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原咕咚談錢幣

    我認為沒有什麼看得起和看不起,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幹什麼都要量力而行,如果你是富二代,錢多的無聊,當然投資高精希了。一般的大眾主要收集一般的東西就可以了。

    我認為收藏就是一種心態,在你收藏的過程中會其樂無窮,曾經有人給收藏的人描繪過一副畫像,我很贊同,他認為收藏先要具備知識,還有具備眼力,還要有經濟的、歷史的、物理的化學的、等等方面的知識。

    你一開始收藏的的是老普殘可時間長了,你就有進步了。有的人有錢,買個一兩件精品,他也不是收藏家,最多是在朋友面前顯擺一二而已。有時我們的市場需要方方面面的人。

  • 2 # 老玩童愛收藏

    這位藏友,你說的玩老普殘的人群還是很多的,畢竟精稀的東西存世量也少,就是有,還與收藏者的經濟掛鉤的,沒有經濟實力,想玩高大上精稀的不可能,例如說瓷器,我玩不起官窯的完整器,我可以玩殘片呀!一樣是收藏者喜歡的另一種風景,現在玩老普殘的人比例大點,投資不大,搞搞娛樂,不以賺錢為目的,有時就是兒時的回憶,比如說連壞畫,又叫小人畫,00後的不可能玩這個,因為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只有50後至90後的人才有這樣的情感,隨著歷史年輪的推進,玩精稀的人群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留著呢!有收藏文化知識又有膽識和經濟實力的人能玩,也能撿漏,馬老的歷史就是例項!玩收藏也不是說玩撒樣的不好,玩的是心態,那怕我知道買的是贗品,只要我喜歡,就是值得的,一家之言,謝謝邀請!

  • 3 # 滄海輪迴客

    即然是玩,那麼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什麼?

    收藏人群分佈是成金字塔分佈的。

    自己站立金字塔的什麼位置,是和自己的經濟能力息息相關的。

    中國有幾個馬雲、馬化騰、王健林?

    就是投資,普通的東西的升值空間可以說比精稀品種更大。

    以瓷器來說,張宗憲那個杏林春燕琺琅彩碗,八五年買時花了100萬港幣,二十五年後拍賣1.5億,除去各種費用最多增值了120倍。被各類藝術品經濟人捧為投資經典!

    但是如果在八五年賣入沒人要的淺絳彩瓷器,回報會比120倍高得多。

    再拿第二版人民幣為例。93年一張挺版的三元300元,一張紅一元15元,一張九成品的大黑十12000元,現在三元45000元,紅一元3000元,全新的大黑十40萬元左右,誰的回報高一目瞭然。大黑十,三元是不是二版人民幣的精稀品種?

    玩收藏,不要人云亦云!

    圈子不同,層次不同,玩的標的自然就不會一樣。有錢人不玩窮人玩的挺正常的。但是在比他有錢的圈子裡,別人也同樣會認為他玩的是垃圾!

    再說精稀品種也是有範圍的。比如齊白石的精品,指的是齊白石作品裡面好的。但是齊白石的差的也要比大多數的錢幣精品值錢得多。那麼錢幣精品就不是精品了嗎?

    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圈子不同,各進各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談誤國”出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