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原意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
7
回覆列表
  • 1 # 歲月常伴如此甚好

    這句話的直譯便是:三個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協力集思廣益,也能提出比諸葛亮還周到的計策。  

    釋義: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應周瑜造十萬支箭用於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計。但不知,當日諸葛孔明算準時機,便命隨從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兩邊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蓋。其隨從完成後,回報軍師,並提出這樣佈置恐讓曹軍看出破綻。三人心有一計,但只不說,明日安排好領軍師看。只見每艘小船的船頭都立著兩三個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來就像真人一樣。後曹軍果然中計。真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人難敵三人之智。  

    “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是民間俗語,已經熟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可是你有時偶爾一想,“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是講幹活嗎?顯然不是;是講力量嗎?三個人的力量顯然比一個人大,顯然這並非題中之義;是講智謀嗎?顯然這才是這句俗語的要義,可是三個臭皮匠,他們可能連行軍打仗都沒有見過,怎麼比得上諸葛亮呢?要知道諸葛亮是打仗的,講軍事的,這是哪門對哪門啊?如果要說群體的智慧,可也得和戰爭沾邊啊,和戰爭沒怎麼沾邊的三個臭皮匠,怎麼能夠比得上諸葛亮呢?顯然,這比喻實在是有點問題。 皮匠,也就是城裡街上或者村上做皮毛生意的,像做皮衣啦,皮棉啦,皮貨啦,等等,今天也可能是做皮革生意的,他們當然有來自實踐中的經驗和智慧,只是這經驗和智慧實在跟戰爭不沾邊。對於諸葛亮和皮匠而言,顯然是各有各的智慧,皮匠有皮匠的智慧,諸葛亮有諸葛亮的智慧;他們的智慧是不同的。拿皮匠的智慧去比作行軍打仗的智慧,這是哪門跟哪門啊?他怎麼能同習慣於行軍打仗、天天講謀略的諸葛亮比智慧呢?顯然,這裡面有個錯位的問題。  

    錯位在哪裡呢?——錯位就錯在聲音的訛用上。  

    近日翻讀朱正的隨筆集《思想的風景》,見其中有一短文《皮匠辨》,文中說:“三個臭皮匠,賽個諸葛亮。大約是說明群眾的智慧吧,一個不如二人計嘛。人多,各有各的經驗,各有各的知識領域,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大家湊起來,互相補充,糾正,結果總會比較好。一個再高明的人,總不免有他的侷限性,他獨自作出的決定往往也不見得就是最好的、最準確的。就說諸葛亮吧,儘管正史上說他‘將略非其所長’,可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怎麼民間諺語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他呢?  

    “為什麼是三個皮匠,而不是別的鐵匠、砌匠、花匠,或別的裁縫、老農之類呢?依我看,‘皮匠’應該寫作‘裨將’才對,裨將也就是副將(在戰爭中多衝在第一線上的),所謂偏裨,指的是中下級軍官,這才和戰爭有關,也才能同軍事家諸葛亮比一比高低了。”——這一段話,分明是指出了問題的要害,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三個下層的、在第一線上行軍打仗的裨將,有時候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集中起來,就比遠在大寨裡指揮、足智多謀的、穩位軍中帳的諸葛亮來得正確,來得實在和有效。“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或:頂個諸葛亮)。”這才是這句諺語的原義和原字。也就是說,後人以訛傳訛,將“裨將”訛成了“皮匠”——這畢竟是同音字,而且容易寫,容易記,容易為文化不高的民間百姓口頭上使用和口口流傳。就像中國老百姓許多同音訛用一樣,比如將杜拾遺(杜甫)寫成杜十姨(見《聊齋志異》)、梁武帝訛成梁五弟(見《彷徨·長明燈》),又像辛亥革命期間的鄉下偏僻的農民,像阿Q一樣,將自由訛成“柿油”,所以“裨將”訛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只是不知何時,它由“裨將”訛成了“皮匠”?——那實在不是我們所能知道了。

  • 2 # 破罐子破帥

    簡單點說下,如果我沒記錯,這句話原話是:三個裨將 頂個諸葛亮。 其實也就是一個追求押韻的歇後語。並不是量化說 一個裨將等於三分之一個諸葛亮。而是說小腳色在一起能發揮大角色的作用。久而久之,三個裨將以訛傳訛變成了三個皮匠,為求字數排比,就變成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 3 # 老馬說球

    你真以為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嗎?

    我告訴你,其實這句話是誤傳啊。

    可能後人怕麻煩,愣是把裨將寫成了皮匠,你寫就寫吧,還說人家臭。。。行軍打仗身上不臭點,績效考核能過嗎?

    雖然說,這句話流傳至今,在古代還有點用,現在已經不行了。

    當今社會,不僅三個臭皮匠頂不了諸葛亮,三個王司徒也得被諸葛亮說死。

  • 4 # 天馬行文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本義是指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不過,有一種說法是,“皮匠”實際上是指“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能頂一個諸葛亮,民間流傳中被說成了“皮匠”。

    話說古時候的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分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非常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兩千多公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紅耳赤。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

    那城門口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面目醜陋,又目不識丁,大家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裡不服氣,便聚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裡。這一著,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訊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醜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的人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諸葛亮。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沒有絲毫聯絡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另一種說法,來自於小學語文課本一篇名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文章。文章中寫到諸葛亮帶兵過江,江水湍急,而且裡面多是突出水面的礁石。普通竹筏和船隻很難過去,打頭陣的船隻都被水沖走觸礁沉沒,諸葛亮一籌莫展,也想不出好辦法,入夜來了3個做牛皮活的皮匠獻策。告訴諸葛亮買牛,然後把牛從肚皮下整張剝下來,封好切口後讓士兵往裡吹氣,做成牛皮筏子,這樣的筏子不怕撞,,諸葛亮按此方法嘗試並順利過江。之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民間諺語廣為流傳。

  • 5 # 江城知事兒

    【原詞釋義】

    1、字面翻譯:三個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協力集思廣益,也能提出比諸葛亮還周到的計策。

    2、用來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3、“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的意思。

    這個典故呢,其實是出自於《三國演義》裡的《草船借箭》。

    小說中,諸葛亮應周瑜造十萬支箭用於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計。但不知,當日諸葛孔明算準時機,便命隨從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兩邊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蓋。其三個隨從完成後,回報諸葛亮,並提出這樣佈置很不妥。但是三個人都沒有告訴諸葛亮是哪裡的問題,只是說讓諸葛亮等著看他們的改進。次日,只見每艘小船的船頭都立著兩三個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來就像真人一樣。後曹軍果然中計。真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人難敵三人之智。這一詞,也就這樣傳開了。

    既然是錯了,那是什麼時候開始讀錯的呢?總是讓人以為是三個皮匠呢?為什麼是三個皮匠,而不是別的鐵匠、砌匠、花匠,或別的裁縫、老農之類呢?

    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錯誤的版本暫時沒有資料去考證。錯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時的文化不高的民間百姓口頭上使用該詞和口口流傳。

  • 6 # 揮霍青春

    這句話的總體意思還是團隊的力量要優於個人。

    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份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可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黃肌瘦。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

    那城門口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面目醜陋,又目不識丁,大家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裡不服氣,便湊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裡。這一著,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訊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醜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的人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諸葛亮。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有絲毫聯絡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除草禾闊雙除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