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黑風高103517303

    平定天下需要用武力,開國君王的諡號多用武字,天下平定之後需要與民休息,休養生息朝代才能長治久安,所以定天下以武,守天下以文。第二三代皇帝繼承上代的基業,他們不需要再大規模的使用武力,更重要的是選拔文官治國,所以朝代更立後,二三代帝王很重要,要的是守成之君,要完成國家的轉型,由軍政府轉變成文官治國,完善法律制度,歷史上凡是轉型好的朝代,年代都比較長,如漢,唐,明,清。不轉型的很快滅亡如:秦,隋,西晉等!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古代人比較講究蓋棺定論,有尊號、廟號、諡號之說。

    廟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廟者,祭祀之所。華人有祖宗崇拜,對祖宗常有祭祀,以求保佑國泰民安。平民百姓祭祀時,一般會設壇殺牲,而一國之君在儀式上就比較繁瑣一些。

    首先先建築皇家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於太廟合併祭祀。這些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就會有祭祀上的困難。只有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所以,廟號最初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進行選擇,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在周朝時確立了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到了秦朝,因為皇帝天下獨尊,讓後代品頭論足,認為很不符合威儀,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漢朝只有4個皇帝有廟號,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病已,其他皇帝都是隻有諡號而沒有廟號,平時我們所說的漢文帝、漢武帝、漢元帝等都是諡號。

    唐朝,因為諡號的選擇還比較遵循著諡法,也比較簡潔,所以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

    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如乾隆皇帝的諡號有23個字,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清高宗等。 唐朝以後,隨著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廟號反而更能看出褒貶的意思來。

    諡號

    儒家文化圈裡,對帝王、名臣將相、社會名流等,在過世後,都會有門生故吏、群臣百姓對其蓋棺定論,做一個有評價意義的稱號,被稱為諡號。

    諡號並非是郡王獨享,但在封建王朝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

    諡號“文”的含義: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諡號“武”的含義:

    剛強理直曰武,威強澼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這兩個都是美諡。

    諡號“莊”的含義:

    兵甲亟作曰莊,澼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於原野曰莊,屢徵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

    這個諡號是平諡。

    諡號“煬”的含義:

    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內怠政曰煬。

    這個諡號是惡諡,一般都是不懷好意的人給上的諡號。

    明清時期的諡法是發展的最為完備的時期,對於君主、親王、大臣的諡號字數都有規定。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不僅要在國號要壓過明一籌,在諡號上也不遑多讓,清帝諡字為21字(光緒帝)或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碩親王1字,大臣2字。

    如清高宗乾隆的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這麼長,不好記,還是記廟號容易記,清高宗。

    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

    而“文”字的諡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

    李鴻章去世前不敢奢望會諡號會有多麼好,只想著文成等,沒想到皇帝給他定諡號“文忠”,僅次於“文正”。而張之洞一生汲汲於名聲,本想獲諡“文忠”,結果朝廷給了個“文襄”,差了好幾等。

    以前的讀書人,所謂生前事身後名,皇家只需動個嘴皮就可以了,真是無本的買賣,只有精神的獎勵了。

    尊號

    為尊崇帝后為之所上之稱號,成為尊號,始於秦代。

    《史記·秦始皇紀》有“臣(王綰、李斯)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之語。

    《漢書·高帝紀下》有云: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上皇帝尊號。”

    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也是上尊號。

    到了唐代,為皇帝上尊號之風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後追加者。而生前加尊號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加於在位之時。如武后稱“聖母神皇,高宗稱天皇,中宗稱應天神龍皇帝等。另一種為皇帝遜位之後,為太上皇,由繼位皇帝為之加尊號。

    唐代以降,帝后尊號字數有增無減。唐宣宗時,其尊號已是18字,即“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宋神宗尊號為二十字,即“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明太祖被尊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達21字。清乾隆皇帝被尊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竟有23字。

    尊號與諡號差不多,都是用盡了好的字眼。不過尊號只是皇室專用,而諡號還可以普惠到群臣而已。在明清以後,物極必反,也沒有那麼多諡號了,禮教於此表面功夫鑽研,可謂得不償失。

    總結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動到垃圾簍裡去。腐朽的反動勢力從來不會主動讓出地位,新興的勢力必然要透過武力的征討,才能再開一片新天地,所以在王朝初期,一般武功大盛,克定禍亂曰武,所以王朝新興,諡號裡一般會有“武”字。曹操是一個典型,廟號“魏太祖”,諡號“武皇帝”。

    到了二三代,新王朝已經透過武力強行推行了40年的政策,已經換了一代人,並且開科舉等等,國家秩序趨於穩定,這時,經緯天地、錫民爵位的諡號“文”就有了對應的主子了。漢文帝是一個典型。

    一般盛讚一個君主的,往往都是文治武功一起稱頌的。只有武功,而無文治,天下將會攪攘不安;只有文治而無武功,社會也不會有安全感。

    明太宗(後來改叫明成祖)文皇帝朱棣,一生武功赫赫,諡號全文“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也是文武兼備。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不世之功,他的諡號全文“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是文武都有。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不可偏廢,只是後世之人品論時,偏向某一種功德。

    秦始皇千古一帝,他下令不讓臣議君,子議父,取消了廟號、諡號,如果他去世後,胡亥也按例給他上諡號,又會是什麼廟號、什麼諡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全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