然後將其包圍,實施勇猛果敢的攻擊,把它們分隔成數個孤立的部分加以殲滅。

    恩格斯寫道︰“……在十字軍遠征期間,當西方的‘重灌’騎士將戰場移到東方敵人的國土上時,便開始打敗仗,在大多數場合都遭到覆滅。”

    十字軍遠征持續了將近200年,羅馬教廷建立世界教會的企圖不僅完全落空,而且由於其侵略暴行和本來的罪惡面目,使教會的威信大為下降,後世史家評論說︰“在某種意義上說,比失敗還更壞些。”十字軍所謂要奪回的聖地耶路撒冷,遭到空前的血洗。單在一所寺院裡,就有約1萬名避難者慘遭屠戮。十字軍一個頭目寫給教皇的信裡說,他騎馬走過屍體狼藉的地方,血染馬腿到膝。寺院、宮殿和民間的金銀財物被搶劫一空,許許多多的古代藝術珍品被毀。這場屠殺以後,十字軍到“聖墓”前去舉行宗教儀式,隨後又投入了新的燒殺虜掠。《耶路撒冷史》記載說,十字軍佔領該城後,對穆斯林不分男女老幼實行了慘絕人寰的3天大屠殺。“勇士們”為了掠取黃金,剖開死人的肚皮到腸胃裡去找。後來,因死人太多,乾脆把死人堆架起來燒成灰燼,再在屍灰裡扒尋黃金。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時,對該城燒殺搶掠一星期,將金銀財寶、絲綢衣物和藝術珍品搶劫一空,使這座繁榮富庶的文明古城變成了屍山火海的廢墟。為了分贓方便,就把金屬雕塑熔鑄成塊件。法國編年史家維拉杜安寫道︰“自世界創始以來,攻陷城市所獲的戰利品從未有如此之多。”十字軍這種強盜行徑,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騙性和虛假性。

    十字軍東侵在客觀上打開了東方貿易的大門,使歐洲的商業、銀行和貨幣經濟發生了革命,並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造成了有利於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條件。東侵還使東西方文化與交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藝復興,阿拉伯數字、代數、航海羅盤、火藥和棉紙,都是在十字軍東侵時期內傳到西歐的。

  • 3 # 孤獨的精靈5

    歐洲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征是在十一世紀末到十三世紀末,羅馬天主教教皇會同西歐封建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東部地區發動的以收復聖城耶路撒冷為名的侵略戰爭。從1096年至1291年近二百年期間先後發動了八次。十字軍東征是人類歷史上歷時很長的血腥的大屠殺,是一場極端化宗教信仰導致的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的大肆殺虐。這場戰爭最後以十字軍徹底失敗告終。十字軍東征的失敗沉重打擊了羅馬教皇的權威,從一個方面促成後來馬丁路德加爾文宗教改革的落實。戰爭客觀上實現了東西文化的交流,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提供了條件等。

    在這裡我想透過這場因宗教信仰引發的人類大屠殺來拋析一神教信仰的一個弊端性。大家知道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由亞伯拉罕一脈相承傳下來的信仰唯一上帝的宗教,耶路撒冷是他們共同的聖城,那為什麼同是上帝的信眾(上帝、天主、真主名稱有別意思是一樣的)上帝的百姓會從古至今互相撕殺不斷呢?宗教是教人為善的,為什麼會出現宗教名義下的十字軍屠殺呢?

    筆者認為這是一神教觀念中的一個矛盾性造成的。一神教是排他性宗教,他們信仰的神是獨一的神,除他以外不能有別的神。這原本也沒錯,但神是一個神,信仰他的人對這個神的觀念卻因人而異,沒法統一的。神是絕對的神,人們對神的認識觀念是出於人的沒法絕對化,一神宗教因為所信的神是絕對的,結果把人對神的信仰觀念也絕對化了,那怎麼行呢?於是你一個觀念我一個觀念互相排他,小而言之唇槍舌劍,大而言之就是十字軍屠殺、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屠殺等,耶穌其實也是因他的觀念和傳統猶太教不同而被殘酷殺害的。隨著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它內在的這種排他強勢的基因就常會顯示出來危害和它不同文化或和它同文化淵源不同觀念的族群,十字軍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代表。

    我們東方文化講和為貴,耶路撒冷也是和平之城的意義,但誰才是真正的和平的天使呢?我們中國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包容才會有和平,排他則常會導致征戰。願十字軍的悲劇不再重現,願平安喜樂能真正降臨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最後在這聖誕節、新年元旦節和我們傳統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在這裡再次祝福每一個我認識和還不認識的善良的愛好和平的人們:平安!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櫻木花道在初期的比賽中總是被罰下場?哪些因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