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肝膽外科崔醫生

    根據你說的病史以及圖片的情況,我考慮你朋友的父親得了造瘻口旁疝,手術進行造瘻是將腸管的斷端從腹腔拉出到腹壁,將腸道內大便等內容物直接排除來,常應用在結腸病灶切除後,一般為了預防腸道吻合後出現感染。而造瘻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進行還納造瘻,或者是永久性的造瘻,而由於此處腹壁出現薄弱,腹腔壓力升高後,腹腔內組織就可能在此處突出形成造瘻口旁疝,下面給大家講一講哪些原因可以誘發造瘻口旁疝、如何進行治療與預防,此外,造瘻口該如何護理。

    造瘻口旁疝的發病率大約在3%左右,我在去年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例,患者是一個多歲的老奶奶,在幾個月前因為結腸穿孔住院後緊急行結腸部分切除術,為了減少感染的發生,也進行了造瘻處理。但是,不到兩個月,患者又來了,因為在她的造瘻口旁鼓出來一個大包,患者也會出現肚子痛,進行腹部的CT檢查後發現存在造瘻口旁疝,給予手術治療並一同還納了造瘻,一個手術解決了兩個問題,為患者解決了病痛,又減少了花費。

    引發造瘻口旁疝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1、首先,如果患者是因為腸道的惡性腫瘤進行腸切除後造瘻的,那麼患者出現這種造瘻口旁疝的可能性就很大,這是因為腫瘤會消耗患者大量的營養物質,造成患者出現營養不良、貧血等情況發生。此外,對於那些比較肥胖、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該病的發病率也相對較高。這是因為以上因素會影響患者手術後腹壁組織的修復,導致腸管通道不能良好癒合,增加造瘻口旁疝的機率。

    2、此外,患者術後造瘻口的腹部組織有缺陷的話,也會增加造瘻口旁疝的發生。如出現造瘻口周圍的組織出現缺損情況,而當腹部肌肉收縮時,就會因為兩邊的肌肉拉力作用使造瘻口周圍組織進行回縮,進而出現區域性組織薄弱而形成造瘻口旁疝。

    3、老年患者進行腸切除後造瘻也是比較容易出現這種造瘻口旁疝的情況,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腹部肌肉相對萎縮無力,已經發生了退行性改變,正如老年人容易得腹股溝疝一樣,都是因為自身肌肉能力相對較弱,造瘻後修復能力較弱導致的。

    4、除了患者自身原因以外,醫生也可能會增加患者出現造瘻口旁疝的可能,這主要是因為手術操作不恰當導致的。如手術過程中過於粗暴,使患者腹部的神經及血管發生損傷進而出現腹壁肌肉出現萎縮、無力的情況;而如果術中無菌意識不強,或者區域性出血控制不佳,導致術後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會增加造瘻口旁疝的發生。此外,如果麻醉師對患者的麻醉作用不佳,當醫生進行切口縫合時出現過度牽拉,使該處肌肉張力較大組織對合較差。

    5、此外,選擇不同腹壁造瘻口的位置也會影響造瘻口旁疝的發生率,而且是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在患者的腹直肌部分進行造瘻的話,發生造瘻口旁疝的風險較低,這是因為人體的腹直肌有較強的束縛作用,腹直肌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腹肌。而在腹直肌旁進行造瘻的患者,其發生造瘻口旁疝的風險較高。

    6、而一些可以導致患者出現腹腔內壓力升高的原因也是可以增加造瘻口旁疝的風險的,如患者既往存在支氣管炎等疾病而長期慢性咳嗽、或者有前列腺增生長而長期排尿困難的患者,腹內壓力會經常升高,導致腹內組織從該薄弱處突出形成造瘻口旁疝。

    造瘻口旁疝該如何進行治療

    1、對於造瘻口旁疝的治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如何治療,而並非全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患者的腸腔內組織突出並不明顯,而且並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疼痛不適症狀,是可以進行非手術治療的。如採用合適的腹帶或造瘻口腹帶進行加壓包紮,或者使用圓環類的器械圍繞造瘻口將周圍組織進行壓迫,以延緩病情的進展。

    2、而對於保守治療不能控制病情的發展或者已經出現明顯的症狀時,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手術治療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進行疝原位修補術,主要適用於那些造瘻口旁組織缺損並不嚴重的情況,在造瘻口旁開口進行疝內容物的還納,而對於組織缺損較大的患者,可以採用區域性補片進行加固治療。還有一種手術方式是將造瘻口進行移位,主要適用於那些原造瘻口效果不佳或者修補後仍有突出的患者,一般會選取腹直肌的部位進行造瘻。

    如何減少造瘻口旁疝的發生呢

    1、對於如何減少造瘻口旁疝的發生,我們可以針對引發改變發生的原因來針對性的進行預防。首先,由於肥胖是造瘻口旁疝發生的高危因素,因此肥胖的病人要控制飲食與運動,以便減輕體重鍛鍊腹部肌肉的力量與強度。

    2、此外,在腹壁何處進行造瘻也是有很大影響的,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部位進行造瘻。臨床上一般建議把造瘻口的位置放置在患者右側上腹部或者左側下腹部;如果之前進行過腹部的手術,應該儘量避免在腹部切口處進行造瘻,可以在腹部切口旁進行造瘻,此外,建議經患者的腹直肌進行造瘻。

    3、由於腹部的缺口與薄弱會增加造瘻口旁疝的發生率,因此,在進行造瘻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造瘻口大小,不要過大,但也不要過小,過小的話可能會導致腸梗阻的發生,更加難以處理。造瘻口可以選擇1.5~2.0cm左右,而對於肥胖的患者而言,也可以適當的增加切口的長度。

    4、而對於醫生操作方面的要求是要注意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而且手術是一個細緻活,不能大把抓,不要過於粗暴的操作。如果有出血的地方,一定要仔細的進行結紮止血,觀察患者的營養狀況與術後恢復情況,以減少切口感染的風險,如果病情需要的話,是應該給予相應的抗生素治療的。

    5、此外,也不要忽略麻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造瘻後進行切口縫合的時候,一定要囑咐麻醉師保持有效與穩定的麻醉效果,以保證手術醫師可以在肌肉鬆弛的情況下進行腹壁切口的縫合,以減少對合的張力與不能對合的風險。

    6、前面已經講過,那些可以導致腹壓升高的疾病都可能會增加患者造瘻口旁疝的發生。因此,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咳嗽、長期排尿困難等症狀時,要及早的進行治療。如給予抗感染以及緩解前列腺增生的疾病,以減少腹壓升高而誘發的造瘻口旁疝的發生。術後也要加強營養,加快切口的癒合。

    腹部的造瘻後應該如何護理呢

    首先,腸道造瘻的手術一般都是存在汙染的手術,是比較容易發生感染的,而且一部分患者還容易出現造瘻口旁疝的發生,因此在患者進行造瘻手術後是需要謹慎進行護理工作的。

    1、在患者術後的幾天內要仔細的觀察造瘻口周圍的血運等問題,如果出現腸黏膜發紫等顏色改變或者出現滲液以情況時,就要注意是否存在造瘻口發生缺血壞死。

    2、注意患者的體溫變化,如果出現持續的發熱情況要追查是否存在區域性感染的情況,每天都要檢視造瘻口處是否有面板紅腫、滲出膿液等情況,即時找醫生來判斷,以免耽誤病情的治療。

    3、如果患者在術後出現了腹痛、腹脹甚至停止排便的情況,應該警惕是否出現了腸道的梗阻。發生腸道梗阻的原因有許多,如腹腔內黏連、造瘻口狹窄或者腹腔內疝氣的發生等,如果嚴重的話,是需要再次手術治療的。

    4、此外,雖然患者進行造瘻後,大便不再透過肛門排出,但是也要對肛管進行處理的,在經造瘻口排洩1星期後,要進行擴肛治療,以免由於長期廢用而出現萎縮的情況,那樣的話,即便再進行腸道的改道,也可能會出現腸道狹窄、排出不暢等情況。擴肛要堅持進行,早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對肛管造成損傷。

    5、而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出院後,要儘量避免進行體力勞動,尤其是在術後半年內,避免過度勞累導致嚴重後果,造瘻口旁疝地方發生。而過了半年後一般就可以參加工作了,但也要掌握工作強度與時間,儘量避免腹壓增加的動作,如頻繁彎腰等,除了會增加造瘻口旁疝的風險外,還會誘發直腸的脫出。

    最後我做一下總結,針對患者腹部造瘻術後出現的造瘻口旁疝的情況,雖然並不多見,但是也是時有發生的,尤其是那些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以及長期慢性咳嗽的患者,會明顯增加該病的發生。造瘻口旁疝如果病情與症狀較輕的話,是可以進行保守治療的,選用腹帶加壓包紮就可以,但是如果情況較重,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免誘發嚴重後果。此外,為了減少造瘻口旁疝的發生,可以選擇合適的造瘻部位以及注意術中的無菌操作來預防。此外,對造瘻口進行護理也是很必要的,可以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槽清與底槽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