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顧宇0
-
2 # 水墨車事
碰撞測試並不是測試鈑金厚度、強度,因此碰撞測試成績與平日裡事故刮擦表現是不一樣的。
碰撞測試的是事故發生時車輛時對駕乘人員的保護能力 ,對行人的保護能力。例如事故後四個車門是否能開啟、車內氣囊是否有效保護駕乘人員、行人保護是否合格等都是安全性高低的一個體現。隨便找一個碰撞測試成績表來看看:
大家印象中大眾的汽車鈑金比較硬,碰撞測試中應該能取得好成績,中國產的比亞迪唐也被稱為公路坦克,也應該能取得好成績。而日系車鈑金普遍偏軟(薄),不應該取得好成績。實際測試中大眾的Magotan、Tiguan等車型遠遠的排在比亞迪唐的後面,後期測試的Passat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排名靠前的日系車居多。
還有例子就是大眾的早期車型:Jetta/桑塔納。這兩個車全中國的老司機幾乎都是熟知的,典型的特點就是鈑金夠厚,硬朗。在小事故中往往是勝利者,大家可能覺得Jetta/桑塔納安全係數肯定要高一點,接下來我們在看一個桑塔納的碰撞影片:
影片還是挺可怕的,碰撞測試影片中,車身潰縮50%以上,這種事故中車內乘客生還的機率是非常低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鈑金覆蓋件的強度並不能代表整車的安全係數,影響汽車安全係數是汽車的框架結構。鈑金只是覆蓋件而已,只是汽車表面的蒙皮。關於汽車結構對安全的影響我們還可以看下面的圖片:
車輛看起來很慘,表面的覆蓋件全部爛掉,破破爛爛一大堆。但是你仔細看一下車輛的駕乘艙變形很小,駕乘人員僅受到輕微傷害。這就是結構件、車架對汽車安全係數帶來的影響。
我們再來看一下車身結構:
可以看到鈑金只是一個蒙皮而已,並不能吸收撞擊力、衝擊力、扭曲慣性力。真正的外力是由框架、車架、各種梁來承擔,鈑金只是覆蓋件。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車身框架剛性硬度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該硬的地方必須硬,該軟的地方必須軟。以車前結構為例:
防撞梁可以降低汽車碰撞事故帶來的損失,減少或者避免前端零部件損壞、降低車輛維修成本。
低速碰撞力度不大時外力由防撞梁承擔,當撞擊力度足夠大的時候防撞梁會把撞擊力傳遞給吸能盒,吸能盒就是“軟”的代,可以透過自身的潰縮來把來自防撞梁的外力吸收一部分,降低衝擊力對縱梁的傷害。即使撞擊力過大,前倉會也就透過潰縮來吸收外力,儘可能的降低A、B、C柱的傷害儘可能的保證駕乘艙完好、四門可以開啟,儘可能的保護駕乘人員不受到傷害。
正面碰撞由前倉吸能來保護駕乘艙,側面碰撞則由車門內的防撞梁、B柱、頂梁、門檻梁等來承擔,儘可能的保證駕乘艙完整,保護駕乘人員不受傷害或者降低傷害程度。
而各種碰撞測試成績的高低,並不看鈑金蒙皮的厚度強度,成績高低與車身架構、鋼材強度有直接關係。各個車企也針對各種測試而對某些部位進行強化處理,也可以說是應試教育。例如25%的偏置碰撞測試就是如下的樣子:
不同測試機構偏置測試標準也不一樣 ,與地區有關係。例如有的地區測試的是40%偏置碰撞,有的地區是25%的偏置碰撞。因為駕駛員在遇到事故會本能的閃躲,因此超過一半的碰撞位置在車頭的邊緣。
針對有些測試機構只測試左側偏置碰撞右側不測試的情況,有聰明的廠家則增加左側車身強度,而右側因為不測試則不去做任何處理。成本降低、省錢省事,這樣的車企無用功一律不做。而25%碰撞與40%的碰撞作業並不一樣,很難做到兩者兼顧,因此汽車廠家會針對不同地區的偏執碰撞區域不同而進行強化。於是有的車型25%碰撞成績差,有的40%碰撞成績差……
可以看到,鈑金鐵皮薄厚並不會影響碰撞成績。
哪怕你在車架上用一張紙來代替鈑金,都不會影響其碰撞成績。因此某些車鈑金薄一點,軟一點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種車型小事故中吃虧,大事故中保命的機率更高一些。而一些鈑金與覆蓋件比較硬朗的車型,在小事故中佔據優勢就比較大了!例如比亞迪唐撞翻小汽車事件:
小轎車因為隨意變線被比亞迪懟翻,而比亞迪損毀並不嚴重。然安全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汽車都像易拉罐一樣很容易被壓扁。
因此沒有絕對安全的汽車,只有相對安全的駕駛技術。
無論是紙糊的鈑金還是耐撞的鐵皮,都不能影響大事故中安全係數。但是豪車的安全係數相對要高一些,某些平民車要考慮造車成本問題,因此設計上選材上只要能達標透過測試就可以了!而豪車對成本沒有平民車那麼敏感,因此設計與選材上都更考究一些,安全係數也更高一些。例如寶馬740撞擊馬自達2事件:
現場可以看到馬2轎車直接被撞斷,駕駛員與乘客都甩到車外。而寶馬駕駛員可以安然無恙的下車檢視並逃跑。這就看出來寶馬的保命能力有多強,這種大事故發生後車艙潰縮並不嚴重,這點做的要比日系車好很多,當然價格也貴上很多。
-
3 # 眾口說車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作為碰撞測試來說,只能是相對的反應一臺車的安全情況,作為日系車來說,碰撞成績的確相對要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在實際的碰撞過程中,日系車碰撞後破損的程度也的確是更慘烈一些,相對來說,維修成本要高一些,辯證地看,應該從以下兩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碰撞測試表現好不等於絕對安全現代汽車的碰撞測試理論是基於潰縮理念完成的,就是利用汽車材料發生的形變,吸收碰撞時產生的應力,簡單的說, 就是該硬的地方要硬一些該軟的地方要軟一些,但是由於受車身材料以及成本的限制,材料潰縮能夠吸收的碰撞應力是有限的,超出最大吸收能力以後,潰縮理論就不再能夠確保汽車的被動碰撞安全,這個限制就是汽車單向速度為64 km/h,一旦超過這個速度,汽車車身就無法透過材料變形吸收碰撞應力。
實際上這個碰撞測試還是基於中低速的碰撞,如果這個速度分別對應到兩輛車上,這個碰撞測試理論上只能體現不超過32 km/h的速度對撞,但是汽車在實際的行駛過程中的時速絕對是要遠遠超過32 km/h的。
因此,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碰撞測試只能是相對汽車被動碰撞的安全,實際上很多車企也會根據這個測試方式進行應試設計,日系車在應試設計這方面一向是比較注重的,因此碰撞測試成績普遍較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一個車企所生產一款車連基本的應試設計都無法完成,那麼你還指望這輛車在高速碰撞中能夠保命嗎?
實際碰撞破損嚴重並不等於不安全經常有人拿日系車,一碰就碎、皮薄餡大來說事,實際上這是不懂車的一種胡咧咧!現代的汽車在碰撞過程中,不僅要確保自身的安全,還要確保行人安全,在碰撞過程中,汽車產生一定的形變或者破損,有利於保護行人,基於這個理念,現在的汽車基本上都將保險槓由原來的鐵製更換為塑膠,而保險槓後面的水箱等相應的零部件則由撞鋼樑去進行防護,也就是說,在設計過程中,如果過分的考慮了行人的安全,汽車破損程度相對更嚴重,而如果只考慮自身的安全,實際上,將保險槓的塑膠製作的硬一些,也並不是多難的事情,簡單的就增加幾個,加強筋就可以。
當然,客觀來說,日系車在碰撞過程中,的確是破損,相對要更嚴重一些,這就會導致車主維修費用的增加,實際上也會導致保險費用的增加。這種設計理念並不是某一個日系企業這麼做,而是絕大多數的日系都是這樣的一個表現,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確有產生更大利潤的嫌疑,因為汽車破損嚴重的話,零部件和工時費也會比較多,這對4S店來說是一個無形中的利潤。
汽車車身安全和車身鈑金沒有一毛錢關係很多人經常拿日系車的鈑金薄來說事兒,的確,日系對於車身成本的控制已經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通俗的說就是太摳門兒,但是汽車的鈑金薄後和碰撞後的車身安全沒有一毛錢關係,車身掉皮,覆蓋的鋼板在碰撞時就像一個易拉罐一樣,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汽車鈑金增厚最大的好處就是車身重量增加,輕微的刮擦損傷,可能更小一些,此外就是關門的聲音會更厚重一些,這個聲音更討喜消費者。
如何購買一臺相對安全的車?根據前面的解釋,如果想要購買一臺安全的車,主要還是要看該款車型的碰撞測試成績,特別是要注意很多車企在國內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在國外的碰撞測試成績非常好,到了國內大幅的減掉高強度鋼熱成型鋼的比例,降低抗屈服的能力,這樣做無形中會大大的降低成本,但是卻是草菅人命。
因此我的經驗是選擇一款車以後,首先應該去查國外的原型車的碰撞測試成績,比如大眾的Teramont,在國外的型號為ALTAS,那麼我們首先就應該查一查,在美國的iihs測試成績,如果這個成績全是good,那麼在對應看一看歐盟的測試碰撞成績,最後再看一看國內的測試成績。
回覆列表
碰撞測試測的是abc柱受損情況,氣囊彈出速度,包裹程度,測的是汽車結構,測的是安全性。
在現實事故中,您能見到幾次傷及abc柱的事故?又有多少客觀因素存在?碰撞角度?車況?人員是否繫了安全帶?
而且您多數能看到的只是,低速碰撞而已,看到所謂的,鐵皮厚度而已。
最多隻能說明維修經濟性。
低速碰撞,跟安全性沒多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