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鶴樓146652833

    壯族上追歷史較遠,簡單的說,解放後經調查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的,布壯,布土,土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統為“僮族",因僮字含義不清楚,又容易讀錯音,六五年按周總理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謝謝邀請。

  • 2 # 淮北大俠

    壯族是嶺南的古老民族之一,壯族的先民屬古代百越族群,與西甌、駱越有血緣遞承關係。歷史上有不同稱呼,史書上寫成“僮"或稱俚、烏滸、僚等亦出現過,居住在不同地區壯族有不同的稱呼,如布越、布依、布土、布儂等。建國後經民族識別,統一稱為僮族。1965年,根據國務院的提義和僮族人民的意願,僮族改稱壯族。從語言、風俗及宗支族譜的調查和史志書記載,連山僮族大部分來自廣西,而在廣西定居的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從廣西富川遷至永豐、福堂。大約七八百年曆史,和相鄰的漢、瑤族交錯雜居。因大部分在廣西境內,故稱廣西壯族自治區。形成獨特的語言圈和現今的分佈狀況。

  • 3 # 啊斌哥影視

    壯、布壯,原是壯族自稱。在漢文史書中譯寫為“撞”、“徸”等,讀音“壯”,最早見於宋代文獻中。新中國成立後統一寫為“僮”。《神秘敢壯山》

    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壯”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會誤讀。從此以後,僮族一律改寫為壯族。

    壯族除自稱“布壯”以外,還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儂”、“布央”、“布曼”、“布饒”、“布傣”等自稱。“布”,在壯語中是“人”的意思。

    二、民族歷史

    1、先秦秦漢時期

    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先秦時期,中國長江中下游以南至東南沿海地區,廣泛分佈著一個被稱為“百越”的族群,分佈於今廣東、廣西一帶的西甌、駱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當時還處於氏族部落社會的發展階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派尉屠睢率領50萬大軍,分兵五路,進軍嶺南,在越城嶺一帶曾遇到西甌人的強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祿率兵開通靈渠,通糧餉,運軍隊,秦軍才戰勝西甌人,統一了嶺南地區,並在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將該地區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

    據考古資料和史書記載,這時的西甌、駱越人已經使用銅鐵器,開始步入了文明時代。尤其是西甌人,他們在首領譯籲宋的領導下,利用所熟悉的叢林和山地進行作戰,能與數十萬秦軍周旋數年,迫使秦軍“三年不解甲馳弩”,說明西甌人的社會組織已經相當發達,並且能夠比較有效地運轉,已經進入了部落聯盟或酋邦時代。當時,為了保障南征嶺南的軍事後勤供給,擊敗西甌人的抵抗,秦始皇還派監祿在廣西東北部修築“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靈渠的修築,極大地便利了五嶺南北的交通往來,有利於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秦朝統一嶺南後,還將大量漢族人口遷居嶺南,與越人雜居在一起。從此以後,西甌、駱越人同內地各族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絡更加密切,而這種聯絡,對於嶺南西部越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2、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

    嶺南地區(即後來的兩廣地區)的土著民族,被稱為“烏滸”、“俚”、“僚”或“俚僚”,他們是西甌、駱越的後裔。東漢末年,中原戰亂,社會動盪不安,不少大姓豪族為避亂而遷居嶺南,從而促進了嶺南地區封建化的發展。受其影響,世居嶺南的俚僚大姓貴族,紛紛在各地稱雄,使嶺南土著民族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合浦的寧氏,桂州的李氏,高涼的黃氏等,都是這時期嶺南著名的土著大姓。他們擁有“地方數千裡,奴婢萬餘人,珍寶充積”的財富。與此同時,社會上卻存在著大量貧窮的、甚至“父子世代為奴”的普通勞動者。

    冼氏是秦漢以來高涼一帶的大姓。冼夫人在南朝梁大同初年嫁給南遷的漢人大族、高涼太守馮寶為妻,擁有部落10餘萬。她自幼聰穎賢明而多謀略,能安撫部眾,和輯百越和南遷當地的漢族移民,隋朝時受到隋文帝的嘉獎,被封為譙國夫人。冼夫人為維護國家統一和地方安寧,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到後人的敬仰。

    3、唐五代時期

    壯族先民仍被稱為俚、僚、烏滸(烏武)等,但也出現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儂洞蠻”或泛稱“洞蠻”、“洞氓”等。宋代以後,壯族族稱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撞”、“布土”、“土人”等稱謂。元明以後,被侮譯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郎、土、沙等。這些稱謂原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時期,“壯”的稱呼已廣泛見於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壯族最普遍的一種族稱。1952年統一稱為“僮”(音壯)。1965年改寫為“壯”。

    三、語言文字

    1、語言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北兩個大方言,但語法結構、基本詞彙大體相同。南北兩大方言大致以鬱江和右江為分界線,延伸到雲南省文山州的廣南、硯山一帶。北部方言約佔壯族人口的2/3,劃分為8個土語區,即邕北土語、右江土語、桂邊土語、柳江土語、桂北土語、紅水河土語、邱北土語、連山土語;南部方言約佔壯族人口的1/3,劃分為5個土語區,即邕南土語、左江土語、德靖土語、硯廣土語和文麻土語。

    2、文字

    唐宋以來,壯族民間曾流行“土俗字”,這種文字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利用漢字的音、義組合而成。根據1989年廣西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辦公室出版的《古壯字字典》(初稿)統計,共有10700多個字,其中定為正體字的有4918個。這些字都是從上百年或數百年前出版或手抄的牒訴、券約、師公唱本、山歌本、故事傳說、族譜、信件和碑文中收集下來的,說明這種方塊壯字在壯族地區民間曾廣泛流行過。不過,由於古壯字地區差別較大,缺乏規範,因此各地壯族之間無法形成統一的壯族文字,主要依靠漢文進行交流。1955年,黨和人民政府幫助壯族人民創制了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並培訓壯文骨幹,出版書報,壯文在掃盲、宣傳黨的政策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又完成了《壯文方案》的修訂工作,使壯文進一步通用化,壯文也再次進入各級各類學校。

    3、文學

    壯族創造了許多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諺語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在布洛陀神話基礎上創造的《布洛陀》長詩,是壯族的一部古老而宏偉的創世史詩,是史前時期壯族社會的百科全書,主要流傳於紅水河流域的巴馬、東蘭、鳳山、天峨、南丹、河池、宜山、都安、馬山和右江流域的百色、田陽、田東、平果等縣。它以詩歌的形式,生動地敘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各種牲畜和農作物的來歷,以及遠古人們的社會生活等,熱情地讚頌了布洛陀這個被稱為壯族始祖的神話人物創世的偉大業績。透過這部史詩,可以看到史前壯族社會的基本面貌,以及壯族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

    四、政治

    壯族是南方地區的土著民族,秦漢以前處於獨立發展的歷史階段,秦漢以後一直處於中央王朝的治理之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深受中央政府統治政策和漢族社會文化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隨著中央王朝統治力的逐步深入和漢族移入人口的增多而不斷加強。由於受影響的地區差異性較大,新中國成立前壯族的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在漢壯雜居的壯族東部等地區,壯族社會發展受漢族的影響較大,與漢族處於相近的發展狀態,其社會政治制度處於封建地主制度的發展階段。而在壯族聚居的廣西西部和雲南文山州地區,唐宋以來主要處於壯族土官(土司)的統治之下,處於封建農奴制的發展階段,其社會政治制度較為特殊。

    五、經濟

    唐宋時候的壯族先民,社會經濟有了新的發展。農業以稻田為主,已大量使用牛耕,耕作技術已發展到“深耕溉種,時耘時籽,卻牛馬之踏履,去螟螣之戕害,勤以朝夕,滋以糞土” 的程度。故有“稻粟皆再熟”,“種稻似湖湘”,“糧粒豐儲”,“豬牛雞鴨肥大蕃息”的景況。手工業有銅、鐵、紡織等,特別是綀子布和壯錦(當時稱為“緂布”)已馳名全國。綀子布,“潔白細薄”,“清涼離汗”。壯錦,則“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 。但是比起中原地區來,社會生產的發展還是比較落後的,許多地區仍然採用種子就地點播,不移秧、不灌溉、不施肥、不除草的粗放耕作方式,有的邊遠山區甚至停留在“刀耕火種”及以狩獵為生的原始生產狀態。

    到明清時期,壯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又有所提高。右江地區的今武鳴、平果一帶,“四野寬曠,軒豁秀麗。石山起伏蜿蜒,敷為平原,兩水繞山合流而入巨浸。江水既通,商貨輻湊,蓋比內地。”就是慶遠那樣的“戍壘密遮,使車罕至”的地方,也成為“士抱經而談,民雜兵而種” ,各族人民祥和安居的一方樂土。在橫州一帶,人們或築堤圍塘蓄水,或引溪流灌溉,這樣的農田已相當普遍。稻田的耕作也較細緻,播種育秧,中耕除草一二次,使上田每畝達到2石。坡地則開為畲地種植旱禾,種後也除草一二次,產量與水田不相上下。許多石山地區的壯族農民,也掌握了“煅石為灰”的技術,並把石灰應用於調節土地酸度了。畜牧業也有很大發展,豬、牛、羊、馬的飼養很普遍,一些人口不多的農戶甚至也養有十數頭牛,其發展水平,大致和相鄰的漢族地區接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降低養殖水體中的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