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刑17

    中央軍德械師的制式輕機槍是ZB26,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ZB26出現早存量多。25年就定型量產了,27年國內就仿製出了,無論進口還是中國產,都有大量庫存。而德械師是33年開始籌劃,MG34第二年才定型,德國又開始擴軍,自己的機槍都不足,哪有那麼多給中國呢?

    其次,ZB26是彈匣供彈方便生產。雖然捷克式輕機槍工藝複雜,但畢竟是彈匣供彈,國內仿製沒問題。MG34可是金屬彈鏈,這東西中國國內當年根本搞不定,沒看馬克辛重機槍都是布制彈鏈版本的啊?其實捷克式輕機槍有金屬彈鏈版本的,但是國內根本搞不出來,就沒有裝備。

    再次,ZB26輕機槍效能較好比較適合中國士兵。捷克式機槍比較精準,彈匣供彈比較節省彈藥,重量也可以接受,因此相對於34機槍,更適合中國。別的不說,MG34機槍那射速,中國根本打不起。

    最後,捷克式機槍成為中央軍制式,和東北軍早就大規模採用作為制式有很大關係。早在1927年,東北軍控制下的大沽兵工廠就開始仿製捷克式機槍。到了1930.9.18中原大戰後期,東北軍重新入關後,張學良更是擴大了大沽廠產能,月產300捷克式輕機槍。

    到了德械師籌備的時候,全國已經有多家兵工廠量產捷克式輕機槍。因此雖然一開始兵工會議制定的制式輕機槍是哈奇開斯,最後還是服從大多數,換成了捷克式輕機槍。

    所以,中央軍德械師制式輕機槍採用捷克式,其實是市場選擇的產物。

  • 2 # 不正經的軍棍

    ZB26被定為制式武器是在1934年,那會兒還沒德械師呢。那會兒裝備捷克式的原因也就是捷克式的效能好,所用彈種在國內用的最多,定下來的彈種也是7.92*57mm毛瑟彈,而且自己也成功仿製了。在成功仿製之後,1934年定為制式武器,國內各大兵工廠都在生產。這會兒,MG34還剛剛誕生。

    MG34研發成功是在1934年,1935年開始進行測試,1936年開始投入生產,正式進入德軍是在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前期,再之前,這挺機槍是保密的。第一次正式對外亮相,也是在1939年。

    關於為啥不裝備MG34,原因很簡單,德國不賣。德國不僅不賣,看都不讓你看的那種。1939年以前,德軍總共接收幾萬挺MG34,但是都拒絕對外國公開的那種。

    而至於德械師能否裝備,更是扯淡了。1938年2月,德國承認偽滿洲國,4月對華軍火禁運,6月召回駐華大使,7月撤回軍事顧問團。他德國都給你軍火禁運了,他怎麼可能賣給你尚未公開的MG34呢?那會兒別說MG34了,德國連已經付款的武器都扣留了。

    另外,德華人根本不可能賣MG34給任何國家,因為他自己壓根就不夠用。MG34總共產量也才40多萬挺。德國在1940年進攻法國的時候,還裝備大量MG15、MG30、MG08這些老式德國機槍,還有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地繳獲的機槍。為啥裝備這麼多外國貨和老款,就是因為自己手頭的MG34數量不夠。

    說這些,核心思想就是:中德合作期間,華人壓根沒見過MG34,不可能買,而且,MG34亮相那會兒,中德已經斷交了,另外德華人自己機槍也不夠用。

    順便說一句,很多人說國軍用不起MG34,其實說的對,但是理由不對。用不起MG34,原因不是射速快,早期MG34射速可調,調整區間是600-1000發每分鐘,最低速度和ZB26差不多,所以這點不成立。用不起,主要原因是造不起槍,仿製不出來,而且MG34打的是重尖彈,咱們沒多少。

    華人第一次接觸MG34還是北非戰役之後,當時盟軍打贏了之後,繳獲了一批MG34,胡獻群作為觀察員接收了一批,但是並沒有採用也沒有仿製。

  • 3 # 偉大的範巴斯滕說體育

    第一,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的德械師這個稱謂確實是後來杜撰和演繹的當時沒有這種稱謂!

    第二,所謂的德械師,主要就是中國軍隊中裝備後勤和戰鬥力最好的國軍中央軍!

    第三,所謂德械部隊從來都幾乎沒有德國武器等!步槍雖然看著一水水的德國名槍毛瑟98K然而幾乎都是仿造的中國產中正式,機槍看輕機槍是捷克造ZB26為主,配以法國的哈開奇斯,美國的勃朗寧和英國的麥迪遜等!持續火力的重機槍雖以德國已經淘汰的水冷MG08為主,可都是經仿造的中國產民24型基本沒有德國的,配以非常少的捷克ZB53氣冷重機槍等互補!

    雖然炮兵有德國大口徑火炮和戰防炮等,可是德械師這個由來完全是幾十年後經人為虛構的名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老式機槍子彈需要塗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