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樂健康科普

    從目前最緊缺的兒科醫護人員角度看看這個問題吧。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人事處最近做了一個關於“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兒科醫生緊缺的對策研究,主要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國目前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預計2016~2020年中國每年將新增新生兒230 ~430萬左右。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兒童醫療需求勢必增加,本就捉襟見肘的兒科醫生資源將更顯緊張。

    兒科醫生緊缺問題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被寫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目前中國0~14歲兒童總人數約2.3億,兒科執業 (助理) 醫師11.28萬人,每千名0~14歲兒童兒科執業( 助理 ) 醫師數為0.53人,低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兒科執業( 助理) 醫師存在較大缺口。

    美國平均每千名兒童擁有1.46位兒科醫師,按此標準中國兒科執業 ( 助理 ) 醫師缺口超過20萬。“全面二孩”政策後,兒童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將更加凸顯,兒科醫生緊缺問題將更加突出。

    兒科醫生緊缺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方面:一、兒科醫生崗位吸引力低, 任務重、風險高,工作壓力大

    中國兒科執業( 助理) 醫師佔執業( 助理) 醫師總數的3.9%,卻要承擔全國 16.6%人口的醫療診治工作 ( 中國0~14歲兒童佔全國總人口16.6%)。

    據統計 醫療機構兒科執業 ( 助理) 醫師日均承擔的門診人次數約為17人次,是醫療機構其他執 業 ( 助理 ) 醫師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擔的出院人次數近200人次,是其他執業 ( 助理) 醫師的2.6 倍。

    據調研顯示上海市某三級甲等兒童專科醫院97.85%的被調查者平均每週工作時間在40小時以上。總體工作滿意度評分為 2.81分 (6分制 ),工作壓力大是主要不滿意因素。兒科醫生超時、超負荷工作現象十分普遍。

    兒童發病具有季節性的特點,加上寒暑假的影響,近年來兒童就診高峰期各大醫院兒科門急診告急現象頻出。兒科以相對少量的醫療資源承擔了超出全國平均水平近 1 倍的工作量,高負荷 承載了社會期望。

    “全面二孩”政策後,兒童患者的數量勢必大幅增加,而短時間內兒科醫生不可能大幅增加,所以近期兒科醫生工作量有增無減。

    兒科醫生不僅任務重,而且風險高。兒童抵抗力低,病情急且變化快,又不能主訴病情,相對於成人患者,兒科的風險更大。

    薪酬待遇不能體現勞務付出及技術價值

    兒童用藥少、檢查少、手術少,在以藥補醫機制未完全破除的背景下,兒科醫生的收入自然比同行少,特別是綜合醫院兒科醫生與其他科室醫生收入差距更明顯。綜合醫院缺少發展兒科的積極性和持續動力,兒科萎縮趨勢明顯。

    中華醫師協會兒科分會調查發現,兒科醫生的平均工作量是非兒科醫生的1.68倍,而收入只佔成人科醫生的46%。兒科醫生收入低,薪酬不能體現其付出,是業界公認的一個事實。所以圈裡也流行一句話,叫“金眼科、銀外科,一錢不值小兒科”。

    兒科醫療服務價格不能體現其技術價值,與現行的醫療收費體系有一定關係。《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 目規範 ( 2 0 1 2年版) 》 中規定對於注射、採血、靜脈輸注、有創活檢和探查、臨床手術治療等醫療操作,6歲以下兒童加收不超過30%。但是這一政策各地基本沒有落實到位。

    醫患矛盾多、工作環境差

    近年來全國各地傷醫事件頻發,醫患矛盾十分突出。一直以來兒科是醫患矛盾的重災區。一方面兒童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大,醫生少患兒多;另一方面家長要求高,刻意追求大醫院的專家號,導致兒童掛號難、排隊長等現象,家長卻把怒氣發在醫務人員身上,各種不滿和急躁的情緒紛紛“湧”向醫生。另外,超負荷工作也容易觸發醫患矛盾。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視為掌上明珠,稍有頭疼腦熱,家長就往醫院送,而且是往最好的醫院送,一個孩子生病,2~4名大人圍著轉, 導致兒科人滿為患。同樣的門、急診量、住院人次,兒科卻要承接2~4倍的人員流動量。特別是門急診區域,哭鬧聲、嘈雜聲不斷,地面常有奶漬、小便等垃圾,兒科醫生工作環境十分差。

    兒科醫生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工作環境差,卻不能得到與付出成正比的薪酬待遇。長期以來,導致醫學生在擇業時對兒科“望而卻步”,現有的兒科醫生大量流失。兒科醫生崗位吸引力低,是導致兒科醫生缺乏的重要原因。

    歡迎親們點贊加關注並參與討論哈!

    參考文獻

    [1]雷明明,劉友學,鬱曉霞,黃舒,張雁翎,張德平.“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兒科醫生緊缺的對策研究.重慶醫學,2017,46(34):4871-487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盤菜湯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