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李笑談古今事

    123

    戰國時期有四位名滿天下的貴族封君,他們禮賢下士、廣納人才,皆是當時名滿天下的風雲人物,後世將這四人稱為戰國四君子。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便是四君子之首。

    信陵君魏無忌待人寬厚、謙恭有禮,從不因自己身份高貴而輕視他人,因此士人都願意投入他門下。因為魏無忌在魏國,其餘諸國都不敢侵犯魏國,其聲威可見一斑!

    可就是這麼一位名聲顯赫的信陵君,晚年的下場卻極為悽慘,不僅被魏王罷黜官職,最終更是死於酒色之中。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緣故呢?

    展現鋒芒惹出猜忌

    魏無忌和當時魏國的國君魏安釐王是兄弟,不過卻不是一個母親。

    魏安釐王劇照

    有這麼一天,閒來無事的兄弟二人一起下棋。正下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有人倉皇來報:“大王大王,不好了,趙國入侵邊地了!”聽得此事,魏王哪裡還顧得上下棋,急忙起身要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對策;一旁的魏無忌卻風輕雲淡道:“老哥,不慌!趙王不是來入侵我們,他就是閒著沒事打獵呢。來來來,咱們接著下。”魏王也只好穩住心神,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下棋,其實心裡早就七上八下了。

    沒過多長時間,又有人來報:“大王大王,趙王是來玩呢,不是攻打我們魏國。”這一下魏王好奇心可就上來了,忙問:“老弟,這事兒你咋知道的?”魏無忌將其中緣由這麼一說,魏王可就坐不住了。

    原來趙王身邊有魏無忌的手下,趙王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他。老李估計魏王心裡是這樣想的:你小子這麼牛掰,趙王身邊都有你的人,寡人身邊是不是也有呢?嘶,細思極恐啊!因此,魏王便對魏無忌生出了忌憚。

    違抗君命盜符殺將

    後來,秦國發兵攻打趙國;嗯,秦國就是這麼不講道理,說打你就打你,理由都懶得找。趙國呢,雖然說實力也不算很弱,可到底幹不過秦國,都被人打到首都了。趙國便派使者向鄰居魏國求援。

    魏王本來人都派出去了,可秦王給了他一句話:“趙國就快被我弄死了,你小子要是敢救他,等我空出手來看我怎麼收拾你!”魏王此人,膽子不大,訊息一到立馬聽話,連忙讓已經在半路的軍隊原地待命。

    平原君趙勝劇照

    這麼一來,趙國急了:大哥你再不來我就嗝屁了!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連忙派人求到了小舅子信陵君頭上。沒錯,四君子裡的信陵君和平原君是姐夫和大舅哥的關係。信陵君一琢磨,我魏無忌做事素來仁義當先,絕不能見死不救!

    可問題是救人需有兵,調兵需兵符,沒有兵馬一個人直接去莽那純粹是死路一條啊!魏無忌的賓客候贏給他出了個主意,魏王的寵妃如姬曾受魏無忌的恩惠,便讓如姬替他把兵符偷了出來,這就是著名的“信陵竊符”。當魏無忌拿著兵符趕到軍中,統兵的大將晉鄙卻對他產生了懷疑並拒絕交出兵權;無奈之下,魏無忌便命手下朱亥把晉鄙給弄死了。

    《虎符傳奇》如姬劇照

    結果,魏無忌在邯鄲城被破之前順利趕到,挽救了危在旦夕的趙國。趙國得救了,魏無忌的好名聲也有了,可魏王卻氣的半死。你要我的女人給你偷我的兵符,還殺了我的大將,用我的大軍去成全你的好名聲,真真是氣煞我也!

    功高蓋主又遭反間

    幹了這檔子事兒,魏無忌心裡也清楚,魏國是絕對回不去了。所幸的是,趙王知恩圖報,給了他一塊封地——鄙邑。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秦國又出來欺負小朋友了,這次卻是魏國遭了殃。沒辦法,生氣歸生氣,魏王還是不得不請便宜弟弟回國救援。

    回到魏國後,魏王將全國兵馬交給魏無忌,讓他成為抵抗秦軍的最高統帥。聽到這個訊息後,其餘諸國也紛紛派兵幫忙,使魏無忌成為各國聯軍的最高指揮者。各國都被秦國欺負過,這一回可真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信陵君魏無忌劇照

    人少畢竟比不得人多,強如秦國這一會也被逼的不得不逃回函谷關。嚯!信陵君成功打了秦國的屁屁!此事一經傳揚,魏無忌的聲望頓時達到了頂峰。

    話說這邊秦國為了對付魏無忌,使出了歪招——離間計。秦國派遣到魏國的間諜不遺餘力地在魏王面前誹謗魏無忌。時間久了,魏王也對魏無忌產生了懷疑。依老李看,離間計之所以生效,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魏無忌的的確確對魏王的王位產生了威脅。

    果不其然,魏王最後還是奪了魏無忌的兵權,將他罷黜。離開朝政的魏無忌因此鬱郁不得志,只能靠整日飲酒作樂緩解內心深處的無奈與痛苦。不良的生活方式,加之心情鬱結、愁緒難解,魏無忌不久就在酒色中死去。

    老李認為魏無忌的結局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對坐在王位上的魏王而言,魏無忌那名震天下的聲勢和舉世無雙的威望始終是高高懸在自己頭頂的一把利劍。任誰是魏王也不能完全信任魏無忌。

    再者,魏無忌的不幸與他的性格有脫不了的干係。既然沒有謀反的心思,就應該學會收斂。棋局上的那番話以及對趙國的救援都是魏王后來下決心罷黜他的因素。當然,魏無忌若是真如老李所說那般,或許,他便不是那位萬古流芳信陵君了。

    以上皆為老李一家之言,各位對信陵君有什麼看法呢?

  • 2 # 陳毅坤

    信陵君魏無忌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此人仁義、忠信,曾經“竊符救趙”,多次打敗秦國,有他在,秦國不敢輕易覬覦魏國,因此,戰國四君子中,信陵Regal望最高。按理說,信陵君作為魏國之棟樑,應該在魏國很受重用,但結果卻是鬱郁不得志,最終沉迷酒色而死,讓人扼腕嘆息。為什麼一代天驕信陵君,最後會有如此悲劇的結局呢?根源出自魏安釐王,也就是魏無忌的哥哥,正是由於他的猜忌和排擠,最終導致信陵君魏無忌消沉、隕落。且聽無痕細細道來。

    魏安釐王對無忌的猜忌由來已久。魏昭王在位時,無忌因為德才兼備而被垂青,被立為太子,但也因此遭到了他的哥哥安釐的嫉妒。安釐不斷在魏昭王面前挑撥、中傷無忌,終於導致無忌被廢,改立為信陵君,而安釐被立為太子。魏昭王死後,安釐即位,就是歷史上的魏安釐王。說起這個魏安釐王,不僅畏秦如虎,而且還很昏庸。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大敗,四十萬降卒被坑,國家危在旦夕。前258年,秦軍再次攻趙,兵鋒直指趙國都邯鄲,意圖一舉滅亡趙國。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安釐王懼怕秦國,徘徊不定,猶豫不決。魏無忌意識到唇亡齒寒的道理,在數次勸說魏安釐王發兵救趙無果之後,竊取了魏國大將軍晉鄙的兵符,並殺死意欲反抗的晉鄙,帶上八萬精兵前去幫助趙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之後秦兵被魏趙聯軍擊退,趙國解圍。而信陵君害怕魏王降罪而留在趙國不敢回去。

    秦國遷怒魏國,公元前247年,秦國令蒙驁率軍東向進攻魏國,一路勢如破竹,魏兵屢敗,丟城失地。魏安釐王無奈之下,只得派出使者前往趙國請信陵君回國率軍抗秦。信陵君回國後,魏王授其上將軍印,信陵君便致書各國,請求派兵援魏。趙、韓、燕、楚等國國君素來敬重魏無忌,紛紛派遣軍隊前來相助。秦國也調動一切力量,增援蒙驁。魏無忌率領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西向攻秦,秦軍敗退。信陵君身先士卒率先衝鋒,全軍士氣大振,緊隨其後衝擊,蒙驁因腹背受敵,被迫西退。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信陵君的聲威震動天下。此時秦王也認識到,有信陵君在,很難打敗魏國,就派出間諜使出了反間計。

  • 3 # 尋根拜祖

    漢高祖劉邦的偶像信陵君,是一把缺少韌性的寶刀。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怎奈又被道德束縛,當遭遇猜忌無以自明時,他只能選擇折斷自己!

    戰國四公子,唯信陵君德才兼備,他養客三千不是為了炫耀,更不是自重,而是發自內心的俠義之氣。他可以為一介守門吏把韁御車,他可以與賭徒酒徒為知己,他尖銳地批評平原君養客自尊的卑劣!

    為了救趙國,他用自己的前途做賭注,沒有過絲毫猶豫。救了趙國又謙恭地對待榮耀,這份對道德的慎守,非深厚的修為不能持!

    竊符救趙後,信陵君客居趙國十餘年。當魏國遭遇秦國攻擊,生死存亡之際,魏安釐王這才臨時抱佛腳,請回弟弟信陵君替他排憂解難。

    信陵君的威望和才華再次展現,他一呼百應,迅速促成了五國攻秦的局面,不光擊退了秦軍,甚至兵臨函谷關,把秦昭襄王嚇個半死!

    秦國故伎重演,使出屢試不爽的反間計,派人去魏國祝賀信陵君榮登王位!

    如此拙劣的離間手段,居然殺傷力那麼強大,魏安釐王脆弱的心臟承受不了了,他不顧大局,下令奪了信陵君的兵權,讓五國攻秦以失敗告終!

    此後,心灰意冷的信陵君成了酒色之徒,讓自己在絕望中沉淪,年紀輕輕就結束了鬱郁不得志的一生。

    信陵君才華和理想,把自己打磨成了一把無堅不摧的寶刀,然而他的道德保守,又讓他這把刀缺少了韌性,極易摧折。

    信陵君是一把鋒利而又脆弱的刀

    自古悲情常流傳,劉邦以信陵君為偶像,除了欽佩他的俠義外,恐怕也跟信陵君的遭遇有關。

    一把鋒利的刀,短暫輝煌,留給後人的是充滿悲情色彩的憑弔。倘若信陵君多一分劉邦的韌性,歷史會是什麼樣呢?

    與王權抗爭?亦或是苟且偷生?真的如此的話,寶刀出鞘的光輝,在塵灰的汙染下,豈不黯然失色?

    人性沒有完美,人生充滿缺憾,信陵君有多鋒利,就有多脆弱!

    才能讓他鋒利無比,讓王者膽寒

    有一次,信陵君陪王兄下棋,突然傳來趙國入侵的訊息,魏安釐王嚇得手足無措。信陵君卻淡淡地說,沒事沒事,肯定是訊息誤傳,趙王打獵而已,繼續下棋。魏安釐王將信將疑,過了一會兒,果然來報,趙王確實是打獵。

    魏安釐王滿心疑惑:你怎麼知道趙王是打獵呢?信陵君說,我有門客在趙王身邊,趙王有什麼行動都瞞不過我!

    魏安釐王剛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這種人太可怕了!連趙王身邊都安置了間諜,我身邊是不是也有他的人?

    其實魏王的擔心一點不多餘,信陵君竊符救趙,幫他偷出兵符的,正是魏安釐王的枕邊人!不過這個枕邊人不是信陵君有意為之,而是先有恩與她,後入宮嫁於魏王。

    不管怎麼說,一個人能力通天,對當權者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尤其是信陵君還是魏昭王的兒子,假如哪天想他自己過過當王的癮,魏安釐王還能端坐王宮嗎?

    猜忌,是信陵君砍不斷的怪物

    不同的境遇下,人性的醜陋就會被折射。魏安釐王在平安無事的日子裡,時時提防這個小弟,等到秦國大兵壓境,就立刻想起了他那個唯一有能力拯救國難的弟弟。可是大難剛過,一則低劣的謠言,讓王者的卑微暴露無遺。

    無論信陵君多大的功勞,這一刻他立刻又成了王兄的心頭刺!

    面對魏王的猜忌,信陵君要麼以國家公義奮起還擊,要麼暗斂鋒芒巧妙周旋。信陵君二者都不選擇,第一種有損國威,第二種有損親情,他選擇了自我毀滅!

    當無法砍斷魏王兼兄長的猜忌心魔時,信陵君這把剛烈的劍,以自斷的悲壯,詮釋了他的孤獨與高尚!

    沉淪,其實是另一種自殺

    “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四年裡不問朝政,通宵達旦地瘋狂晏飲,縱情聲色,結果亡於酒色。一個人出現鉅變,一定是有過不去的坎,如果這個鉅變是拿身體做賭注,那就是慢性自殺!

    他沒有選擇屈原的投江自盡,大概對王兄還心存幻想吧,亦或是他對他的祖國,還有放不下的牽掛。他就這樣在絕望和牽掛中掙扎並沉淪,讓酒色一點點侵蝕他的生命!

    歷史對信陵君不公平,魏國十八年後終於亡於秦!

    歷史對信陵君心存仁慈,魏國在他去世後亡於秦!

  • 4 # 日暈三更雨

    信陵君魏無忌是戰國魏昭王的兒子,也是戰國四君子之首。(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

    戰國是一個人人皆有志,諸國都想稱霸的年代。這個時候,時代造就英雄,出現了許多的能人賢士。

    魏無忌出生河南信陵,是魏昭王的兒子,而魏安釐王是魏無忌同父異母的哥哥。

    魏無忌喜歡禮賢下士

    為了能夠獲得賢能的人才,魏無忌絲毫不會考慮身份。

    聽說有一個大爺侯嬴,很有才能,但無人賞識,70多歲了,迫於生計去守大門,魏無忌得知,立馬駕車去找這位大爺。大爺雖窮,但很有骨氣,魏無忌送的禮物,他也不要。魏無忌沒辦法,侯嬴生日的時候,魏無忌辦了個宴會,他親自駕車邀請侯嬴,侯嬴一看信陵君給自己當馬車伕,於是侯嬴投奔到了信陵君問下

    縱橫捭闔,名揚天下竊符救趙

    長平之戰,趙國損兵折將四十餘萬,趙惠文王三十多年積累的財力物力消耗殆盡,國庫空虛。

    秦軍緊追不捨,王陵率軍將戰國都城邯鄲團團圍住。趙國一方面用廉頗率領城中將士抵抗,一面派人出使魏國和楚國,祈求聯合攻秦。

    魏王迫於秦國的壓力,不敢出兵救趙,而此時邯鄲被圍困以長達兩年之久,糧草斷絕,破城就在眼前。勸說魏王出兵不成,無奈,魏無忌命人盜出了兵符,督軍魏軍殺像邯鄲,並聯合楚軍和殘餘的趙軍攻擊秦軍,迫使鄭安平率領兩萬秦軍投降。

    五國聯軍,敗秦圖存

    信陵君竊符救趙,惹怒了魏王,於是在趙國住下。

    秦國痛恨魏國出兵救趙,致使秦軍失敗,於是命令蒙驁、蒙武率軍攻魏,魏國自魏罃時期衰弱開始,已經不是秦國的對手。魏國不敵,派人求和,但秦國遲遲不回信。魏王見有亡國之虞,無奈派人請回魏無忌。

    魏無忌回國,被魏王拜為上將軍。魏無忌掌管魏國軍事,發動了一次合縱攻秦的運動。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魏、趙、楚、韓、燕五國聯軍在信陵君魏無忌的指揮下,進攻秦國,大軍直指函谷關。秦國差點滅亡。

    經此一事,魏無忌名聲在外,威望極高。

    壯志難酬,鬱鬱而終

    秦國呂不韋深知,只有除掉信陵君,秦國才能統一天下,於是花重金派間諜到魏國挑撥魏無忌與魏王之間本就脆弱的君臣關係。

    稱魏國只知信陵君魏無忌,不知魏王為何人。間諜一鬧,加之魏王本就不放心魏無忌,一前一後,魏無忌的兵權被奪。魏無忌是何等聰明的人,只嘆魏王愚蠢,中了秦人的離間計,魏無忌失望透頂,謝病不朝......

    此後,無官一身輕的信陵君,與賓宮們天天笙歌燕舞,放縱自己醉生夢死,得過且過,什麼天下大事,什麼江山社稷,什麼憂患意識,什麼保家衛國,都被他丟棄一旁,不是丟棄,而是深埋心底,當夜裡夢醒時分,他拋一把濁淚,再將它們從心底放出來,與之緊緊相擁,絕望而又不甘地失聲痛哭起來. ...

    四年之後(公元前243年),魏無忌病酒而卒

  • 5 # 小樹談史

    信陵君,即公子無忌,是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曾經“竊符救趙”,多次打敗秦國,此人仁義、忠信,有他在,秦國不敢輕易覬覦魏國。按理說,信陵君這樣的人,應該在魏國很受重用,但結果卻是鬱郁不得志,只好沉迷酒色而死,讓人扼腕嘆息。

    話說魏昭王在位時,無忌因為德才兼備而被垂青,被立為太子,但也因此遭到了他的哥哥安釐的嫉妒。安釐不斷在魏昭王面前挑撥、中傷無忌,終於導致無忌被廢,改立為信陵君,而安釐被立為太子。魏昭王死後,安釐即位,就是歷史上的魏安釐王。

    這個魏安釐王不僅畏秦如虎,而且還很昏庸。信陵君數次打敗秦軍後,他的聲望在六國中如日中天,這引起了魏安釐王的不安。此時秦王也認識到,有信陵君在,很難打敗魏國,就派出間諜使出了反間計。

    秦王先是讓人在魏國散佈信陵君有異心的流言,同時還派人找到了晉鄙的舊部(晉鄙就是信陵君在竊符救趙事件中,殺掉的那個不肯出兵救趙的魏國大將),讓他們在魏安釐王面前進饞。

    這條反間計應該說是比較拙劣的,但是魏安釐王本來就嫉妒信陵君,於是不辨真偽,輕易中計。他不僅藉機收回了信陵君的兵權,還多次排擠信陵君。

    信陵君於是很惶恐,便不再上朝,終日沉迷酒色,最後重病身亡。就這樣,魏國的“長城”便被魏安釐王親手毀掉了。

  • 6 # 一個人的歷史

    戰國四君子中名望最高的信陵君,被公認為戰國四公子之首,源於能力也源於他的品格。同為戰國四公子的孟嘗君,雖手下門客三千,但多為雞鳴狗盜之輩,其本人也為欺世盜名之徒。而春申君雖年輕時頗有建樹,但晚年昏庸無能,以致被李園所害;而平原君趙勝,從始至終皆無所長,平庸才是他最好的標籤。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成功其實是也是一把雙刃劍,一面是成功,一面是災禍,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功高震主,濫情縱慾

    信陵君救趙成就了信陵君,但同時也加深了魏王對他的猜忌,所以功高震主,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儘管信陵君並不是為王,但他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越了魏王,東方六國對信陵君尊崇備至,強秦也謂之如虎。信陵君的威望並沒有給他帶來好的結果,他被魏王一步步排擠出魏國權力中心,虛其權,奪其兵,撤其位。英雄再無用武之地,只能每日以酒澆愁,尋歡作樂,濫情縱慾。

  • 7 # 南方鵬

    信陵君魏無忌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大敗,四十萬降卒被坑,國家危在旦夕,趙國派出蘇代遊說秦相國范雎,說服昭襄王撤兵。

    不久,秦軍再次攻趙,兵鋒直指趙國都邯鄲,意圖一舉滅亡趙國。之後便發生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等事,秦兵被聯軍擊退,趙國解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說的就是這事。

    無奈之下,魏安釐王派出使者拿著黃金彩幣,請魏無忌回國率軍拒秦,信陵君回國後,魏王授其上將軍印,信陵君便致書各國,請求派兵援魏。趙、韓、燕、楚等國國君素來敬重魏無忌,紛紛派遣軍隊前來聽其節制。

    因受到魏王的猜忌,信陵君有苦難言,開始自暴自棄縱情酒色,前243年,魏無忌因酒色過度而死。十八年後,魏國被秦國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屈原在秦統一六國取得節節勝利後,為什麼居然投江自盡?